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东利

作品数:61 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肿瘤
  • 20篇放疗
  • 12篇细胞
  • 12篇病理
  • 11篇免疫
  • 9篇基因
  • 8篇临床病理
  • 8篇宫颈
  • 7篇蛋白
  • 7篇宫颈癌
  • 5篇凋亡
  • 5篇食管
  • 5篇术后
  • 5篇腺癌
  • 5篇疗法
  • 5篇免疫组化
  • 5篇放射疗法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化疗
  • 4篇教学

机构

  • 51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省肿瘤医...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60篇赵东利
  • 18篇隋燕霞
  • 15篇李明众
  • 13篇王书文
  • 8篇党诚学
  • 8篇张晓智
  • 7篇石景森
  • 4篇高莹
  • 4篇刘锐
  • 4篇宋丽萍
  • 3篇宋永春
  • 3篇张勇
  • 3篇邓怀慈
  • 3篇阮骊韬
  • 2篇姚博文
  • 2篇张月浪
  • 2篇王鸿雁
  • 2篇蒋娜
  • 2篇蒋娜
  • 2篇刘青光

传媒

  • 7篇诊断病理学杂...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erbB-2蛋白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80例人结肠癌组织标本、30例癌旁黏膜组织、30例正常结肠黏膜上皮中c-erbB-2基因的表达。结果:癌组织c-erbB-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62.5%、26.7%、6.7%,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在Dukes C和D期和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Dukes A和B期和无淋巴结转移者(81.8%vs 48.9%,P=0.003)。结论:c-erbB-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有较高的特异性,c-erbB-2基因在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者中表达较高,提示可以作为结肠癌的诊断或预后指标。
赵东利温玉墀隋燕霞党诚学
关键词:C-ERBB-2基因结肠癌免疫组化
试论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及对策
2007年
从放射治疗适应症及时机选择、知情同意书签署、患者心理障碍、放射治疗过程和放疗后康复几个方面,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讨论了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目的是使肿瘤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放射治疗更加合理及规范。
赵东利党诚学田少芳王书文
关键词:肿瘤伦理学
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综合治疗1例
2022年
患者女性,38岁,因“上腹部疼痛2周”于2020年12月2日收入我院。2020年11月患者出现间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逐渐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余无特殊不适。外院行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肝左内叶近肝门异常强化影,考虑为肿瘤、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诊断乙肝2周,服用丙酚替诺福韦治疗;余无特殊。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一般状况良好。肝功能检查结果提示,总胆红素为586.7μmol/L,甲胎蛋白为5884μg/L,CA19-9为2205 U/ml。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肝门部胆管弱回声团,考虑癌,伴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胆泥形成,肝硬化,脾大。
姚博文向俊西郑鑫孙昊杨威张月浪叶峰赵东利刘青光郭成
关键词:肝内胆管扩张肝功能检查巩膜黄染阳性体征脾大
FNAC联合降钙素免疫组化染色对甲状腺髓样癌术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侵袭性甲状腺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5%~10%[1]。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有效且应用最普遍的方法[2]。然而,因甲状腺髓样癌的细胞形态特征较为复杂,使得细胞病理医师对髓样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经组织学证实为髓样癌的病例,进而探讨FNAC联合降钙素免疫组化染色在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隋燕霞蒋娜柳雨南鹏飞阮骊韬赵东利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学降钙素免疫组化组织病理
H22-pEGFP-C1-FL肝癌细胞瘤苗构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构建H22-pEGFP-C1-FL肝癌细胞瘤苗,研究其活体内应用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G418筛选能高表达hFL蛋白H22-pEGFP-C1-FL的肝癌细胞株;小鼠尾静脉注射经放射线灭活的H22-pEGFP-C1-FL的肝癌细胞,检测注射后hFL蛋白表达情况及对骨髓抑制小鼠的升白作用。结果:获得高表达hFL蛋白的H22肝癌细胞。该细胞经辐射灭活后,输注给辐射后骨髓抑制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可快速升高白细胞(P<0.01),显著提高辐射小鼠的存活率(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H22-pEGFP-C1-FL肿瘤细胞瘤苗,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王书文和新盈李明众赵东利
关键词:造血因子瘤苗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单纯放疗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62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分成A、B两组各31例,A组(单纯放疗组)给予术后单纯放疗(DT60Gy);B组(同步放化疗组)给予与单纯放疗组相同的放疗方法,放射治疗期间口服替莫唑胺(75mg/m^2·d)同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后开始辅助化学治疗,即口服替莫唑胺150~200mg/(m^2·d),连续5天,每28天为1个疗程,共用6个周期。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地塞米松、甘露醇等降颅压治疗。结果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0%、50.50%和31.OO%,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的60.50%、25.50%和1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替莫唑胺放化疗疗效优于术后单纯放疗。
赵东利刘锐邓怀慈魏红霞
关键词:脑胶质瘤化学治疗
放疗对脊柱转移癌的止痛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放疗对脊柱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70例脊柱转移癌患者,根据患者生存期的长短不同,给予不同的放疗方式。对于单纯止痛为目的,预计生存期可能在半年以上,给予放疗30~40Gy/2~4周;以控制肿瘤为目的,预计生存1年以上者,给予剂量40~50Gy/4~5周。结果:放疗止痛的总有效率为81.4%。结论:放疗对脊柱转移癌止痛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赵东利王智王书文李明众
凋亡阳性率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宫颈癌放疗前后表达的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 3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的凋亡阳性率及bcl 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以探讨放射治疗肿瘤的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TUNNEL标记法对 30例Ⅰ -Ⅲ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放疗前后凋亡阳性率及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30例患者凋亡阳性率放疗前后的表达分别为 76 .7%和 10 0 % ,放疗后显著增高 (P <0 .0 5 ) ;bcl 2蛋白在放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3.3%和 4 6 .7% ,放疗后显著降低 (P <0 .0 5 ) ;bax蛋白在放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6 %和 10 0 % ,放疗后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放疗的过程就是放射线诱导细胞调亡的过程 ,放射线通过抑制bcl 2蛋白的表达。
赵东利隋燕霞李明众宋丽萍王书文
关键词:宫颈癌BCL-2蛋白BAX蛋白
乳腺癌术后患者HIFU及RT去势治疗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高危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HIFU去势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HIFU去势治疗组(26例)和RT去势治疗组(26例)。HIFU组治疗2次/5天,焦域声强0.9~1.2kW/m2;RT组照射,DT14~18Gy/7~9次,共9~11天。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HIFU组其血中E1、E2激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和P<0.001);RT组E1、E2激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和P<0.01);HIFU组E1、E2激素浓度较RT组E1、E2激素浓度降低明显(P<0.05);HIFU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分布与RT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P<0.01);HIFU组CD3+、CD4+有升高的趋势,RT组则相反(P>0.05)。两组治疗后闭经发生率均为100%(P>0.05)。结论:HIFU去势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是一种可达到放疗去卵巢治疗的非侵入性手段,并且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力。
王书文和新盈李明众赵东利石景森王诚薛文华
关键词:去势HIFU
放疗前、中c-myc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探讨在放射治疗前、中宫颈癌细胞c-myc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对 48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 20Gy/2周取活检,石蜡包埋。应用原位DNA缺口未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法对c-myc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结果。 48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 20Gy凋亡阳性率分别为67%、85%,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前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78%,PCNA阳性表达率为86%,放疗20Gy其表达率分别为43%和55%,放疗前、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放疗20Gy c-myc蛋白表达与凋亡有明显相关性。放疗前及放疗20Gy c-myc蛋白表达与PCNA表达有相关性。结论:c-myc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增殖有关,亦与放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有关。
宋丽萍李明众赵东利王书文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疗法C-MYC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