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10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6篇疗效
  • 6篇慢性
  • 6篇病毒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血清
  • 4篇乙肝
  • 4篇干扰素
  • 4篇肝病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肝炎患者
  • 2篇胸腺肽
  • 2篇血清学
  • 2篇乙肝病毒
  • 2篇治疗慢性乙型...
  • 2篇衰竭
  • 2篇重型

机构

  • 13篇济南市传染病...
  • 12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涿州市医院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董格峰
  • 6篇许百全
  • 4篇丁艾昆
  • 4篇皋群
  • 4篇刘典勇
  • 4篇王昌源
  • 4篇沈菲
  • 4篇刘彩峰
  • 3篇刘志荣
  • 3篇孙玉秋
  • 3篇王晶波
  • 3篇杜磊
  • 3篇李程
  • 2篇孙玉秋
  • 2篇谭炳芹
  • 2篇张晓慧
  • 2篇俎燕会
  • 2篇肖迪
  • 1篇张洪花
  • 1篇王素明

传媒

  • 7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水平与恩替卡韦长期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水平与恩替卡韦长期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根据治疗前HBeAg水平,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A组19例,HBeAg≥1000s/co;B组20例,HBeAg为100~999s/co;C组20例,HBeAg〈100s/co。回顾性分析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前HBeAg水平、治疗24周后HBeAg变化及其与144周疗效的关系。应用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年龄、AL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BVDNA水平与HBeAg水平相关。59例患者治疗144周时ALT复常者58例(98.3%),HBVDNA水平达到检测限以下者56例(94.9%),HBeAg转阴30例(50.8%),HBeAg血清学转换26例(44.1%)。3组患者ALT复常及HBVDNA转阴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146,P=0.3427;x2=2.2375,P=0.3267),而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484,P=0.0218;x2=7.6455,P=0.0219)。C组患者治疗144周时HBeAg转阴率为70.0%,血清学转换率为65.0%,高于B组的55.0%和45.0%,以及A组的26.3%和21.0%。治疗24周时HBeAg下降〉1lgs/co的33例患者,14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高达22例(66.7%),而其他26例患者仅有4例(15.4%)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P〈O.01)。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26例患者中已经有20例停药,其中3例HBsAg清除。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HBeAg的水平,特别是治疗24周时HBeAg下降〉11gs/co者,对于恩替卡韦治疗144周的疗效,特别是HBeAg血清转换率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俎燕会刘志荣董格峰王昌源孙玉秋陈士俊
关键词:鸟嘌呤
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与老年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和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00例入住该院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根据其病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组,同时选择4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并随访观察外周血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 100例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中,早期肝衰竭46例,中期32例,晚期22例。四组患者皮质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肝衰竭程度的增加,皮质醇水平逐渐降低,ALT、AST、TBil水平逐渐上升,其余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皮质醇水平与ALT、AST、TBil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BV-DNA无相关性。100例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存活45例,死亡55例,诊断第1、7、14、21、30天存活组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死亡组(P<0.05);且随时间发展,存活组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死亡组呈下降趋势。结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皮质醇水平随病情加重而下降,其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孙玉秋常树珍沈菲董格峰
关键词:皮质醇乙肝病毒急性肝衰竭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450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的特点,探讨HCC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7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450例确诊的HCC住院患者病史及血清学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0例HCC患者HBV、HCV、HBV合并HCV感染分别为422、17例和11例。422例HBV感染者平均年龄(53.85±10.00)岁,高发年龄为50~59岁,男女比例为7.79∶1;17例HCV感染者平均年龄(60.18±5.47)岁,高发年龄为60~69岁,男女比例为2.40∶1。HCV相关性HCC(C-HCC)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HBV相关性HCC(B-HCC)患者;B-HCC男性患者比例高于C-HCC;高病毒载量及长期肝炎发作是HCC形成的相关因素;C-HCC患者中2型糖尿病比例高于B-HCC患者。结论HBV感染所致的肝炎较HCV所致的肝炎更容易发生HCC。年龄大、男性、肝炎史长、肝硬化是HBV/HCV相关性HCC的主要相关因素。
谭炳芹王昌源杜磊张立华董格峰
关键词:肝细胞癌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王晶波董格峰皋群许百全
关键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胸腺肽干扰素疗效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agin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6/2013-06入院接受治疗的CHB患者60例,对其使用PEG-IFNα-2b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interleukin-6,I L-6)、I L-8和I L-10变化,并分析治疗后3、6、9 mo不同阶段时患者HBeAg/HBeAb与HBV DNA水平变化.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各个阶段内TNF-α、IFN-γ、IL-6、IL-8和IL-10均出现变化,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治疗3 mo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患者有11例,复常率为18.33%、HBeAg转阴患者7例,转阴率11.66%、HBeAg转阴患者15例,转阴率为25.00%.患者接受治疗6 mo后ALT复常患者有32例,复常率为53.33%、HBeAg转阴患者20例,转阴率33.33%、HBeAg转阴患者26例,转阴率为43.33%.患者接受治疗9 mo后ALT复常患者有46例,复常率为76.6%、HBeAg转阴患者37例,转阴率61.6%、HBeAg转阴患者37例,转阴率为61.6%.患者接受治疗3、6、9 mo后肝功能恢复率、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b治疗CHB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董格峰孙玉秋李程解双双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发生HBsAg血清学转化的HBV YMDD耐药变异患者二例
2007年
患者男,16岁,发现HBsAg阳性10年,肝功能异常2年余,服用拉米夫定9个月发生YMDD耐药变异,其两个姐姐皆为HBV携带者。实验室检查:ALT294U/L,AST96U/L,HBsAg〉250U/mL,HBeAgS/CO值为151,HBVDNA3.87×10^4拷贝/mL,YMDD变异阳性,变异位点是P528位和P552位,HBV基因型为B型。发现拉米夫定耐药变异后即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联合治疗1个月,后停用拉米夫定,
刘彩峰刘志荣肖迪董格峰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拉米夫定耐药血清学HBV携带者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YMDD变异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HBV基因型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乙肝病毒感染者579例,采用基因芯片进行HBV基因分型,生化指标在酶动力学法雅培C i8200全自动仪上测得。结果:在肝病患者中,B型99例(17.1%),C型468例(80.8%),B/C混合型12例(2.1%)。C型在肝病患者基因型中所占构成比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B型、C型及B/C型之间HBV DNA定量及ALT、AST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基因型的CHE水平差异统计有显著性(P<0.01),B/C型最低,C型次之,B型最高。结论:乙肝患者其HBV基因型存在有B型、C型和B/C混合型;其中C型为优势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肝脏的合成能力及预后有关,B型预后最好,B/C型最差。
董格峰丁艾昆孙玉秋王琰珉宁志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Ag)在HBV感染相关洼肝病患者疴隋进展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HBV慢性感染者(HBV携带者14例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例)、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和2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HBxAg、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分析HBxAg与Fas、FasL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病毒学指标和肝脏病理学改变的关系。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按照Knodell标准。计数资料用X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用X2分割法,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HBV慢性感染者、LC及HCC患者肝组织中HBxAg阳性率分别为71.1%、60.0%、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4,P〉0.05)。肝细胞中Fas和FasL阳性率分别为28.9%、20.0%、5.0%和36.8%、50.0%、60.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67和2.988,P值均〉0.05)。三组患者肝组织淋巴细胞Fa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4%、60.0%和90.0%,其中,肝癌患者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HBV慢性感染者(Z=-4.360,P〈0.01)。在LC重症炎症区域及部分HCC患者中可见HBxAg与FasL在同一区域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HBV慢性感染和LC患者中,HBxAg与Fas、FasL表达强度均具有相关f生(,值分别为0.304和0.368,P值均〈0.05),Fas与FasL的表达也存在相关性(r=0.448,P〈0.01)。HBxAg阳性率在高、中病毒载量组(分别为88.9%和69.2%)均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为26.7%,P〈0.05)。结论HBxAg在HBV感染各期均起重要作用,早期主要上调肝细胞Fas表达并诱导肝细胞凋亡,使肝脏炎症坏死加重;后期主要上调肝细胞FasL表达并诱导免疫逃避。HBxAg和高病毒载量在HBV慢性感染者病情发展和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李程王永康王昌源杜磊张晓慧董格峰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HBXAGFAS
干扰素与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董格峰皋群刘典勇许百全
关键词:干扰素胸腺肽慢性乙型肝炎
甲胎球蛋白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3
1998年
甲肝球蛋白(AFP)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虽有一定的特异性,但由于一些良性肝病也有AFP的升高,而我国又是一个HCC、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故常造成临床鉴别诊断上的困难。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现将52例乙型急、慢性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的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及结果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科1995~1996年住院病员。
董格峰张龙跃
关键词:乙型肝炎甲胎球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