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云鹏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牙髓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牙髓干细胞
  • 2篇增殖
  • 2篇酸酶
  • 2篇磷酸酶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检测
  • 2篇碱性磷酸酶
  • 2篇分离纯化
  • 2篇干细胞
  • 2篇纯化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多态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薛云鹏
  • 4篇陶睿
  • 3篇陆群
  • 2篇刘智广
  • 2篇余擎
  • 2篇张艺文
  • 1篇李玉成
  • 1篇王庆昱
  • 1篇王东玲
  • 1篇谢百治
  • 1篇朱庆林
  • 1篇王英
  • 1篇赵信义
  • 1篇倪龙兴
  • 1篇樊晶
  • 1篇文军
  • 1篇陈彩云
  • 1篇郗琳
  • 1篇夏丽

传媒

  • 3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全国第三次牙...

年份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猪牙本质基质蛋白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检测
牙齿的发育及牙胚的细胞分化是一系列口腔上皮和外胚层间充质组织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牙本质形成过程中,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泌基质,以及诱导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都是由多种基质蛋白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完成。牙本质有机基质决...
薛云鹏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
文献传递
树脂嵌体冠修复无髓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树脂嵌体冠与口内直接树脂修复、瓷嵌体修复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个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硬质树脂嵌体冠、复合树脂充填和瓷嵌体修复牙体外形。随访2年,观察比较3种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邻接恢复、牙周健康、术后牙体组织折裂率。结果:树脂嵌体冠组术后2年牙齿和修复体折断率为零。其边缘密合性、邻接恢复、牙周健康程度均明显优于树脂直接充填组(P<0.05),与全瓷嵌体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嵌体冠能精准地修复无髓牙的邻、面外形,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有助于患牙的牙周组织健康,降低无髓牙受力折裂的几率。
陆群陶睿薛云鹏郗琳樊晶
关键词:嵌体冠树脂充填瓷嵌体无髓牙
3种黏结剂黏结釉质的界面微渗漏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3种牙齿黏结剂黏结釉质后界面微渗漏情况。方法:离体尖牙或前磨牙60个,在牙齿的唇颊面磨出直径3mm的釉质平面,用黏结剂(Prime&Bond NT,XenolⅢ,Adper Prompt)黏结釉质平面,并用复合树脂覆盖。24h后在黏结部位中部,以垂直于黏结界面和牙齿长轴的方向切一细槽,深度超过黏结界面。将每种黏结剂黏结的牙齿分为2组,每组10个,其中一组的牙齿进行10000次冷热循环,另一组浸于37℃水中。在牙齿的表面涂指甲油,然后将牙齿浸于500g/L的氨化硝酸银溶液中,24h后取出,再浸于显影液中,8h后取出。将牙齿纵向并垂直于黏结面切成两半,在测量显微镜下测量剖面银从细槽处沿黏结界面渗入的深度,最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黏结界面处银渗漏情况。结果:Prime&BondNT的未冷热循环组与冷热循环组的银渗漏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XenolⅢ及Adper Prompt的冷热循环组的银渗漏深度显著大于未冷热循环组(P<0.01)。3种黏结剂间相比,Prime&BondNT的银渗漏显著小于XenolⅢ及Adper Prompt(P<0.01)。结论:自酸蚀黏结剂黏结釉质的密合性差于酸蚀-冲洗型黏结剂,形成的黏结界面的耐老化性能也不好。
赵信义王庆昱薛云鹏陈彩云夏丽
关键词:黏结剂釉质微渗漏边缘密合性黏结
镍钛机动器械与根管超声仪对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使用镍钛机动器械与根管超声仪清理根管,对1次和2次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比较研究。方法:选择309名患者338颗患牙,依据症状与病史诊断为牙髓炎、尖周炎和未感染患牙3类,使用镍钛机动器械与根管超声仪清理根管,根管治疗时随机分成2组:1次组和2次组,在3d、1周、1、3个月从临床体征与X线片比较观察2个治疗组在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程度下短期疗效。结果:1次和2次根管治疗在牙髓炎、尖周炎和未感染患牙短期疗效肯定,临床症状、X线片上有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在炎症发展各阶段,2组间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1次组术后短时间(3d)内在疼痛程度重于2次组、疼痛率约高于2次组;但术后疼痛在结合口服抗炎药物于1周内缓解。结论:掌握好适应证情况下运用镍钛机动器械与根管超声仪清理根管,根管治疗1次组和2次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1次根管治疗有缩短治疗时间,疗效稳定的特点,值得临床上开展运用。
陆群薛云鹏
关键词:根管治疗镍钛机动器械
低分子釉原蛋白的纯化及其对人牙髓细胞和牙周膜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纯化低分子猪釉原蛋白(LMWPA),并观察其对人牙髓细胞(HDPCs)和牙周膜细胞(HPLCs)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六月龄猪第二磨牙牙胚牙釉质,用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LMWPA,分别采用MTT法和酶动力学方法测定LMWPA对HDPCs和HPLCs的体外作用。结果:得到的LMWPA是分子量约为5.0KDa的单一组分;在50和100μg/mL时,能的显著促进HDPCs和HPLCs的增殖,ALP活性上调(P<0.01);而在≥150μg/mL时,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ALP活性下调(P<0.01)。结论:LMWPA影响HDPCs和HPLCs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张艺文薛云鹏李玉成朱庆林刘智广余擎
关键词:釉原蛋白牙髓细胞牙周膜细胞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
目的:对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家系的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启动子和非高度重复序列编码区进行突变分析,试图在基因水平说明其致病原因。方法:使用PCR技术扩增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和非高度重复序列编码区,通过DNA直接测序...
陶睿倪龙兴王英薛云鹏
关键词:基因突变分析牙本质涎磷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
文献传递
多元教与学方式在口腔龋病教学中的应用
2008年
通过课堂讲授、网络自学、实践练习以及讨论等方式,介绍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多元方式组织龋病教学并取得较好效果的一些做法。
陆群谢百治王东玲文军陶睿薛云鹏
关键词:龋病信息技术
猪牙本质基质蛋白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检测
2009年
目的:从猪牙胚中获得牙本质基质蛋白提取物(Dentin Matrix Protein Components,DMPCs)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用4mol/L盐酸胍和0.5mol/L EDTA提取6月龄猪第二磨牙牙胚,获得DMPCs,用蛋白质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检测分子量,MTT法测定DMPCs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DMPCs对hDP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牙本质基质蛋白分子量为94×103、38×103、20×103以及一些小分子。体外实验证实,细胞培养1d,100μg/mL上调hDPSCs ALP活性(P<0.05);培养3d,100、150μg/mL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以及上调ALP活性(P<0.05)。结论:牙本质基质蛋白提取物可以促进hDPSCs的增殖,提示混合蛋白组分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分化。
薛云鹏张艺文余擎刘智广陶睿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