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佶

作品数:2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6篇动脉
  • 6篇心肌
  • 5篇导管未闭
  • 5篇动脉导管
  • 5篇动脉导管未闭
  • 5篇未闭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新生大鼠
  • 4篇缺血
  • 4篇缺氧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血性
  • 3篇缺血性脑损伤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综合征

机构

  • 23篇天津市儿童医...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程佶
  • 10篇邢淑华
  • 7篇张宏艳
  • 6篇陈静
  • 5篇潘永祜
  • 5篇刘杨
  • 4篇范崇济
  • 4篇陈朝晖
  • 2篇李艳芸
  • 2篇初桂兰
  • 1篇王静
  • 1篇辛玥
  • 1篇李赫
  • 1篇胡坚
  • 1篇林书祥
  • 1篇毕淑英
  • 1篇贡欣
  • 1篇尹晶
  • 1篇杨楠
  • 1篇陈欣

传媒

  • 4篇天津医药
  • 3篇临床荟萃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2008年全...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二届中国老...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不同封堵器材介入治疗细小动脉导管未闭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对蘑菇伞、弹簧圈、Plug三种不同封堵器材介入治疗细小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的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介入治疗的45例细小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根据应用封堵器材不同分为蘑菇伞、弹簧圈、Plug三组,每组15例。患儿均在全麻下行主动脉弓降部左侧位造影。观察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形态、位置、走形,测量动脉导管主动脉侧、肺动脉侧直径及导管长度,根据造影结果分别选用蘑菇伞、弹簧圈及Plug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并于术后进行随访。【结果】三组患儿封堵成功率均为100%,封堵器位置均良好,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血流通畅、无压力阶差。术后2 d、1个月、3个月时,弹簧圈组与蘑菇伞组术后发生残余分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簧圈组与Plug组术后发生残余分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蘑菇伞组与Plug组术后发生残余分流则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三组间术后发生残余分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蘑菇伞和Plug封堵器治疗细小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更好,残余分流率更低,临床值得推广。
王亚昆程佶邢淑华张鑫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临时起搏器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器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9月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8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植入临时起搏器,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100.3±45.6)个月。入院至植入临时起搏器中位时间2.8h,安装时间(54.4±20.7)min。均为心内膜起搏,VVI起搏模式,初始感知电压1~2mV,输出电压5V,起搏频率70~85次/min。7例患儿在(22.4±19.1)h恢复窦性心律,临时起搏器应用时间(165.1±32.7)h,1例未恢复。2例患儿出现起搏功能不良,1例发生导管移位。7例患儿成功摘除临时起搏器并好转出院,随访(22.4±12.2)个月未再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正常;1例放弃治疗且失访。结论:临时起搏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对于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成功救治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李亭亭程佶
关键词:临时起搏器暴发性心肌炎儿童心律失常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其抑制剂7-NI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及其选择性抑制剂 7 硝基吲唑 (7 NI)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 ,用RT PCR的方法测定HIBD组缺氧开始后 0h、1h、2h、6hnNOSmRNA的表达 ,同对照组相应时点比较。测定HIBD组、7 NI组缺氧开始后 1h、2h、6h、8h以及对照组一氧化氮合酶 (NOS)、一氧化氮 (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并作相应比较 ,另用TUNEL法比较 3组缺氧结束后 2 4h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在缺氧开始后 2h和 6hHIBD组nNOS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以 6h表达更高 (P <0 0 5 )。HIBD组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NOS、NO、MDA值升高 (P <0 0 1) ,SOD值下降 (P <0 0 1) ,而 7 NI组各时点MDA、NOS和NO值较HIBD组下降 (P <0 0 5 ) ,SOD值升高 (P <0 0 5 ) ,1h时点测定值接近对照组水平。对照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情况 ,7 NI组比HIBD组凋亡减少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nNOS参与了新生鼠HIBD的形成 ,其抑制剂 7 NI通过抗氧化和抑制凋亡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初桂兰辛玥程佶毕淑英
关键词:神经元型新生大鼠脑组织7-硝基吲唑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COX-2mRNA表达变化
2003年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制备新生大鼠左脑HIBD的模型。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RC)检测HIBD后6 h、24h、48h、5d不同时点脑皮层COX-2 mRNA的表达情况。经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扫描RT-PCR产物,用内参半定量分析COX-2 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七日龄Wistar大鼠对照组即有COX-2 mRNA的低表达,HIBD 6h表达开始升高,HIBD 24~48h为表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HIBD 5d表达下降。结论:新生大鼠HIBD可诱导COX-2基因表达,其可能参与HIBD后的神经毒性损伤。
李艳芸初桂兰程佶
关键词:新生大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COX-2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蘑菇伞形封堵器在婴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程佶刘杨邢淑华陈静范崇济
95例小儿心包积液临床分析及治疗策略
小儿心包积液病因复杂,常因病因、年龄等因素而不同,不同病因心包积液的治疗及预后有着很大差异。本文将96例小儿心包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了治疗对策,浅谈了取得的效果。
邢淑华张宏艳陈静程佶陈朝晖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应用蘑菇伞形封堵器经皮封堵婴儿及儿童动脉导管未闭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估蘑菇伞形导管封堵器经皮封堵婴儿及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选择封堵器尺寸的标准。方法:动脉导管未闭患儿96例,年龄4个月~12岁,中位年龄22个月,体质量5.5~37.5kg,中位体质量11kg。因心功能衰竭(心衰)、肺炎入院者58例,因生长迟缓、肺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27例,仅因杂音入院者11例。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3.4±1.9)mm,Qp/Qs为2.5±1.1,Rp/Rs为0.21±0.12。随访77例,随访时间为1~42个月。结果:封堵成功率94.8%。使用封堵器直径/动脉导管直径≥1.50的最小封堵器占73.6%。即刻、2d、1个月及3个月累积完全封堵率分别为64.8%、86.8%、97.8%和100%。1例出现轻度主动脉狭窄,仍在随访中。无左肺动脉狭窄患儿。5例出现暂时性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出现暂时性Q-T延长。1例术后输血50mL。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溶血、感染、周围血管破裂及血栓形成。封堵后心衰及肺炎迅速消失。结论:本法对大多数婴儿及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封堵器直径/动脉导管直径≥1.5的最小封堵器可以首选使用。当主动脉峡部直径小于6mm或与动脉导管直径接近时,应十分谨慎。
范崇济刘杨程佶邢淑华潘永祜陈静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婴儿儿童封堵器
儿童横纹肌溶解症合并心包填塞、心肌肥厚1例报道
2023年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以细胞膜完整性改变,肌细胞中物质释放进入组织液为特点,释放出的物质包括电解质、肌红蛋白(myoglobin,Mb)及胞浆蛋白,如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醛缩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以乏力、肌痛及茶色尿为主要症状[1],肌肉损伤最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是血浆CK水平升高,从CK水平升高的无症状患者到CK极度升高,电解质失衡,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危及生命,但并发心脏损害少见。本文报道1例儿童RM合并心包填塞、心肌肥厚病例。
李露程佶王萌邢淑华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包填塞肌痛肌肉损伤心肌肥厚
学龄儿童川崎病急性期合并心肌梗死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8年
川崎病(KD)是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冠状动脉。自1967年首次被报道以来,目前病因仍不明。本文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8岁学龄期男童KD急性期伴巨大冠状动脉瘤(CAA)合并心肌梗死(MI)1例。
李赫程佶尹晶胡坚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小儿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PSVT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常常危及患儿的生命。PSVT合并心源性休克少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了PSVT合并心源性休克患儿32例,采用多巴胺、硝普钠、地高辛及抗心律失常治疗后,许多危重患儿转危为安,报告如下。
杨艳章张宏艳邢淑华潘永祜程佶
关键词:硝普钠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