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志超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2篇精准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1篇蛋白
  • 1篇血肿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医学本科
  • 1篇医学本科生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硬脑膜
  • 1篇硬脑膜外
  • 1篇硬脑膜外血肿
  • 1篇增强型绿色
  • 1篇增强型绿色荧...
  • 1篇诊治
  • 1篇脂质体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8篇武志超
  • 7篇王建交
  • 4篇李洋
  • 3篇赵岩
  • 3篇郑永日
  • 3篇田瑜
  • 2篇孙家行
  • 2篇苑菲
  • 2篇庞恒元
  • 2篇刘杰
  • 1篇张思佳
  • 1篇詹奇
  • 1篇周凤刚
  • 1篇郭冕
  • 1篇侯旭
  • 1篇葛云龙
  • 1篇亓敬涛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硬脑膜外血肿50例临床诊治
2011年
目的:分享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50例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1例,意识障碍消失,失语和语言不清者好转,意识清楚,肌力好转;病情加重7例,经二次手术后好转;死亡12例,包括院前抢救5例。结论:硬脑膜外血肿是临床急症,及时诊断,有效治疗,才能挽救生命,减少致残。
武志超郑永日王建交赵岩郭冕
关键词:硬脑膜外血肿颅内出血
稳定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或含有治疗因子的干细胞进行有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目的:建立含稳定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慢病毒质粒pVector-EGFP、pHelper、Envelope共转染293T细胞完成载体病毒构建,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滴度;取对数生长期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复感染指数MOI值0,5,10,15,20加入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稀释液,72h后观察各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效率及阳性转染率。结果与结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293T细胞能够正确表达,滴度为1×108TU/mL。包装好的病毒颗粒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二三天后,各孔均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MOI值从0增至10,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P<0.05),MOI值为10的组能获得>70%的转染率,但MOI值从10增至20,转染率变化不明显。说明以MOI值为10的滴度将慢病毒载体可将外源基因高效转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建立含稳定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
李洋田瑜武志超孙家行王建交
关键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载体转染阳性率干细胞
MGMT、ERCC2基因对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耐药性的影响及其表达相关性
2011年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两种耐药基因MGMT、ERCC2对于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产生耐药性的影响及两种耐药基因表达上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58例应用替莫唑胺化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经随诊分为治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58例患者年龄为19~68岁,其中治疗敏感组28例,治疗不敏感组30例.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MGMT、ERCC2的表达率,用免疫组化以及RT-PCR的方法分析两种基因表达相关性.结果 在替莫唑胺治疗敏感组中MGMT、ERC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1%、3.57%,不敏感组中MGMT、ERC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56.67%;并且MGMT、ERCC2的表达经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析均具有明显相关性(均P<0.01).结论 MGMT、ERCC2基因表达在替莫唑胺治疗敏感患者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治疗不敏感患者表达率,两种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的预后可能相关,且两种基因表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细胞DNA损伤的修复,形成肿瘤耐药.
侯旭赵岩郑永日王建交武志超孙家行
关键词:胶质瘤替莫唑胺
精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中的探索被引量:18
2020年
医学是实践科学,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更符合其学科特点。如今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现代化教学发展要求,新型教学模式(如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同时,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将精准教学引入到新模式下临床教学实践中,也为构建精准化医学教育大数据平台打下基础。引入精准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线上信息化教学与线下临床教学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早期接触临床学生提供不受时间、地点、教学人员限制的个性化、科学化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王建交武志超李洋苑菲刘杰庞恒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医学本科教学模式
基于精准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设计应用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精准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18人,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实验组80人(基于精准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即A组,40人;单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即B组,40人)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组,即C组,38人),学习周期为1周。按照各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实习结束后比较各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并进行不同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A组与B组理论课考试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优于C组(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A组优于B组与C组,B组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学生满意度为95%,高于B组(83.3%)与C组(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精准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与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王建交武志超李洋苑菲刘杰田瑜庞恒元
关键词:教学模式
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专业博士培养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结合当前对专业博士人才的现实需求,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核心课程体系和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探索符合临床胜任力要求的、全方位的专业博士培养路径,并最终实现专业博士和专科医师培养的融合发展。
赵岩王冠宇王建交张思佳周凤刚武志超
关键词:胜任力教育
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中的肿瘤消退现象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病理特性,新生血管特性,模型最佳应用时间段,肿瘤自发消退现象)并对其进行MRI动态扫描观察,了解肿瘤的自然生长规律,与人脑胶质瘤的自然生长规律相比较。方法:Wistar大鼠40只,分成2组,一组30只,二组10只,分别将C6胶质瘤细胞悬液和DMEM培养基立体定向接种于大鼠的右侧尾状核,分别于接种后7,14,21,28,35,50天进行增强MRI扫描,了解肿瘤生长特性,脑组织水肿情况,肿瘤消退现象等。于荷瘤鼠死亡当日取脑组织,液氮速冻后行HE染色,抗CD31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大部分肿瘤模型于接种后7天可在MRI上见到肿瘤生长,14-28天为快速增长期,并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脑屏障严重破坏,大部分荷瘤鼠死于28天内,有3只大鼠20天以后出现肿瘤自发消退现象,病理切片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肿瘤内部出现软化灶。结论:立体定向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具有相似性,部分荷瘤鼠在5周左右有肿瘤自发消退,肿瘤新生血管于7天开始出现并增多,4周后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利用此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的最佳时期在14-28天。
王建交李洋詹奇武志超郑永日
关键词:C6胶质瘤细胞
射频热疗技术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近几年,射频(radio frequency,RF)热疗技术以其靶向、微创、效果好,副作用少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射频热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宽泛。脑胶质瘤呈广泛侵袭性生长,尤其是Ⅲ~Ⅳ级胶质瘤,具有高度间变的生长特点,术后复发快,手术加放化疗的平均生存期仅为8~11个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神经外科治疗领域中最难治疗的肿瘤。因而有关恶性脑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的研究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射频热疗技术的基本原理、脑胶质瘤治疗现状、射频热疗技术在脑胶质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最新研究方向及进展做一综述。
亓敬涛葛云龙武志超田瑜
关键词:射频热疗脑胶质瘤热敏脂质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