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欣之

作品数:2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血吸虫
  • 18篇日本血吸虫
  • 18篇吸虫
  • 7篇免疫
  • 4篇血吸虫病
  • 4篇吸虫病
  • 4篇克隆
  • 4篇分子
  • 4篇虫病
  • 3篇蛋白
  • 3篇原虫
  • 3篇日本血吸虫成...
  • 3篇噬菌体
  • 3篇噬菌体展示
  • 3篇免疫保护
  • 3篇菌体
  • 3篇基因
  • 3篇表位
  • 3篇TRAP
  • 2篇信号

机构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8篇王欣之
  • 16篇林矫矫
  • 15篇傅志强
  • 12篇石耀军
  • 11篇刘金明
  • 7篇姚利晓
  • 6篇周金林
  • 6篇周勇志
  • 6篇韩宏晓
  • 5篇张厚双
  • 5篇彭金彪
  • 5篇冯新港
  • 5篇苑纯秀
  • 5篇陶丽红
  • 4篇洪炀
  • 3篇曹杰
  • 3篇蔡幼民
  • 3篇贾人初
  • 3篇严振龙
  • 2篇陆珂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该基因的完整编码框含753bp,编码25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28.26kD,理论等电点7.01。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PGAM家族特征...
林矫矫周岩王欣之刘金明傅志强石耀军姚利晓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为分析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基因状况,将5000个日本血吸虫cDNA克隆(4000个来自7d童虫消减cDNA文库的克隆和1000个来自尾蚴、雌雄虫、成虫和虫卵消减cDNA文库的克隆)定制cDNA芯片,每个克隆在芯...
王欣之石耀军傅志强彭金彪林矫矫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膜蛋白基因TSP2的克隆、表达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日本血吸虫膜蛋白基因TSP2的基因序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基因TSP2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膜蛋白基因TSP2的DNA疫苗构建,及其在制备防治血吸虫病疫苗中的应用。Western-blotting...
傅志强林矫矫王欣之姚利晓苑纯秀杨健美刘金明冯新港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差异表达基因解析
血吸虫病人兽共患,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上世纪90年代,巴西、中国的的科学家分别在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基因组测序及注释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有关血吸虫基因组一般生物学意义的大量信息。 本研究则针对血吸虫生...
王欣之
关键词:血吸虫病发育阶段
文献传递
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F_(107)菌毛抗原的提取及鉴定被引量:2
2002年
将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 10 7/ 86菌株在TSB、TSA培养基上传代 ,使之表达F10 7菌毛 ,大量收集菌毛化的细菌 ,利用热洗脱法提取菌毛抗原。粗提菌毛抗原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见一条约 15ku的条带 ,以染色凝胶为对照 ,将未染色凝胶上的菌毛抗原条带切下 ,进行提纯。经免疫印迹反应 ,证实其条带为F10
严振龙王欣之姜连连董国雄李俊宝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
伊氏锥虫ShTat12VSG的重组表达及其在诊断上的潜力
伊氏锥虫一种脊椎动物造血脏器和血液中的血鞭毛原虫,广泛流行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严重危害家畜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目前,以虫体可溶性抗原为诊断抗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熊丽周勇志王欣之张厚双周金林
文献传递
噬菌体展示日本血吸虫SSj14单抗的模拟抗原表位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为获得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单抗SSj14的模拟抗原表位,研究其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作用。用纯化的SSj14单抗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对33个克隆进行ELISA验证,获得30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表明这30个克隆分属11个多肽序列,分析比较发现这些多肽具有“H_NQ_X_S_PF_X_X_L_A_T”的相似基序。进而选取3个阳性单克隆及混合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Western_blotting实验,证明都有良好的抗原性。用它们免疫BALBc鼠,并攻击血吸虫尾蚴,观察免疫鼠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效果和IL_12的变化,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噬菌体阳性克隆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免疫鼠产生高滴度的抗血吸虫的特异性抗体;和对照组鼠相比,免疫小鼠,分别获得13.84%~52.83%的减虫率,34.17%~65.47%的肝脏减卵率以及28.89%~73.78%的粪便减卵率;三次免疫之后,和对照组相比,免疫小鼠体内IL_12水平均有升高。为发展日本血吸虫疫苗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王欣之傅志强黄劭鹏朱国强蔡幼民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噬菌体展示模拟抗原白细胞介素12
吉氏巴贝西原虫TRAP分子的功能鉴定
周金林周勇志张厚双曹杰王欣之
日本血吸虫mago nashi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2011年
以日本血吸虫18 d虫体的cDNA为模板,PCR获得Sjmago nashi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其开放阅读框为441 bp,将该序列提交至NCBI,登录号为GQ403668;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13日龄童虫表达量相对最高,32日龄次之;在不同性别成虫虫体中,该基因在雄虫的表达量远高于雌虫,说明该基因为日本血吸虫性别发育差异基因。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分子质量为19.5 ku,并以Ni-NTA HisBind Resin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试验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小鼠免疫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免疫组小鼠获得25.94%的减虫率和30.01%的肝脏减卵率。
彭金彪韩宏晓洪炀王欣之石耀军傅志强刘金明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克隆表达免疫保护效果
日本血吸虫fibrillin全长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欣之韩宏晓林矫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