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性
  • 3篇供者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单倍体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细胞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干细胞移植
  • 2篇倍体
  • 1篇血缘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外周血
  • 1篇异基因外周血...
  • 1篇异基因外周血...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柳飞
  • 4篇万鼎铭
  • 3篇何海燕
  • 2篇曹伟杰
  • 2篇陈晓娜
  • 1篇孙玲
  • 1篇孙慧
  • 1篇李贵平
  • 1篇边志磊
  • 1篇邢海洲
  • 1篇姜中兴
  • 1篇刘长凤
  • 1篇刘延方
  • 1篇谢新生
  • 1篇张丽英
  • 1篇李潺
  • 1篇韦莹莹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被引量:4
2014年
背景: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单纯化学治疗效果极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该类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研究显示单倍体移植与同胞相合及非亲缘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接近,甚至优于后者,且父母作为供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依从性好,能够保证移植干细胞数量及预防原发病复发,明显提高了患者移植成功率及长期无白血病生存率。目的:回顾分析父母供者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入选35例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均采用"改良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环磷酰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预处理方案和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及甲氨蝶呤三联短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35例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均植入成功。135例患儿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5.82(3.23-8.45)×108/kg,其中CD34+细胞中位数为4.52(2.37-11.51)×106/kg。2干细胞回输后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4.3%。33-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34.3%,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37.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发生率为42.9%。4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为42.9%,2年总生存率为51.4%,2年原发病复发率为34.3%,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提示对于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及不能及时寻找到非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供者的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万鼎铭何海燕边志磊谢新生孙玲孙慧曹伟杰玄中乾柳飞
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移植单倍体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期无病生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的危险分层、诱导治疗及巩固维持治疗方案与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67例APL患者均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 As2 O3)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后3个疗程巩固治疗,后序贯ATRA、As2 O3及不同化疗方案交替维持治疗。分析长期无病生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 CR)率、5年总生存( OS)率及5年无病生存( DFS)率。结果67例APL患者经ATRA、As2 O3联合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为100%,达CR中位时间为25 d,5年OS率及5年DFS率分别为98.5%、97.0%。仅2例分子学复发。结论采用ATRA、As2 O3联合诱导治疗缓解后,经3个疗程巩固治疗,后序贯ATRA、As2O3及不同化疗方案交替维持治疗是APL患者获得长期DFS的安全、实用的方法;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A酸受体α基因检测对于APL早期分子生物学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万鼎铭柳飞姜中兴刘延方陈晓娜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缓解后治疗无病生存
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供者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供者近期的不良事件及远期的安全性。方法185例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供者,干细胞动员后,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检测供者动员时血常规及形态学分类、CD34+细胞百分比、干细胞混悬液中单个核细胞( MNC)数量及CD34+细胞计数,同时记录供者动员和采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采集后第1、3、7天血常规变化及长期随访。结果血缘供者干细胞动员前白细胞计数为(6.16±1.58)x 109·L-1,采集时白细胞计数为(41.55±9.77)x109·L-1,是动员前6.75(4.18-10.87)倍。干细胞混悬液MNC为(247.61±105.99)x 108,CD34+细胞为(3.54±3.42)x 108。动员时血缘供者的常见不良事件有头痛、腰背困痛、四肢痛、全身痛,合计占94.6%;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静脉持续输注葡萄糖酸钙,供者口周和指尖麻木等低钙症状发生率为3.2%;所有供者的不良事件均可耐受,无一例供者因不良事件终止干细胞动员或采集。供者干细胞采集后1周血象基本恢复正常;随访11 a血缘供者健康状况良好,无与动员及采集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供者动员采集无明显的近期不良事件及远期并发症,安全性非常高,为非血缘移植供者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依据,减少恐惧感,降低反悔率。
玄中乾万鼎铭刘长凤李贵平李潺张丽英韦莹莹何海燕柳飞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
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移植治疗儿童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在中国,儿童患者获得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较困难,而以父母供者较多。目的:回顾性分析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7例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及相合非血缘供者,且免疫抑制疗效不佳的复发难治性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抗体"预处理方案,应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三联短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1患者17例中16例(94%)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和血小板≥20×109 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11-15)d和17(12-28)d。2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7%(8/17),其中Ⅰ-Ⅱ度29%(5/17),Ⅲ-Ⅳ度18%(3/17)。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1%(7/17)。3中位随访268(43-753)d,12例存活,总生存率为71%(12/17),死亡5例(29%),均为移植相关死亡,其中1例植入失败死于皮肤真菌感染,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死于肺部重症感染。无患儿移植后复发。4结果显示,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及相合非血缘供者,且免疫抑制疗效不佳的复发难治性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
万鼎铭陈晓娜曹伟杰邢海洲何海燕柳飞陈诗彧庞雨晴
关键词:单倍体外周血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物抗宿主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