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灵
- 作品数:28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维物体视觉识别中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的联合表征机制
- 人类认知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精确快速地识别物体。目前物体识别研究已经从以物体为中心理论和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的“双峰对峙”,发展到以物体为中心理论、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联合表征观的“三足鼎立”。以物体为中心理论强调形状加工,以...
- 连灵
- 关键词:眼动
- 文献传递
- 奋斗幸福观回击“内卷”“躺平”现象的逻辑阐释与理路探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内卷”“躺平”现象在大规模社会热议中逐步衍化为部分青年的生存哲学,对其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为及时遏制“内卷”“躺平”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需深入剖析形成原因及潜在风险。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发现,“躺平”青年更倾向于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内卷”青年更倾向于满足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唯有“奋斗”青年致力于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的获得与满足。可见,以理想信念、劳动创造、斗争精神及责任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奋斗幸福观能够对青年“内卷”“躺平”现象起到有效的匡正作用,助力青年自觉将“内卷”“躺平”逐步升华为“奋斗”。基于此,青年应以奋斗幸福观作为解决其价值问题的基本遵循,通过熔铸奋斗幸福信念、锻造奋斗幸福本领、勇担奋斗幸福使命来摆脱“内卷”“躺平”困扰,在奋斗中收获真实而持久的幸福。
- 常佳琪连灵
-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职业认同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可持续发展路径被引量:2
- 2014年
- 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出发点,增强职业认同是辅导员队伍实现专业化、职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辅导员职业认同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辅导员中存在离职倾向的较为普遍,应以提高辅导员角色价值观为重点,强化教师角色,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职业标准,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
- 郭胜忠连灵
- 关键词:辅导员可持续发展离职倾向
- 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和EPQ问卷对山西省两所重点高中456名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饮食和睡眠等方面,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不同人格特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的学生是易出现心理问题,并且人格特征对心理状况具有显著的预测力。结论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格特征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 冯喜珍连灵
- 关键词:精神卫生人格青少年保健服务
- 三维物体识别的心理表征:角度依赖还是角度独立
- "物体识别是角度独立还是角度依赖"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以物体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独立,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依赖。研究参照物体识别的"小几何体"思想自制实验材料,采用启动范...
- 连灵张敏
- 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 2010年
- 针对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以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学评价观为理论依据,以电子档案袋评价为方法学基础,以ASP.NET为技术支撑,建构了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专业成长为主线、以评价反馈为手段,以网络管理为平台的动态性、可视性和发展性的实验教学评价新模式。
- 段海军连灵
-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评价教学评价改革
-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90后”新生始业教育被引量:2
- 2012年
- 根据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人的生活意义的理解与始业教育的教育宗旨存在内在契合性,探讨了"90后"新生的始业教育.提出始业教育要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塑造学生的积极品质;要使教育理念从"提高适应能力"走向"实现自我超越",教育目的从"习得无助"走向"习得乐观",教育内容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走向"积极情感和积极人格"的培养,教育方法从"灌输式"教学走向"体验式"教学.
- 李伟杰连灵张敏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始业教育
-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破解——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4
- 2010年
- 陕西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主流上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势头,但依然存在教师队伍建设定位模糊、教师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随着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决定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创设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优秀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支数量适当、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管理规范、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 段海军连灵
-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 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突发事件也屡见不鲜。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1]。目前,高校只有积极构建与新时期出现的新变化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连灵杨柳
-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突发事件心理问题
- 大学生宜人性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五人格宜人性分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感恩问卷对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宜人性显著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37,P<0.001),宜人性和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预测感恩(β=0.15、0.55,均P<0.001),宜人性、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显著预测心理幸福感(β=0.18、0.45、0.29,均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感恩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宜人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也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
- 连灵郭胜忠
-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