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军成

作品数:31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全球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康复
  • 5篇苯丙胺
  • 5篇丙胺
  • 5篇成瘾
  • 4篇药物
  • 4篇甲基苯丙胺
  • 3篇药物依赖
  • 3篇戒断
  • 2篇蛋白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物成瘾
  • 2篇药物滥用
  • 2篇依赖者
  • 2篇镇痛
  • 2篇社区戒毒
  • 2篇社区康复
  • 2篇神经生化
  • 2篇神经生化机制
  • 2篇生化

机构

  • 27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宁波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国家药典委员...
  • 1篇武警福建总队...
  • 1篇北京大学第二...

作者

  • 28篇梁军成
  • 17篇邓艳萍
  • 7篇孙莉
  • 6篇范华莹
  • 6篇时杰
  • 4篇赵苳
  • 4篇徐国柱
  • 4篇李潇潇
  • 3篇赵成正
  • 3篇郑继旺
  • 3篇李素霞
  • 3篇陈绮
  • 2篇周芬
  • 2篇刘昱
  • 2篇曾岚
  • 2篇刘志民
  • 2篇沈黎阳
  • 2篇刘彦红
  • 2篇鲍彦平
  • 2篇穆悦

传媒

  • 14篇中国药物依赖...
  • 5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第九届中国神...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康宁胶囊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疗效与安全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泰康宁胶囊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脱毒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试验设计,对5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进行了观察。泰康宁胶囊常规口服剂量为1.5~3.0g,3次/d,根据戒断症状控制及不良反应情况增减剂量,最多可至4.0g,3次/d,连续用药10d。脱毒药效评价指标采用戒断症状逐日总体评分、主要戒断症状逐日分别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药期间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每日戒断症状总分、主要戒断症状逐日评分以及HAMA评分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口干、复视。对呼吸、心率、血压无影响。结论:泰康宁胶囊用于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治疗安全有效。
梁军成徐国柱沈黎阳杨建辉肖早香李军邓艳萍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脱毒
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8年
梁军成赵苳
关键词:HIV/HCV药物依赖性药物滥用共病
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戒断后精神症状的临床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中重度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戒断后相关精神症状临床特征。方法:纳入甲基苯丙胺中、重度成瘾且健康状况较好患者,依据末次使用甲基苯丙胺的时间,分为停用甲基苯丙胺48小时内(急性期)和3-6个月(康复期)两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抑郁评定量表(HAMD)、焦虑评定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渴求量表,评价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渴求随戒断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1)急性期组和康复期组患者在甲基苯丙胺使用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无论急性期组还是康复期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渴求的临床表现。(3)与急性期组相比,康复期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的阳性因子和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成分评分,渴求的评分均有一定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戒断后出现精神症状,康复期均有一定改善,其中部分指标在急性期与康复期不同阶段区分度较明显。
梁军成李静李素霞项继舜李晓东张瑞敏黄涛李浩邓艳萍
关键词:戒断睡眠障碍
MK-801阻断甲基苯丙胺辨别效应及其作用的神经生化机制
甲基苯丙胺(MA)的辨别效应主要是由伏核(Nac)的多巴胺(DA)系统介导的。Nac既接受来自于腹侧被盖区(VTA)的DA能神经投射,也接受来自于边缘系统的谷氨酸(Glu)能神经投射。MK-801是兴奋性氨基酸(EAA)...
梁军成郑继旺
文献传递
药物成瘾与表观遗传学被引量:6
2015年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病,其特点为强迫性觅药行为和对药物的持续渴求。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神经结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大脑区域的改变,造成分子、细胞、整体水平的持续性改变,从而产生异常的成瘾行为。研究证明,药物滥用导致特定脑区的基因表达异常是神经和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分子基础。
陈绮梁军成邓艳萍
关键词:表观遗传药物成瘾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
替曲朵辛治疗急性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征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初步评价替曲朵辛(TTX)治疗急性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126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3组,接受疗程为7 d的相应治疗:安慰剂组、5μg TTX和10μg TTX组,bid,肌肉注射;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天上午注射给药后1 h采用戒断症状评定量表(OW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进行阿片类药物尿检。安全性评价包括在基线和治疗末期进行的实验室检查及每天给药后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监测、不良反应报告。结果:3组海洛因依赖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构成)、海洛因用药特征、基线戒断症状总分和基线焦虑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TTX组的戒断症状评分变化与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P<0.05)。3组受试者的焦虑评分在治疗期间逐渐下降,10μg TTX组d4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安慰剂组、5μg TTX组和10μg TTX组分别发生了6例、3例和9例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为轻度和中度,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0μg TTX组的一例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停止研究。结论:替曲朵辛注射液每日使用剂量5μg-10μg,疗程7日,对急性海洛因戒断症状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安全性良好。
吴萍孙艳李素霞梁军成肖早香杨建辉邓艳萍陆林时杰
关键词:戒断综合征有效性安全性海洛因依赖
MDMA(迷魂药)的神经精神毒性及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滥用MDMA(迷魂药)的年青人不断增加。他们错误地认为使用MDMA不引起伤害。大多数医药卫生人员也不甚了解使用MDMA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强化卫生部门及其工作者掌握MDMA药理学和神经毒性知识,对中毒者起动早期治疗,降低危害。
梁军成
关键词:MDMA精神兴奋剂
我国七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效果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对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简称社戒社康)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结合以往社戒社康工作基础,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七大行政区抽取辽宁、山西、浙江、广东、湖南、贵州、甘肃七个省中的42个调查点进行现场调查,对42个调查点的社戒社康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打分,评估我国社戒社康效果的整体执行情况。结果 42个调查点的综合评价结果平均分为80.28分,分布区间为[60.1,90.6],经检验其评分结果合理。结论 本研究基本反映了我国当前社戒社康工作情况,有助于发现问题完善薄弱环节,推动我国社戒社康工作的健康发展。
卢擎东梅欢曾娜连智穆悦梁军成孙艳坤刘志民鲍彦平时杰
关键词:综合评价
氨酚曲马多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氨酚曲马多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别顿服氨酚曲马多片(盐酸曲马多37.5mg+对乙酰氨基酚325mg)1片、2片和3片。反相HPLC-UV法...
孙莉周芬范华莹梁军成刘丽京邓艳萍
文献传递
延参口服液Ⅰ期临床试验耐受性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延参口服液的耐受性以确定其安全剂量。方法:共有38名健康受试者(年龄18~32岁)纳入耐受性研究,接受单剂量方案或多剂量方案的临床试验。单剂量方案为开放性研究,26名受试者分为5组:5ml组(4人)、10ml组(4人)、20ml组(6人)、30ml组(6人)和40ml组(6人)。多剂量方案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12名受试者分为2组:延参组(6人)和安慰剂组(6人)。各组内男女之比均为1:1。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和出现的不良事件,做血、尿、粪常规试验、血生化试验(包括血钾、血钠、血钙、血氯、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等)和心电图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剂量方案4个剂量组(40ml组因不能耐受被取消)和多剂量方案2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剂量方案最高耐受剂量为30ml,共有20名受试者完成试验。多剂量方案中选择剂量为20ml/次,3次/d口服,连续给药7d。单剂量或多剂量方案给药后受试者生命体征,血、尿、粪常规和血生化试验结果未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单剂量方案中,20ml组和30ml组各1名受试者用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多剂量方案受试者用药后心电图检查均正常。用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恶心和呕吐。单剂量方案5ml和20ml组各出现恶心1例和3例,呕吐各1例和2例,30ml组6名受试者均出现恶心和呕吐;多剂量方案延参组有2名出现轻度恶心和呕吐;均在30min后缓解。结论:延参口服液剂量20ml一日3次可良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
阎本永张枫孙莉梁军成范华莹时杰徐国柱邓艳萍
关键词:I期临床试验耐受性安全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