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建明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溶藻细菌
  • 3篇铜绿微囊藻
  • 3篇微囊藻
  • 2篇营养化
  • 2篇水华
  • 2篇结构特征
  • 2篇菌群
  • 2篇富营养化
  • 1篇藻菌
  • 1篇藻类
  • 1篇溶藻菌
  • 1篇溶藻效应
  • 1篇生物控制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水华藻类
  • 1篇蓝藻
  • 1篇蓝藻暴发
  • 1篇蓝藻水华
  • 1篇分子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邓建明
  • 4篇李大平
  • 4篇陶勇
  • 2篇何晓红
  • 2篇王晓梅
  • 1篇董娟
  • 1篇胡杰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溶微囊藻细菌的富集筛选及其菌群结构特征
利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作为溶藻对象富集、筛选,获得一个稳定的溶藻菌群。采用叶绿素、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溶藻过程及其细菌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富集的溶藻菌...
邓建明李大平何晓红王晓梅胡杰陶勇
关键词:溶藻细菌铜绿微囊藻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文献传递
溶藻菌群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水华暴发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其严重。水华暴发给环境和公众健康带来巨大灾难,一些蓝藻产生的毒素可以造成鱼类、鸟禽和家畜的死亡,而臭名昭著的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更是有强烈致癌效应。因此,寻找控制水华...
邓建明
关键词:水华藻类溶藻细菌溶藻效应铜绿微囊藻
溶藻细菌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9年
溶藻细菌在"水华"防治中的作用和潜力,已广受关注.本文从系统分类、溶藻机制和杀藻物质等方面对已报道的溶藻细菌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近年来在细菌溶藻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核酸探针和全细胞杂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等,以及溶藻机制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在溶藻细菌的研究和应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邓建明陶勇李大平董娟
关键词:富营养化生物控制溶藻细菌分子生物学
溶微囊藻细菌的富集筛选及其菌群结构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作为溶藻对象富集、筛选,获得一个稳定的溶藻菌群。采用叶绿素、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溶藻过程及其细菌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富集的溶藻菌经1×10-5稀释后仍有显著溶藻效果。Rubritepida菌C1、假单胞菌C2和鞘氨醇单胞菌C3是存在于铜绿微囊藻中的3种伴生细菌。加入富集的溶藻菌群后,菌群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Rubritepida菌C1、假单胞菌C2消失,混合菌群包含未培养黄杆菌A2、鞘氨醇单胞菌C3和噬氢菌A3,其中黄杆菌A2是优势菌群,并且细菌种群结构的变化与藻细胞消亡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菌种的分离鉴定与DGGE的测序结果比较,一些未培养菌可能在溶藻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邓建明李大平陶勇何晓红王晓梅
关键词:溶藻细菌铜绿微囊藻菌群DGGE
水华蓝藻暴发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9年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自然界氮素循环速率,大量湖泊和水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含有大量微囊藻毒素的蓝藻水华,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危害。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简要讨论了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的优势生长机制,并主要从预防和控制两方面阐述了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的治理途径。蓝藻水华就像是湖泊的慢性疾病一样,完全"治愈"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预防和控制相结合,把其危害减低到最小。
邓建明李大平陶勇
关键词: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溶藻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