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文学
  • 3篇小说
  • 3篇建筑
  • 2篇意象
  • 2篇女性
  • 2篇女性观
  • 2篇秦腔
  • 2篇贾平凹小说
  • 2篇福克纳
  • 2篇《秦腔》
  • 2篇城市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叙事
  • 1篇学史
  • 1篇言情
  • 1篇言情小说
  • 1篇意象群
  • 1篇意象群落
  • 1篇意象世界

机构

  • 11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2篇樊娟
  • 3篇祁嘉华
  • 1篇储兆文
  • 1篇谢有顺

传媒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中国名城
  • 1篇小说评论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望春风》里的谜题叙事及其待解的谜被引量:2
2017年
《望春风》里既有迷宫叙述等外来叙事资源的影子,又有明清文人白话小说等传统叙事的因子。而谜题叙事正是格非对中外两种叙事资源化合后的新创,因此,作家一边制谜与设题,一边拆谜与透题,甚至提前透题;一时远离真相,一时又接近真相,从而形成驳杂异样的叙事风貌。细究来看,以儒里赵村为核心的事件序列与人物序列,构成了这部小说的谜面,而历史、人情乃至关于时间的沉思则属于谜目的部分,那谜底至少有三重,即不确定的真相、不稳定的温情以及逝景中的骄傲,可依然有些未解之谜,即两种各异的叙事资源在这部小说相遇时出现的糟糕的叙事裂纹,而这背后映照的其实是务虚与写实的内在矛盾。
樊娟
“表面上很乱,骨子里有数”——阅读接受中的《秦腔》
2006年
对于贾平凹这样一个作家,从读者阅读的历时性角度来看,人们是有期待,有失望,有指摘,更有“醋评”的,而《秦腔》正是各种力量纠结的产物。正如格式塔心理学所认为的那样,读者的心理作用与艺术对象之间两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具有张力的场。这种张力形成的场效应即是“完形趋向”或“完形压强”。又如滕守尧所论述的:“
樊娟储兆文
关键词:完形格式塔场效应历时性废都
让建筑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2009年
本文从建筑与文学的交叉学科入手,举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曹雪芹、张恨水与贾平凹在作品中有关建筑与人居环境的经典描述,证明中国古典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相似。而生态建筑,从表面的绿化,到技术层面的讲究,再到诗意的层面的追求,恰恰是中国文化最好的注脚。
樊娟祁嘉华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生态建筑汲取人居环境古典建筑
贾平凹小说中现代意象群落的生成理路被引量:2
2016年
贾平凹不仅直接受意象思维的影响,还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接受传神写意用法的启发,综合绘画与戏曲的技术及其背后哲学,使新的技法与世情、人物的现代之意相融合。他并不满足传统意象的静态和谐,也不仅仅注重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而是着力于在小说中对意象内在精神空间进行挖掘,即现代境界的开拓。因此,尽管有不同的序列与种类,但其样态的演变与转化还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其中最重要与核心的演变路线则是病态之意的推进与澄明之意的微显。总之,他小说中的意象样态已发生现代转型,组成中国式的现代意象群落。
樊娟
关键词:小说意象思维
试论贾平凹创作中生命存在的维度被引量:1
2009年
在当代文坛上,从闲适文学这一路走来的贾平凹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引进,他在思维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综合而分析,由意象而抽象,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整体观照他的作品,则具有以下四个维度,即国家、社会、历史的维度;超验的维度;自然的维度;生命存在的维度。文章主要从生命存在的维度对其作品进行阐释,具体从情爱观念与女性观的角度来阐发。
樊娟
福克纳与贾平凹被引量:2
2011年
福克纳在叙事上的实验,给中国文学在技巧上的探索提供了很多经验。如福克纳在叙述上是从静态的描写转向动态的叙述,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动态效果,还有福克纳的小说总是不断给读者设置障碍:插叙、延宕、频繁的时间和空间切换等,这些都是现代小说叙事方式与传统小说叙事方式的不同。而在贾平凹的《废都》、《秦腔》、《高兴》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贾平凹在创作上对西方文学创作技巧的学习、借鉴与对中国诗性叙事传统的回归。
樊娟
关键词:福克纳
树立古城西安的城市文化品牌——外修建筑与内修文学
中国的城市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可是城市的风格却渐趋同化,多采用西方的模式,比如修建广场、高层住宅等,去很多城市都有千城一面的感觉。一个让人悲哀的问题就是城市的特色渐益消失,似乎是被复制一样。在这股潮...
樊娟
文献传递
生命存在维度下的《画皮》
2008年
在今天这个浮躁的都市里,很多人的人性都已异化,几乎沦为欲望化的奴隶。所以电影在设置人物关系时,才会设置言情小说惯用的多角恋,来吸引人的眼球。这种做法其实只是为了迎合观众,其最终的结果不是征服观众。下面就来具体分析。
樊娟
关键词:女性观人性言情小说异化客体
西安城市建筑文化现象研究
2010年
西安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创伤。树立古城西安的文化形象,需要从建筑与文学等交叉学科入手,即外修建筑,内修文学。外修建筑是指在生态美学的指引下,尊重历史与自然,保护与开发西安古建筑、园林,注重曲江的示范带动效应;内修文学是指从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作品中寻找旧城细节,使建筑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并通过文学影视等形式,加强对西安的宣传,使西安成为文化之都。所以要树立古城西安的文化形象,建筑文化与文学的寻根意识是可以合二为一的,这样才能使西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获得最大程度的影响力。
樊娟祁嘉华
关键词:城市文化生态美学
意象诗学与现代意识的冲撞与协调
2016年
贾平凹的写作一直都在变,题材在变,体裁也在变,可是他的精神母题却没变。卡夫卡写的是边缘个体在时代中的不可克化,贾平凹写的则是被时代抛弃的渺小角落里的一块苦焦之地及其土地上渺小生命的滞后生存,这正是中国式现代意识的体现。他并没有在过度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中寻找自己的灵魂栖息地,而一直在乡村尤其是即将消失的乡村,甚至是城市文明无法消化或吞吐出的边地落实他对意象诗学的执意追求。
樊娟
关键词:意象世界贾平凹小说边缘地小说写作文学世界乡土世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