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同兰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细胞
  • 3篇粒细胞
  • 3篇甲状腺
  • 2篇细胞减少
  • 2篇粒细胞减少
  • 2篇粒细胞减少症
  • 2篇门诊
  • 2篇ATD
  • 2篇GD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糖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高凝

机构

  • 8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冀中能源峰峰...

作者

  • 8篇郭同兰
  • 3篇高云明
  • 3篇童济
  • 2篇韩冬
  • 2篇周萍
  • 2篇胡浩
  • 2篇汤建雷
  • 1篇闻海霞
  • 1篇郭红娜
  • 1篇傅烨生
  • 1篇郝慧均
  • 1篇王芹
  • 1篇郝慧钧
  • 1篇张茜
  • 1篇王智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1月门诊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0例,分两组,各10例。单用组应用强的松单纯治疗;联用组采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就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血沉恢复正常时间、甲状腺素水平复常时间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联用组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血沉恢复正常时间、甲状腺素水平复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血沉、甲状腺素水平恢复正常,减轻患者疼痛,且无严重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郭同兰韩冬郝慧钧
关键词:蒲地蓝口服液亚急性甲状腺炎
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5例T2DM合并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洛地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评价COPD疗效,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硝酸甘油介导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及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2组COPD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FIB、D-D、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APTT显著延长,NMD、FMD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舒洛地特能明显改善T2DM伴COPD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李红梅曹向辉鞠阳郭同兰
关键词:舒洛地特血液高凝血管内皮功能白介素-6
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致兔粒细胞分布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兔甲状腺毒症时血粒细胞分布的变化,了解甲状腺毒症时粒细胞减少与边缘池粒细胞聚集是否有关。方法45只健康家兔分为肾上腺素组、标记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肾上腺素组及标记组饲喂左甲状腺素钠(L-T4)300μg·kg^-·d^-1,共14d,用L-T4前后测心电图、静脉血游离T3(FT3)、游离T4(T4)、白细胞及粒细胞数,肾上腺素组第14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07mg/kg,20min后再次纪录粒细胞数变化。标记组及对照组第14天静脉注射^131I标记抗粒细胞单克隆抗体后6h分别测定心、肝、脾、肌肉组织放射性计数(CPM)与血CFM比值。结果肾上腺素组及标记组14d后心率明显加快;FT3、FT4上升[用L-T4前FT3(5.58±1.05)pmol/L、FT4(9.20±1.50)pmol/L,用L-T4 14d后FT3(9.79±1.94)pmol/L、FT4(11.29±2.09)pmol/L];静脉血白细胞及粒细胞计数显著减少用L-T4前白细胞(10.75±1.91)×10^9/L、粒细胞数(5.26±1.19)×10^9/L,用L-T4 14d后白细胞(7.37±2.90)×10^9/L、粒细胞数(2.91±1.48)×10^9/L,肾上腺素组注射肾上腺素后粒细胞动员进入了循环血流,13/15兔粒细胞数上升;其中7只上升到注射肾上腺素前的2—4.8倍。标记组心、肝、脾、肌肉各组织与血CPM/g比值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兔实验性甲状腺毒症时循环粒细胞减少、分布异常,存在边缘池粒细胞聚集现象。
童济傅烨生郝慧均郭同兰韩冬王芹高云明闻海霞郭红娜
关键词:甲状腺毒症粒细胞减少症单克隆抗体
ATD对GD患者粒细胞分布的影响相关研究
目的:观察GD(Graves病)患者经AT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粒细胞分布变化,从而了解ATD治疗后粒细胞减少是否与粒细胞在边缘池与循环池中的分布异常有关。方法:随机选取40名初治GD病患者,在ATD治疗前检测患者外周...
高云明汤建雷周萍胡浩郭同兰童济
ATD对GD患者粒细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通过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治疗后粒细胞分布变化,研究经ATD治疗后粒细胞减少是否与粒细胞在边缘池与循环池中的分布异常有关。方法随机选取40例初治GD病患者,检测并记录患者经ATD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和粒细胞数量,相继应用粒细胞边缘池检测技术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30min后再次记录外周血白细胞和粒细胞数量,ATD治疗1个月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同时记录ATD治疗前后患者心率、静脉血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结果患者心率减慢,ATD治疗前83±11次/分,ATD治疗后79±8次/分;FT3、FT4水平下降:ATD治疗前FT3 24.24±15.59pmol/L、FT4 43.11±20.85pmol/L;ATD治疗后FT3 12.24±8.38pmol/L、FT4 24.47±12.12pmol/L;ATD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粒细胞数减少,边缘池粒细胞数增多,ATD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数(5.16±1.05)×109/L、粒细胞数(2.84±0.52)×109/L、边缘池粒细胞数(2.23±0.73)×109/L,ATD治疗后白细胞数(3.65±0.88)×109/L、粒细胞数(1.74±0.42)×109/L、边缘池粒细胞数(3.57±1.03)×109/L。结论 GD患者经ATD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率增快,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ATD治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为粒细胞在循环池和边缘池分布异常有关,存在边缘池粒细胞聚集现象。
高云明汤建雷周萍胡浩郭同兰童济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粒细胞减少症
“跳跃式”多点监测血糖管理门诊糖尿病患者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跳跃式"多点监测血糖方法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治疗中可行性及成效。方法:采用"跳跃式"多点监测血糖、随机监测血糖两种方法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管理,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住院率、糖尿病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采用"跳跃式"多点监测血糖方法较随机监测血糖方法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住院率、糖尿病并发症等指标均有优势。结论:"跳跃式"多点监测血糖方法可推广于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使监测血糖更易执行,规范性、依从性好,有效控制糖尿病。
郭同兰
关键词:门诊管理糖尿病
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特点及使用合理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特点,对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于该院门诊采用降糖药物治疗的5587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并分析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降糖药物给药方式中单药口服占比最高为34.94%,注射+注射方式占比最低为9.07%;用药频率中,胰岛素类药物用药频率最高为32.57%,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用药频率最低为0.65%;单药及两药联合是主要的治疗方案,最常用的单药治疗方案是胰岛素,最常用的两药联合方案是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最常用的三药联合方案是胰岛素+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结论该院门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二甲双胍使用率较低,未能体现出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地位,部分联合用药会提高低血糖风险,需密切关注。
张茜郭同兰
关键词:医院门诊降糖药物用药特点用药合理性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GSH-Px,GGT)及神经传导功能(腓总神经MNCV、SNCV及正中神经MNCV、SNCV)。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SH-Px高于对照组,GG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NCV、S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能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
王智郭同兰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