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凌云

作品数:55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球菌
  • 22篇变形链球菌
  • 13篇基因
  • 8篇蛋白
  • 8篇细胞
  • 6篇远缘链球菌
  • 6篇葡聚糖
  • 6篇葡聚糖结合蛋...
  • 6篇结合蛋白
  • 6篇聚糖
  • 6篇菌株
  • 6篇克隆
  • 6篇口腔
  • 6篇教学
  • 6篇防龋
  • 5篇牙髓
  • 5篇免疫
  • 5篇口腔医学
  • 4篇牙体
  • 4篇医学教育

机构

  • 5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空军工程学院

作者

  • 55篇苏凌云
  • 37篇吴补领
  • 9篇卫克文
  • 9篇余擎
  • 8篇陆群
  • 6篇肖明振
  • 6篇范继红
  • 5篇王光华
  • 5篇余承军
  • 5篇赵红萍
  • 4篇董文波
  • 4篇李福洋
  • 4篇王宇
  • 4篇朱怡玲
  • 3篇史俊南
  • 3篇孟艳玲
  • 3篇谷苗
  • 3篇林媛
  • 3篇王敬
  • 3篇方会清

传媒

  • 26篇牙体牙髓牙周...
  • 7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2005年全...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新医药
  • 1篇总装备部医学...
  • 1篇全国第三次牙...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视隐蔽课程 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前教育被引量:1
1994年
重视隐蔽课程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前教育吴补领,王光华,王宇,苏凌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对于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前教育,近年来逐渐受到口腔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临床前教育属隐蔽课程的范畴。隐蔽课程是美国教育家P.W杰克逊在60年代未提出来的。他...
吴补领王光华王宇苏凌云
关键词:医学教育口腔医学教育
离体猪头在牙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4年
离体猪头在牙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苏凌云,吴补领,王宇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以往口腔医学生由于缺乏亲身体会,故进入临床工作后,遇到根管外科手术时由于胆怯、生疏而不敢操作。由于离体牙无邻接关系,学生在操作时不能体会、掌握如何在有邻牙存在而不...
苏凌云吴补领王宇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育教学方法
TGF-β_1、TGF-β_2、TGF-β_3蛋白在人牙胚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探讨TGF - β1、TGF - β2 、TGF - β3 在人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正常引产的胎龄为 4~ 7个月的胎儿颌骨组织切片中TGF - β1、TGF - β2 、TGF - β3 在牙胚中的分布。结果 :TGF - β1、TGF - β3 主要在成釉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表达 ,TGF - β2 主要在内釉细胞及成釉细胞表达 ;TGF- β1、TGF - β2 、TGF - β3 在釉结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TGF - β1、TGF - β2 、TGF - β3 是人牙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 ,参与牙胚细胞分化。
苏凌云吴补领史俊南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牙胚牙齿发育
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方法:收集老年人高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检测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并与国际参考菌株比较。结果: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明显高于无龋组。同时研究发现,在老年人高龋患者同一个体牙菌斑中,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存在差异,在无龋者牙菌斑中发现没有这一现象。结论: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强的菌株与龋病的发生密切有关。
方会清吴补领苏凌云林媛赵红萍屈铁军
关键词:老年人变形链球菌牙菌斑胞外多糖
银汞材料与MTA材料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银汞材料与MTA材料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既往实施根尖外科手术病例86例,按倒充填材料不同分为2组,A组47例,用MTA材料;B组39例,用银汞合金胶囊。2组均在根管显微镜下使用超声器械进行根尖倒预备。根据临床及X线片判定标准判定术后疗效,分为完全愈合、不完全愈合、不确定愈合、失败4组,统计术后1年手术成功率。结果不同的倒充填材料间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银汞合金与MTA材料在显微超声根尖倒预备中,作为倒充填材料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高阳余承军苏凌云刘朝娟韩冰谷苗陈兴兴余擎
关键词:根尖倒充填银汞MTA
远源链球菌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的新基因ftsK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05年
目的 克隆并分析远源链球菌(S .sobrinus)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的新基因ftsK。方法采用“genomewalkingsystem(基因组步移系统)”克隆远源链球菌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的新基因ftsK ,与GenBank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ftsK的氨基酸序列。结果 所克隆的新基因由2 10 0个碱基组成,编码6 99个氨基酸。用GOR4软件对S .sobrinusftsK的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其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组成,另有小部分伸展线,但无β折叠,在其N末端有一跨膜区。对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区分析,氨基酸335~5 30序列具有ftsK SpoⅢE保守序列,同源性分析,除N末端2 2 6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与大肠杆菌细胞分裂蛋白FtsK的C末端2 3序列同源,2 17~6 35氨基酸与枯草杆菌SpoⅢE的C末端同源。结论 通过“基因组步移系统”克隆出的新基因可能与远源链球菌细胞分裂蛋白FtsK相关。
苏凌云吴补领李福洋张文红范继红
关键词:细胞分裂克隆
远缘链球菌细胞分裂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表达与纯化远缘链球菌克隆细胞分裂蛋白(ftsK),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方法利用IPTG诱导ftsK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随后以再生Ni-NTA柱纯化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多次注射于新西兰大白兔中,获取多克隆抗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blot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获得了纯度较高的远缘链球菌ftsK蛋白及其抗体,多抗效价达到1∶10000,特异性较好。结论成功表达了远缘链球菌ftsK蛋白,获得了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强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ftsK蛋白功能获取了良好的工具。
金涛吴补领苏凌云高杰
关键词:远缘链球菌细胞分裂WESTERNBLOT法新西兰大白兔抗体特异性多次注射
MTA用于根管倒充填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MTA用于根管倒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进行根管外科的病人92例95个患牙,常规牙龈切开,暴露根尖,3例因根裂拔除,其余常规根尖切除,断面处用超声根尖工作头预备与牙体长轴平行的盒型洞,洞深约3mm,MTA倒充填,术后3、6个月、1年复查。结果:1年复查时,有80例病人82个患牙复诊,74例76个牙成功,2例可疑,4例失败。成功率为92.7%。结论:MTA用于根管倒充填,疗效满意。
余承军苏凌云余擎王捍国
关键词:MTA根管倒充填根管外科
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的纯化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从变形链球菌S .mutansIngbritt (serotypec)培养液上清中纯化葡聚糖结合蛋白B。方法 :SephadxG - 2 0 0凝胶 (α - 1,6键葡聚糖 )亲和层析和Q -SephroseFF离子交换层析。结果 :纯化出约 10 μg具有葡聚糖结合特性的GbpB蛋白。结论 :通过SephadxG - 2 0 0凝胶 (α - 1,6键葡聚糖 )亲和层析和Q -SephroseFF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出变链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
苏凌云吴补领李福洋卫克文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层析纯化
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同龋敏感者口腔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的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差异。方法:收集老年人高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C型),比较细菌产酸能力,并与国际参考菌株比较。结果:老年人高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与国际参考菌株却无明显地统计学差异。同时我们研究也发现,在老年人高龋患者同一个体的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人高龋者口腔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的高致龋性与其携带有产酸能力强的菌株有关。
方会清吴补领苏凌云林媛赵红萍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毒力因子产酸能力老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