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成磊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能谱CT
  • 2篇成像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性病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造影术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三期增强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7篇赵成磊
  • 4篇姜慧杰
  • 2篇刘白鹭
  • 2篇周海婷
  • 1篇李延皎
  • 1篇李艳英
  • 1篇户宏艳
  • 1篇洪金玲
  • 1篇贾广生
  • 1篇张在人
  • 1篇凌再升
  • 1篇刘新顶
  • 1篇李金平
  • 1篇梁宏伟
  • 1篇王海波
  • 1篇张金玲
  • 1篇樊婷婷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能谱CT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能谱成像作为新兴的CT成像技术,凭借双能成像的特点不仅在优化影像质量方面具有极大潜力,同时相比于仅能提供物质密度形态学评估的常规单能成像,其能够进一步实现物质分离以及提供更详细的组织表征,在血管成像的质量提升、参数优化、斑块评估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就能谱CT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辛彦杰姜慧杰赵成磊
关键词:能谱成像CT血管成像
对可疑颅骨骨折患者螺旋CT检查方法的选择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普通CT轴位骨窗扫描、CT骨窗薄层重建、及颅骨三维成像对颅骨线性骨折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颅脑外伤含有线性骨折并进行普通CT轴位扫描、颅骨CT三维成像检查的病例各50例,并对颅脑普通CT轴位扫描进行骨窗薄层重建。分为层厚为10 mm、6 mm、3 mm、1.5 mm轴位骨算法、骨窗图像4组及颅骨CT三维成像,共5组,由两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生使用盲评法为其对骨折线的显示情况打分。结果 10 mm、6 mm、颅骨CT三维成像与3mm、1.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 mm、1.5 mm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层厚为10 mm、6 mm的图像可以显示部分线性骨折线,部分骨折线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层厚为3 mm、1.5 mm的图像基本可以显示所有线性骨折线,但是在波及范围的确定和三维立体观感的建立上不如颅骨CT三维重建的图像。结论层厚为3 mm CT骨窗薄层重建作为外伤怀疑颅骨骨折患者的最适合初检方案。
周海婷张金玲赵成磊凌再升刘白鹭洪金玲
关键词:颅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结合低管电压在肝脏三期增强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结合低管电压在肝脏三期增强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7年3至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CT诊断科动脉期、延迟期和门脉期扫描方式的不同患者两组各50例行GEDiscovery CT 750 HD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7~73岁,42例患者患有肝细胞癌,44例患者患有肝血管瘤,14例患者为其他疾病。A组患者动脉期和延迟期采用低剂量扫描即100kV+ASIR,门静脉期采用常规剂量扫描即120kV+滤过反投影(FBP);B组患者动脉期和延迟期采用常规剂量扫描即120kV+FBP,门静脉期采用低剂量扫描即100kV+ASIR;同时对所有低剂量扫描期相采用FBP重建,得到常规重建模式下的低剂量图像。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部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Dunnett-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对于主观评价部分,采用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ASIR技术结合低管电压在肝脏三期增强低剂量扫描,低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37%;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低剂量组(100kV+ASIR)与常规剂量组(120kV+F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客观评价除低剂量组(100kV+ASIR)门静脉期噪声略差于常规剂量组(120kV+FBP)外(低剂量10.86±1.98,常规剂量9.40±2.12,P<0.05),其余各期各评价指标均优于或无差别于常规剂量组。结论使用ASIR技术结合低管电压可用于肝脏三期增强低剂量扫描,且图像质量有一定的提升。
贾广生李金平户宏艳赵成磊姜慧杰
能谱CT单能量联合ASIR-V优化下腔静脉成像的最佳方案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能谱CT单能量联合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优化下腔静脉成像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Revolution CT行下腔静脉CT静脉造影(CTV)检查的下腔静脉病变轻微或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下腔静脉期图像重建为混合能量组图像及50、55、60、65、70 keV 5组单能量图像,测量5组单能量图像皮下脂肪噪声以及下腔静脉各段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主观评分,以确定最佳单能量能级。然后,分别联合不同权重(20%、30%、40%、50%、60%、70%、80%)ASIR-V算法进行重建,对不同ASIR-V权重组及混合能量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指标及主观评分,以确定匹配最佳单能量能级的最佳ASIR-V权重。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男性11例(36.7%),年龄(55.4±8.8)岁,体重指数为(23.2±2.8)kg/m^(2)。各单能量组图像皮下脂肪噪声、下腔静脉各段客观评价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客观评价指标均随能级降低而升高,50 keV组获得最大值,2位医师对5组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均为好(均κ≥0.75),60 keV组的主观评分最高,综合分析以60 keV为最佳单能量能级。7组最佳单能量联合不同权重ASIR-V图像组的客观评价指标与混合能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ASIR-V权重升高图像噪声降低(均P<0.01),以80%ASIR-V权重组为最低;下腔静脉各段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腔静脉各段SNR、CNR随着ASIR-V权重增加而升高(均P<0.01),以80%ASIR-V权重组为最高。2位医师对8组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均为好(均κ≥0.75),60%ASIR-V权重组的主观评分最高,综合分析以60%为匹配60 keV的最佳ASIR-V权重。结论能谱CT单能量联合ASIR-V优化下腔静脉成像的最佳方案是60 keV能级匹配60%的ASIR-V权重。
辛彦杰姜慧杰刘冬敏赵成磊
关键词:下腔静脉
多层螺旋CT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用于高体质量指数患者冠状动脉成像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高体质量指数(BMI)患者(26~30 kg/m 2)行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价值。方法将60例高BMI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行CCTA。研究组管电压100 kVp,根据BMI及体质量确定对比剂用量及流率;对照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剂量70 ml,流率5 ml/s。分别采用权重20%、40%、60%及80%ASIR-V重建2组图像,比较组间及组内图像客观和主观质量评价差异及2组辐射有效剂量(ED)。结果研究组ED[(2.65±0.64)mSv]及对比剂剂量[(61.84±9.17)ml]分别较对照组[(4.53±0.84)mSv、(70.0±0.00)ml]降低41.50%和11.66%(P均<0.05)。相同权重ASIR-V重建图像中研究组各血管节段CT值均高于对照组(t=5.11~6.86,P均<0.05),而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ASIR-V权重增加,2组各血管节段CT值均无明显增加(P均>0.05),SNR及CNR逐渐增加(P均<0.05);组内不同权重ASIR-V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MSCT联合ASIR-V以100 kVp管电压对高BMI患者行CCTA可在显著降低患者ED及对比剂剂量的同时获得满意图像质量。
张楚珍姜慧杰赵成磊刘新顶代艳美孙冉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体质量指数
艾滋病合并脑部感染性病变的CT表现
2017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脑部感染性病变的CT影像特征,提高艾滋病病人合并脑部感染CT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血清HIV抗体检查阳性及国家指定的实验室证实的HIV/AIDS并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12例,进行Philips 16排CT颅脑扫描,以OM为基线,层厚为6 mm,扫描后对感兴趣区进行薄层重建,所有患者另行CT增强扫描。扫描后将图像推至后处理工作站及PACS系统,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相关信息。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最后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例HIV/AIDS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37岁(21~5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者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痛者3例;发热、记忆力减退者1例;神志改变、记忆力减退者2例。脑部CT表现主要分为以下3种:(1)HIV脑炎8例:本组患者中2例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对称性密度减低,4例为双侧大脑半球不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2例表现为脑沟裂池增宽等脑萎缩改变,所有病例占位效应不明显,8例患者增强扫描后均无强化;(2)巨细胞病毒脑炎2例:本组患者中1例表现为右侧顶叶结节样病变,1例表现为左侧基底节区多发结节样病变,增强后病变呈结节样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3)HIV合并弓形体脑炎2例:1例左侧大脑半球见大片指压性水肿带,其内见等密度结节,1例为左侧基底节区等密度结节伴周围低密度区,增强后可见环状强化影,有轻度占位效应。结论 CT扫描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鉴于CT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及血清免疫学检查。
赵成磊王海波樊婷婷周海婷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容积重建(VR)、多平面投影(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 60例患者中28例有肺动脉病变,其中4例确诊为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附壁的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管壁增厚、不光滑;24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附壁的和偏心性的充盈缺损。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无创性诊断肺动脉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李延皎梁宏伟李艳英张在人刘白鹭赵成磊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