杨福义
- 作品数:67 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学更多>>
-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4年
-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小鼠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创伤对照组和1次/d高压氧疗组,利用自由落体原理制成重型颅脑损伤模型,观测伤后1次/d高压氧治疗后8,24,48,72,96h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血浆内皮素含量:大鼠伤后8,24,48,72,96h为(199.84±20.34),(200.38±21.17),(203.12±19.11),(206.81±21.54),(211.24±23.57)ng/L较同期对照组犤(231.32±17.18),(234.03±18.24),(240.39±16.37),(254.32±17.25),(268.91±36.65)ng/L犦显著降低(t=3.72~5.46,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浆内皮素活性升高,高压氧治疗通过纠正脑缺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皮细胞产生、释放内皮素,从而减轻了脑水肿和血管痉挛避免了脑继发性损害。
- 王跃华杨福义廉晓宇杨文佳
- 关键词:高压氧重型颅脑损伤内皮素干预措施
- 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中度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保守治疗的预后。方法:一组患者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CT下三维立体定位抽吸。另一组行保守治疗,对比两组的预后。结果:两组在血肿清除和死亡率方面有明显差异,但再出血方面无差异。结论:微创手术可以明显缩短血肿清除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 王跃华杨福义廉晓宇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穿刺术保守治疗
- 重型颅脑外伤脑疝者存活与否的临床分析
- 2002年
-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病人是颅脑外伤死亡率较高的群体,尤其是双侧瞳孔散大的病人死亡率极高,脑疝与时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快速而及时的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 李明军任成涛杨福义刘长春
-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脑疝
- 脑星形细胞瘤中p16和c-myc基因的表达对其生物学特征的评估作用(英文)
- 2004年
- 目的:探讨p16和c-myc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p16和c-myc在细胞周期中的关系,为星形细胞瘤的预防、诊断和预测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石蜡标本中p16和c-myc的表达。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16阳性率逐渐下降,I~Ⅱ和Ⅲ~IV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327,P<0.05);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c-myc阳性率逐渐升高,I~Ⅱ和Ⅲ~IV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211,P<0.05)。在56例石蜡标本中p16和c-myc阳性率呈负相关(r=-0.997,P<0.01)。结论:p16和c-myc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重要的参考指标,p16和c-myc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细胞周期中,p16抑制c-myc的增殖,为选择星形细胞瘤临床手术方案及减少神经功能丢失程度和预测预后提供新思路。
- 任成涛吴宏宇李明军杨福义刘占忠
-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P16C-MYC基因表达生物学特征病理分级
- 外伤性脑梗死40例治疗体会
- 2004年
- 目的 通过收治的 4 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变部位、病因、病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 4 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 ,选择不同病情分别予保守及手术治疗 ,观察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非手术治疗 31例 ,去骨瓣减压 9例。按GOS标准评价 ,3例死亡 ,重残 7例 ,中残 10例 ,良好 2 0例。轻瘫者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8个月 ,有 10例恢复。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多见于基底节区 ,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和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 ,以及外伤后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降低、血流缓慢及脱水药物使用等均可导致外伤性脑梗死 ,除常规使用脱水剂、激素、脑细胞活化剂、抗炎外 ,对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 廉晓宇刘晓霞王浩岩宣兆博杨福义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病因病理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手术导致动眼神经损害的临床分析(附五例报告)
- 2008年
- 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了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16例,其中5例介入术后出现了动眼神经损害,现报告如下,
- 杨文佳王浩岩李尚勇崔延昆杨福义
-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介入手术介入术后
-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包括挂板、限位装置、横板和合页,所述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杆,所述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挂杆左侧的圆筒,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该神经外科手...
- 崔延昆郭梦凡杨卫东李明军杨福义廉晓宇
- 母子分离应激对ComplexinⅡ基因敲除鼠感觉门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母子分离应激后ComplexinⅡ基因敲除小鼠感觉门控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理生理演化以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刚出生的仔鼠进行母子分离应激,每天1 h,共21天。于30天后将小鼠分成4个实验组,分别为无应激野生型组(NW)、应激野生型组(SW)、无应激ComplexinⅡ-/-组(NK)以及应激ComplexinⅡ-/-组(SK)。应用PCR技术检测4组ComplexinⅡ基因型,并检测各组惊跳反射水平和前脉冲抑制的百分率,评价感觉门控。结果:与无应激野生型组相比,应激野生型组与应激ComplexinⅡ-/-组的惊跳反射水平明显升高(P<0.05)。前脉冲抑制均显著降低(P<0.05),以应激ComplexinⅡ-/-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母子分离应激明显影响小鼠的惊跳反射水平,应激对ComplexinⅡ基因敲除小鼠感觉门控具有明显损害。
- 姜广宇董航杨福义廉晓宇刘劲睿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感觉门控
- 葡萄糖酸钙、尼莫地平预处理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早期ELISA Kit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葡萄糖酸钙,尼莫地平预处理的大鼠建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模型,并检测其血液中不同时间点的人神经丝蛋白(NF)ELISA Kit的含量,以观察葡萄糖酸钙,尼莫地平预处理对病理演变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55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对照组、葡萄糖酸钙组、尼莫地平组。分别给予相关喂养一周,自制mararous A氏致伤装置建立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心脏取血的方式分别于6h、24h时采集血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液样本中人神经丝蛋白含量。结果:葡萄糖酸钙预处理组大鼠DAI后血(NF)ELISA Kit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尼莫地平预处理组大鼠DAI后血清(NF)ELISA Kit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在中、轻型脑外伤患者血脑屏障仍然存在,患者保留了正常调节机制的基础上,维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的细胞内外的钙离子浓度差,维持正常跨膜电位,对防止皮质神经元去极化所导致的钙离子大量内流,及由此继发性引起的钙离子依赖性酶促反应群。对降低或减少DAI后的轴索断裂,有着不可低估的实际意义。
- 何伟明李英夫杨福义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葡萄糖酸钙尼莫地平
- 戊四氮致痫大鼠脑GFAP的变化及甜菜碱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及甜菜碱的干预治疗,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及甜菜碱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的Wistar实验大鼠共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甜菜碱干预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甜菜碱干预组均以致痫亚惊厥剂量的戊四氮(PTZ)腹腔注射点燃Wistar大鼠模型。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GFAP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甜菜碱组和癫痫模型组的实验大鼠均已达到点燃标准,与癫痫组动物相比,甜菜碱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癫痫模型组脑GFAP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甜菜碱组脑GFAP含量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甜菜碱能够降低GFAP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维持神经元存活起到抗癫痫作用。
- 邵帅杨福义朴松鹤齐宇李军孙志博王松禹
- 关键词:戊四氮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甜菜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