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志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分化
  • 4篇腺样
  • 4篇汗腺
  • 3篇蛋白
  • 3篇人骨髓
  • 3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汗腺细胞
  • 2篇表皮
  • 2篇表皮干细胞
  • 2篇表皮细胞
  • 1篇蛋白酶
  • 1篇定向分化
  • 1篇多能干细胞
  • 1篇多向分化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0篇付小兵
  • 10篇张翠萍
  • 10篇谭志军
  • 7篇赵洪良
  • 7篇陈艳
  • 5篇赵换军
  • 3篇马奎
  • 3篇赵阿龙
  • 2篇赵焕军
  • 1篇许永安
  • 1篇张茂
  • 1篇孙同柱
  • 1篇孙梦黎
  • 1篇赵智亮
  • 1篇周云超
  • 1篇叶明

传媒

  • 5篇感染.炎症....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纯化原代培养的汗腺细胞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纯化原代培养的汗腺细胞的效果.方法:取新鲜的腹部手术患者腹部皮肤,D-Hanks液浸洗去除皮肤中的血液,剪成1 mm×1 mm大小的皮粒,将剪碎的皮粒放入装有5 ml (2 mg/ml) 的Ⅱ型胶原酶的培养皿中,置于37 ℃、5%CO2孵箱中消化8-12 h,倒置相差显微镜直视下吸取游离的汗腺,用汗腺培养基培养5-7 d,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加入胰酶-EDTA混合溶液2 ml(胰蛋白酶0.25,EDTA 0.53 mol/L)消化3 min,成纤维细胞收缩变圆后立即加入胎牛血清5 ml终止消化,吸弃消化液,D-Hanks冲洗2~3次,加入5 ml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去除效果,并对纯化后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汗腺分离培养5-7 d后,汗腺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并且汗腺细胞周围生长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用胰酶-EDTA消化3 min后,细胞计数显示约有95%以上的成纤维细胞被去除;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显示纯化后的细胞CEA和CK8染色阳性,而波形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染色阴性.结论: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能够简单、快速、高效地纯化汗腺细胞.
谭志军陈艳赵洪良赵换军孙同柱马奎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纯化成纤维细胞
角蛋白15在表皮干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5年
正常表皮细胞包括表皮干细胞、短暂增殖细胞和其他角质细胞,以表皮干细胞为主的基底层不断增生分化并向上迁移[1].表皮干细胞是表皮基底部具有不断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对于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2].角蛋白是表皮细胞的结构蛋白,是一类具有支撑和保护功能的纤维状蛋白质,它们通过直径为10nm的微丝在细胞内形成广泛的网状结构.不同分化程度的表皮细胞表达不同的角蛋白,目前已知的角蛋白有49种,包括34种细胞角蛋白和15种毛发角蛋白.
赵阿龙张翠萍赵洪良赵换军谭志军付小兵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表皮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能力细胞角蛋白角质细胞
微小RN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主要参与转录后基因的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来源于骨髓非造血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多向分化潜能和可塑性。现对miRNA在BMSCs向有关成体细胞定向分化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作以下综述。
谭志军陈艳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分化微小RNA多向分化潜能细胞定向分化RNA分子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汗腺样细胞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差异的分析
2016年
目的:利用微小RNA(microRNA)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新技术,寻找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汗腺样细胞(SGLCs)过程中的关键microRNAs及其介导的分子信号通路。方法:通过间接培养方法诱导MSCs分化为SGLCs后,利用microRNA基因芯片检测,分析MSCs诱导前后以及MSCs、SGLC与正常成人汗腺细胞(SGCs)之间microRNA差异表达谱,筛选出其中发生极其显著改变的microRNAs,通过microRNA靶点预测软件,进一步筛选出其中直接靶向与汗腺发育、干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结果:microRNA表达谱的差异比对结果显示,SGLCs与MSCs相比,19个microRNAs上调,49个microRNAs下调;SGCs与MSCs相比,120个microRNAs上调,59个microRNAs下调。取SGLCs与MSCs差异表达谱和SGCs与MSCs差异表达谱的交集,发现37个microRNAs在以上两个差异表达谱中均出现,其中12个microRNAs上调,25个microRNAs下调,它们可直接靶向与汗腺发育和干细胞分化相关的CEA等多个细胞因子,并参与EDA/EDAR、NF-κB、Wnt、ERK等多个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靶点分析,成功寻找到在MSCs分化为SGLCs的过程中,靶向汗腺发育和干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关键microRNAs。
陈艳赵洪良谭志军赵焕军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汗腺细胞MICRORNA表达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其来源的汗腺样细胞microRNAs差异表达分析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和其来源的汗腺样细胞进行microRNAs差异表达谱分析,寻找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样细胞分...
谭志军张翠萍付小兵
人外分泌汗腺细胞分离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化人外分泌汗腺细胞的分离方法,以高效地提取外分泌汗腺细胞。方法:新鲜的皮肤样本剪成组织微粒(大小约1 mm3),A组采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胶原酶Ⅱ型(2 mg/ml)体积分数1∶1混合的方法;B组采用传统消化方法,即胶原酶Ⅱ型;C组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的方法,三组同时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比较三种方法处理后汗腺细胞团的获取情况。将挑取的汗腺细胞团种于培养皿内,观察细胞贴壁和生长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最后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汗腺细胞标志性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和C组在消化30 min后,镜下可见少部分的汗腺细胞团,2 h后A组游离汗腺细胞团明显增多,C组游离汗腺细胞团很少;B组在消化6 h后,才出现部分游离的汗腺细胞团。将汗腺细胞团培养3 d后发现C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差、成活细胞少;A组和B组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良好,培养9 d后呈"铺路石样"生长,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18±4)%和(17±6)%,无明显差异,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两组细胞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7(CK7)表达均为阳性。结论:胰蛋白酶-EDTA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能明显缩短汗腺细胞的分离时间,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特性。
赵换军赵洪良谭志军陈艳许永安张茂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汗腺胰蛋白酶胶原酶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体外热休克汗腺细胞(SGCs)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共培养体系中BMMSCs的形态和表型变化,为进一步表观遗传学表达谱的检测及汗腺诱导关键转录因子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BM-MSCs和SGCs,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以鉴定BM—MSCs的分化功能。在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中,培养的BM-MSCs和经47℃高温处理造成热休克的SGCs在Transwell板中间接共培养;在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中,上室的BM-MSCs培养基中添加了汗腺诱导因子(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蛋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监测共培养过程中BM-MSCs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后BM-MSCs的表型改变。结果:经与热休克SGCs共培养诱导10 d后,部分BM-MSCs有由长梭形变为扁平状多边形的趋势,且局部细胞间连接紧密成片。BM-MSCs诱导前不表达CEA和CK19;BMMSCs诱导后,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部分细胞CEA和CKl9表达阳性,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CEA和CK19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结论:热休克汗腺细胞与BM-MSCs在Transwell间接培养以及相关汗腺诱导因子的共培养体系下,BM-MSCs呈现向SGCs诱导分化趋势。
陈艳赵洪良谭志军赵焕军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汗腺共培养表型转化
DNA去甲基化与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调控
2016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一种重要的多能干细胞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谱系细胞,如心肌、骨、软骨、肌肉和脂肪等多种组织,因其可用于修复损伤组织及治疗某些遗传缺陷性疾病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所以近年来成为基础和临床医学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
赵洪良张翠萍陈艳赵换军谭志军付小兵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调控去甲基化DNA多能干细胞缺陷性疾病
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的Dl对成熟表皮细胞去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对成熟表皮细胞去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携带CCND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CND1,将PEGFP-N1-CCND1转染人成熟表皮细胞,5 d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表皮干细胞标志抗原β1整合素和成熟表皮细胞标志抗原CK10的表达变化。结果:转染PEGFP-N1-CCND1后,细胞体积变小,核浆比例增大;细胞增殖较快,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增加了4倍(P<0.01);表型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EGFP-N1-CCND1组,表达干细胞标志性蛋白β1整合素表达阳性,成熟表皮细胞标志性蛋白CK10表达阴性,而转染空载体组则相反。结论:CCND1过表达能够诱导成熟表皮细胞去分化为表皮干细胞。
赵阿龙叶明张翠萍马奎周云超谭志军付小兵
关键词:CCND1去分化表皮干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其来源的汗腺样细胞微小RNAs差异表达谱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分析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与其来源的汗腺样细胞微小RNAs(miRNAs)差异表达谱.方法 采用成骨、成脂细胞诱导分化液诱导hBM-MSCs分化,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分别进行鉴定.当原代汗腺细胞密度达到70%~ 80%时进行热休克处理,然后将其与hBM-MSCs通过Transwell进行共培养诱导;10 d后分别提取hBM-MSCs和其诱导分化的汗腺样细胞的总RNA,纯化标记后,进行miRNAs杂交和数据分析以及靶基因预测.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差异表达水平绝对值>2倍的miRNAs有68个,其中上调的19个,下调的49个;其中13个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差异表达水平>5倍(miRNA-132-3p、-4467、-4484、-146a-5p、-6126等5个上调;miRNA-708-5p、-138-5p、-6812-5p、-138-1-3p、-1281、-3157-3p、-4298、-4459等8个下调).靶向汗腺发育相关通路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Wnt/β-连环蛋白和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受体的miRNAs有18个.其中上调的miRNA-146a-5p和下调的miRNA-6812-5p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hBM-MSCs与其来源的汗腺样细胞之间有明显的miRNAs差异性表达,其中13个差异表达>5倍的miRNAs和18个与汗腺发育通路有关的miRNAs可能在hBM-MSCs向汗腺样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谭志军陈艳赵洪良赵换军赵阿龙赵智亮孙梦黎马奎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汗腺微RNA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