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宏杰

作品数:17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胃癌
  • 7篇肿瘤
  • 5篇术后
  • 5篇化疗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热疗
  • 4篇胃切除
  • 4篇胃切除术
  • 4篇胃肿瘤
  • 4篇腹腔
  • 3篇预后
  • 3篇手术
  • 3篇切除术后
  • 3篇全胃
  • 3篇全胃切除
  • 3篇全胃切除术
  • 3篇全胃切除术后
  • 3篇胃切除术后
  • 3篇细胞

机构

  • 1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詹宏杰
  • 14篇梁寒
  • 9篇郝希山
  • 6篇邓靖宇
  • 5篇王晓娜
  • 5篇王宝贵
  • 4篇张李
  • 4篇张汝鹏
  • 4篇刘宁
  • 3篇丁学伟
  • 3篇刘洪敏
  • 3篇潘源
  • 1篇张毓青
  • 1篇王学军
  • 1篇孙慧
  • 1篇牛昀
  • 1篇王会英
  • 1篇任秀宝
  • 1篇唐贺文
  • 1篇李强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手术期输血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未输血者738例(73.8%),输血者262例(26.2%)。除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及术中失血量外,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均用倾向评分法进行配对,分析胃癌输血患者和未输血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100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9.9%。配对前,738例未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9.1%,262例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方式、辅助化疗、术中失血量及围手术期输血情况与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辅助化疗及围手术期输血情况为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经配对后,262例未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7.7%,262例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结论围手术期输血对胃癌患者的长期预后没有影响。
崔景利邓靖宇侯亚超谢兴明丁学伟王晓娜詹宏杰张李梁寒
关键词:胃肿瘤输血病理学预后
60例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行D2根治术,根据术中是否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两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案静脉全身化疗12个疗程。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和CA19-9含量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60例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EA、CA19-9均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55.89±22.25μg/L vs 0~5μg/L;125.35±61.78U/mL vs 0~39U/mL,P<0.01);且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EA、CA19-9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67±22.95μg/L vs 56.09±22.15μg/L;126.16±62.45U/mL vs 123.35±60.88U/mL,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血清CEA、CA19-9下降显著(7.58±3.21μg/L,31.35±13.47U/mL,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CEA和CA19-9下降缓慢(37.68±20.59μg/L,98.23±36.28U/mL,P>0.05)。术后第30天,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9%和1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复发率分别为21.6%和4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CHPP能够显著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外周血CEA和CA19-9的含量,术中CHPP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詹宏杰梁寒王宝贵邓靖宇郝希山
关键词:胃癌局部灌注化疗
热疗的放疗及化疗增敏机制的实验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热疗、化疗、放疗、热化疗、热放疗及热放化疗对大肠癌细胞E-Cad、β-cat、P53、Bcl-2、Bax表达的影响。揭示热疗的放疗及化疗的增敏机制,结果表明,单独或联合应用热疗、放疗和化疗均可以...
詹宏杰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因子热疗放疗增敏机制动物实验
文献传递
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延续性健康教育对近期生活质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对近期生活质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9月1日—2012年10月1日行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病人60例,根据是否进行出院后延续性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延续性健康教育。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应用第3版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调查,并检测体重等生理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病人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总体健康状态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领域有所提高,在疲倦、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方面有一定改善(P<0.05)。[结论]对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病人术后近期生活质量。
刘洪敏赵岳詹宏杰李娜王会英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生活质量生理指标
肿瘤热疗的研究被引量:56
2005年
肿瘤热疗 ,即用加热方式治疗肿瘤 ,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研究证明 ,热疗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其研究已从人体、实验动物水平进入到细胞。
詹宏杰梁寒
关键词:肿瘤综合疗法
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目的在于从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后患者的营养吸收状况和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对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郝氏)术及Roux-en-Y术进行全面对比研究,探讨在消化道重建中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路...
詹宏杰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营养状况
文献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1年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癌根治术后1、3和5年无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61%、33%和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切除方式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灶大小、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是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的重要参考因素。
邓靖宇梁寒刘宁张汝鹏詹宏杰郝希山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胃切除术
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的药代学研究
2008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C(MMC—CNP)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探讨这一新的腹腔化疗方法的机制及其相对活性炭的优势。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及动物:药物:人胃癌细胞株;CNP;医用无菌CH;MMC。实验动物:SPF级传代用雌性裸鼠5只,4周龄,质量12-18g,
张李王晓娜詹宏杰梁寒
关键词: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药代学纳米炭人胃癌细胞株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5年
人体肠道菌群代谢成分通过与受体结合、刺激炎症因子分泌,与其他变化一起,引起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而肠道内的益生菌则通过屏障作用、抑制DNA损伤等机制保护肠道黏膜,抵御CRC的发生,并可被用于预防及辅助治疗CRC。胃肠道手术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影响微生态平衡。本文将针对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关系的最近进展进行综述。
詹宏杰梁寒
关键词:肠道菌群结直肠癌益生菌手术
MAGE-1 MAGE-3及AFP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MAGE-1、MAGE-3和AFP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用于检测微小转移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1、MAGE-3和AFP mRNA的表达。结果: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1、MAGE-3和AFP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9%(30/86)、60.5%(52/86)和69.8%(60/86);所有患者肝癌组织至少表达其中一种mRNA。结论:MAGE-1、MAGE-3结合AFP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有可能用于联合检测肝癌血行微小转移。
刘宁梁寒李强李慧任秀宝张毓青张汝鹏刘勇王晓娜丁学伟潘源邓靖宇詹宏杰郝希山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AGE-1MAGE-3微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