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菊辉
- 作品数:42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3年
- 随着线上教学平台的发展,线上教学得到空前发展,这种超越空间界限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便捷度,而且也成为教师们必备的授课方式,因此建立SPOC混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各大医学院校的一个新方向。文章拟阐述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提示该模式可提高学生成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该教学模式学生们普遍接受,且不受教学环境的影响,可为以后内科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赵菊辉史海涛程妍赵刚袁佳沙素梅郭晓燕武文华
- 关键词: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消化内科临床教学
- Ghrelin及其受体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特征及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ghrelin及其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在大鼠中枢的分布特征及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ghrelin和GHS-R在大鼠中枢的分布特征及在与消化功能相关脑区的表达水平。结果 Ghrelin与GHS-R免疫阳性表现为细胞膜染色,部分有细胞质着色,在中枢的海马(HIP)、弓状核(ARC)、室旁核(PVN)、杏仁核、延髓、小脑等部位均有表达。在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二者表达量较多。Ghrelin在下丘核的PVN和下丘脑外侧区(LH)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6.31±7.76和107.02±8.80,明显高于ARC(75.12±5.59)、下丘脑背内侧核(DMH)(56.84±7.07)和下丘脑腹内侧核(VMH)(62.54±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P的CA3区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为123.20±11.17,明显高于CA1区(67.46±6.93)、CA2区(37.91±5.21)和CA4区(59.96±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S-R在下丘脑的PVN和ARC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1.06±11.80和97.06±10.37,明显高于LH(74.70±6.04)、DMH(58.65±7.28)和VMH(48.2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P的CA3和CA4区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03.79±9.23和86.48±7.25,明显高于CA1区(51.16±6.56)和CA2区(43.3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relin和GHS-R在杏仁内侧核均有强阳性表达,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0.22±9.07和115.66±7.35,明显高于其他核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relin可能作为神经调节递质广泛作用于中枢各脑区,尤其是HIP、杏仁核、下丘脑等与消化功能相关的脑区,通过其受体GHS-R发挥各种生理调节作用。
- 王燕史海涛姜炅赵菊辉贾淼李雪荣
- 关键词:GHRELIN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 NLRP1及NLRP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及NLRP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UC病情严重程度、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UC患者(轻度22例,中重度24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结肠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和NLRP3的蛋白和mRNA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蛋白表达与UC患者的Mayo总体评分、Mayo内镜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水平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与NLRP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轻度UC相比,中重度UC患者的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不同病变范围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及NLRP3表达无明显差异;NLRP1表达与Mayo总体评分、Mayo内镜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NLRP3表达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Mayo总体评分、Mayo内镜评分、血沉无相关性;NLRP1表达与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呈正相关(P<0.05),但与血尿酸、胆固醇无相关性。NLRP3与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但与血小板无相关性。结论NLRP1及NLRP3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可作为靶向治疗的分子靶标,NLRP1可能作为黏膜愈合的预测指标。
- 李潇刘欣宋亚华赵菊辉陈芬荣赵刚王燕李晗史海涛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NLRP3C反应蛋白内镜
- 中药SPPW方剂对人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由半枝莲、黄芪、甘草等组成的中药SPPW方剂对人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阐明中药SPPW抗胃癌转移的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待细胞成对数生长期时,随机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5-氟尿嘧啶(5-FU)组及阴性对照组。药物(分别为SP-PW高、中、低剂量,5-FU,生理盐水)干预胃癌细胞48h后,采用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对matrigel的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测定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RT-PCR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5-FU组均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P<0·05,P<0·01),下调MMP-9和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0·01)。中药各剂量组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与5-FU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在抑制胃癌细胞黏附、迁移能力及降低VEGF蛋白表达和MMP-9、VEGFmRNA表达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SPPW可降低胃癌细胞对matrigel的黏附能力,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同时下调MMP-9及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影响胃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机制之一。
- 史海涛董蕾党晓燕赵菊辉邹百仓毛艳
- 关键词:胃癌
- 甲磺酸卡莫司他降低急性应激大鼠内脏敏感性和脊髓c-fos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蛋白酶抑制剂(甲磺酸卡莫司他)对急性应激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探索肠道蛋白酶活性在急性应激引起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急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在束缚应激前30 min口服甲磺酸卡莫司他或者生理盐水,观察大鼠内脏敏感性变化、直肠粘膜和粪便中蛋白酶活性情况以及脊髓c-fos表达情况。结果口服不同剂量的甲磺酸卡莫司他后,大鼠内脏敏感性均有降低,随着剂量的增加,内脏敏感性下降更明显,但是甲磺酸卡莫司他不能将急性应激大鼠组的内脏敏感性降到应激前的水平。c-fos蛋白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浅层,口服不同剂量的甲磺酸卡莫司他后表达c-fos蛋白的阳性细胞数均减少(P<0.05)。在30 mg/kg组,粪便和直肠粘膜中的蛋白酶活性较应激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蛋白酶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蛋白酶活性下降更为明显,在100 mg/kg和300 mg/kg组,粪便和直肠粘膜中的蛋白酶活性较单纯应激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肠道蛋白酶参与了急性应激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给予蛋白酶抑制剂后大鼠内脏敏感性和脊髓c-fos表达降低。
- 赵菊辉王宗艳邹百仓宋亚华董蕾
- 关键词:急性应激内脏敏感性C-FOS表达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肥大细胞与症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中肥大细胞与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肥大细胞在结肠黏膜的分布与计数,酶联免疫实验(ELISA)检测类胰蛋白酶的含量,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肥大细胞计数与症状的相关性。结果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结肠黏膜固有层腺体之间。D-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肥大细胞计数与腹痛严重程度相关(r=0.35,P<0.05)。D-IBS患者结肠黏膜类胰蛋白酶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D-IBS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数目增多与腹痛程度有关,可能是因为肥大细胞活化后类胰蛋白酶等产物释放增加调节内脏感知。
- 秦斌郭晓燕董蕾戴菲赵菊辉李路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腹痛
- 一种消化科胃镜管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科胃镜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用具领域,主要为了解决胃镜管使用的固定性较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固定台、步进电机、转动圆盘、连接杆、滑动座、固定座、滑动环、固定环和插杆,所述固定台上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
- 史海涛师阿盟马师洋赵菊辉宋亚华
- 文献传递
- 感染科医生进出入消毒室的消毒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感染科医生进出入消毒室的消毒装置,包括底板和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壁的顶端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
- 武文华冯秦辉赵菊辉吴晓玲冯辉党文慧
- 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抗生素耐药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西安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今后临床用药。方法对320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样本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鉴定,对所得H.pylori菌株进行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的药敏检测。结果共获得有药敏结果H.pylori菌株121株。将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复合性溃疡组及胃癌组,各组的H.pylori培养检出率之间有显著差异,胃、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pylori培养检出率及药敏培养检出率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P<0.05)。H.pylori药敏结果显示甲硝唑的耐药率为80.17%,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24.79%,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0.58%,对阿莫西林、四环素与呋喃唑酮耐药率均为0.0%。对所有抗生素均敏感的H.pylori菌株占9.09%(11/121),单药耐药占56.20%(68/121),双重耐药占24.79%(30/121),三重耐药占9.92%(12/121)。各组H.pylori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类型疾病的H.pylori培养检出率之间有显著差异。西安地区H.pylori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耐药率高,对阿莫西林、四环素与呋喃唑酮耐药率低,推荐使用。
- 赵平柏凡龚均赵菊辉史海涛董蕾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药敏试验
- 高糖环境对肝星状细胞TLR4表达及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采用高糖刺激,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细胞TLR4蛋白及mRNA表达;低糖或高糖培养基预处理肝星状细胞24 h后采用LPS(100 ng/ml)刺激,2 h后Western blot检测NF-κB核转位,24 h后RT-PCR检测MCP-1和IL-6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两种炎症因子的浓度。结果高糖环境可上调肝星状细胞TLR4蛋白及mRNA表达(均为P<0.01),且呈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高糖可促进肝星状细胞NF-κB核转位(P<0.01),并促进MCP-1和IL-6表达及分泌(均为P<0.01)。高糖预处理可增强LPS诱导的肝星状细胞NF-κB核转位(P<0.01)、MCP-1和IL-6表达及分泌(均为P<0.01)。结论高糖可上调肝星状细胞TLR4的表达,并可促进脂多糖激活NF-κB而增加炎症因子表达及分泌。
- 史海涛董蕾刘亚萍贾淼赵刚赵菊辉鲁晓岚
- 关键词:高糖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