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卫

作品数:53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抗体
  • 16篇病毒
  • 14篇曲霉
  • 11篇单克隆
  • 11篇克隆
  • 9篇单克隆抗体
  • 9篇新生儿
  • 9篇轮状
  • 9篇轮状病毒
  • 7篇衣壳
  • 7篇衣壳蛋白
  • 7篇曲霉菌
  • 7篇核衣壳
  • 7篇核衣壳蛋白
  • 5篇霉菌
  • 5篇抗原
  • 4篇蛋白
  • 4篇新生儿轮状病...
  • 4篇新生儿轮状病...
  • 4篇血清

机构

  • 29篇南方医科大学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香港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作者

  • 53篇郝卫
  • 34篇车小燕
  • 22篇潘玉先
  • 15篇丘立文
  • 12篇王艳芳
  • 10篇封志纯
  • 9篇温坤
  • 9篇彭宜君
  • 8篇廖志勇
  • 5篇蔡建飘
  • 5篇王亚娣
  • 5篇江凌晓
  • 5篇王压娣
  • 4篇余楠
  • 4篇梁巧明
  • 4篇钟晓祝
  • 3篇吴建春
  • 3篇丁细霞
  • 3篇宋朝阳
  • 3篇狄飚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组曲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免疫病理诊断中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一组抗曲霉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病理组织切片中特异性诊断曲霉感染的免疫病理学方法。方法采用烟曲霉细胞壁抗原、分泌抗原和灭活分生孢子,分别免疫BALB/c小鼠,制备特异性的抗曲霉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鉴定单克隆抗体与曲霉属和念珠属抗原的交叉反应。以单克隆抗体检测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兔模型的肾、肝脏组织切片和SARS合并侵袭性曲霉感染患者和肺曲霉病患者的肺组织切片。结果特异性抗曲霉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敏感检测组织病理切片中曲霉菌丝体抗原。结论抗曲霉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免疫病理诊断中为确定组织中曲霉,区分真菌种属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郝卫潘玉先廖志勇丘立文王压娣宋朝阳车小燕
关键词:曲霉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
检测烟曲霉菌GM抗原生物素-亲和素-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02年
车小燕徐华丘立文潘玉先邱庆林郝卫
关键词:烟曲霉菌微生物检验
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用于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病原学检测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兔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兔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动物模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兔血清中烟曲霉抗原;以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兔肺、肝、脾、肾组织中烟曲霉抗原。结果血清中烟曲霉抗原检测:接种烟曲霉抗原后24、48、72、96 h,血清中烟曲霉抗原检测阳性;免疫酶组织化学检测:接种后96 h,肺、肝、脾、肾组织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结论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钟晓祝郝卫潘玉先余力车小燕封志纯
关键词:烟曲霉菌单克隆抗体ELISA
早期系统反复干预对围生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反复干预对围生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观察患儿超早期 ( <3个月 )进行神经营养药物和高压氧疗及功能训练。定期复诊并依据复诊和评分结果调整疗程 ,反复综合干预。结果 应用Bayley量表评分 ,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病死率和伤残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系统反复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围生儿脑损伤发育偏离程度 ,但对病死率和伤残率无影响。
周细中封志纯石坚李宏郝卫刘燕珍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预后
血中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在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为明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N蛋白在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通过微量中和试验及酶联免疫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疑似病人恢复期血清(大于28天)中SARS IgG抗体,确诊SARS患者。同时收集发病不同时期SARS及普通发热病人血清,利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SARS CoVN蛋白,并与荧光定量PCR早期诊断方法相比较。共检测:广州地区2003年12月~2004年1月新发4例确诊SARS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液和咽漱液标本;恢复期血清SARS CoV中和抗体阳性病人不同时期的血清46份;广州地区2003年1月~4月临床确诊SARS患者159例的血清和56例疑似患者血清;非SARS普通发热病人血清97份;正常人体检血清100份。结果:4例新发SARS患者的不同时期标本中,3例患者急性期血均检出N蛋白,优于常用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46份SARS CoV中和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N蛋白检出率为100%。159例临床确诊病例中,发病早期5天以内SARS CoVN蛋白的检出率为92 3%,随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发病第18天仍可检出。56例临床疑似患者发病早期也有23 2%检出率。而97例普通发热病人及100份正常人血清中均未能检测出SARS CoVN蛋白。表明在血清中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好,对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狄飚车小燕高阳郝卫周端华吴新伟王亚娣鲁恩洁陈芳张伟B.J. Zheng刘于飞刘远蒋力云杨卫路何丽娟王鸣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N蛋白酶联免疫反应SARS
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 了解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情况,分析和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155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资料。结果 155例中,有3例发生肺曲霉菌感染,治愈1例,死亡2例。结论 过度免疫抑制是导致肺曲霉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早期使用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肺曲霉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为降低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治疗方法上宜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有效剂量后维持2~3周,再用伊曲康唑巩固治疗2~3周。
钟晓祝宋朝阳郝卫封志纯
关键词:血液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化疗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新生儿尿巨细胞病毒DNA
1997年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45例疑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测定其尿中的HCMV-DNA,同时与尿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前者阳性为44.44%,后者为17.78%(P<0.01)。从而证实PCR法具敏感、特异、简便、可靠等优点,达到对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早干预的目的。
郝卫彭宜君邹念华
关键词:PCR巨细胞病毒新生儿感染DNA
不同处理法提取的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化学成份比较被引量:8
1994年
比较了用灌洗法与粉粹法提取的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粉碎法获得率为灌洗法的2.42倍,但主要化学成分构成比却显著低于后法,总磷脂中卵磷脂显著低,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酸显著高。上述结果表明灌洗法提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中对呼吸功能发挥影响的成分多于粉碎法提取的。
封志纯彭宜君梁巧明吴秉毅冯永清王福琴郝卫
关键词:表面活性物质化学成分
Ⅰ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区中和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制Ⅰ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区(dengue virus 1 envelope protein domainⅢ,DENV-1 EDⅢ)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血清型特异性、相对表位和中和活性。方法采用DENV-1 EDⅢ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DENV-1 EDⅢ单抗,鉴定单抗的免疫学特性和交叉反应性,噬斑减少中和实验鉴定其中和活性,抗体与抗体间竞争抑制分析相对表位。结果共获得抗DENV-1 EDⅢ单抗28株,其Ig亚类鉴定24株为Ig G1,2株为Ig G2a,2株为Ig G2b,包含13株DENV-1血清型特异性单抗,9株DENV病毒特异性单抗,其它6株交叉反应性单抗以不同的方式同各型DENV EDⅢ反应,至少识别5个不同位点,其中27株抗体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表现出不同的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获得了针对DENV-1 EDⅢ的特异性单抗及交叉性中和单抗,将为进一步研究登革病毒EDⅢ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疫苗和治疗性抗体的研发奠定基础。
林亚英丁细霞朱伟陈月潘玉先郝卫狄飚温坤
关键词:登革病毒中和抗体
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曲霉菌感染患者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设曲霉菌感染组:曲霉菌感染标本17份;对照组:正常组织、念珠菌感染组织、隐球菌感染组织、毛霉菌感染组织各2份,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以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检测各组组织病理标本中烟曲霉抗原。结果曲霉菌感染组17份曲霉菌感染组织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检测阳性15份,阳性率88%;对照组正常组织切片、念珠菌感染组织、隐球菌感染组织、毛霉菌感染组织均成阴性反应。结论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在曲霉菌感染组织病理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操作简单、易观察,在烟曲霉感染的组织病理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钟晓祝郝卫潘玉先余力肖莎封志纯车小燕
关键词: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