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华伟

作品数:50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手术
  • 18篇外科
  • 18篇细胞
  • 15篇显微外科
  • 14篇外科手术
  • 13篇显微手术
  • 13篇显微外科手术
  • 12篇肿瘤
  • 11篇手术治疗
  • 10篇细胞瘤
  • 7篇星形
  • 7篇胶质
  • 6篇星形细胞
  • 5篇多巴
  • 5篇多巴胺
  • 5篇多巴胺能
  • 5篇星形细胞瘤
  • 5篇预后
  • 5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机构

  • 41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50篇金华伟
  • 26篇黄正松
  • 20篇余振华
  • 14篇吴新建
  • 14篇柯春龙
  • 13篇林佳平
  • 12篇刘金龙
  • 7篇夏之柏
  • 7篇黄权
  • 7篇郭少雷
  • 6篇齐铁伟
  • 5篇陈维安
  • 5篇陈昆
  • 5篇张祥松
  • 4篇陈晓雷
  • 4篇朱顺叶
  • 4篇杨超
  • 4篇胡平
  • 4篇梁宏
  • 3篇杨李轩

传媒

  • 26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16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冻存时间对复苏后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应用10%牛血清白蛋白+20%二甲基亚砜联合低温保护剂冷冻保存不同时间的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复苏后,其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①应用克隆细胞法在含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单细胞克隆培养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②经传代扩增后,培养于含10%牛血清白蛋白和20%二甲基亚砜的神经干细胞冻存液中,在液氮中分别冷冻保存6,12,及18个月后,重新复苏培养于神经干细胞培养液中,并在含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1、白血病抑制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诱导分化液中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③分化细胞分别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单细胞克隆系经冷冻复苏后,除少数细胞贴壁死亡外,多数细胞生长良好并克隆形成新的神经干细胞球。②神经干细胞球经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分化细胞中含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及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冻存6,12,18个月及未冻存组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的分化率分别为(15.3±3.4)%,(16.2±1.8)%,(15.6±2.2)%,(16.7±2.8)%,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1.799,P>0.05)。结论:冷冻保存18个月的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不影响其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能力。
柯春龙黄正松金华伟夏之柏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元
胶原酶诱导不同部位脑出血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胶原酶诱导纹状体和内囊部位脑出血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纤维损伤差异。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一定量的Ⅳ型胶原酶用微量进样器分别精确注入大鼠纹状体和内囊诱导脑出血模型,观察两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差异,并进行大体形态学和神经纤维受损程度的比较。结果内囊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明显重于纹状体组大鼠,前者的神经纤维破坏程度显著重于后者。结论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模型的神经损害程度存在差异,内囊区脑出血模型更适合于研究神经纤维的损伤机制及神经纤维的再生和修复。
刘安民罗铭金华伟潘伟生朱献伦李方成黄正松
关键词:脑出血胶原酶
嗅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报道嗅沟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21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和颅底重建方法进行探讨。结果21例脑膜瘤显微手术,SimpsonⅠ级全切除19例(90.5%),SimpsonⅡ级全切除2例(9.5%)。术前视力变差的15例,术后视力改善14例,术后视力无改善1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SimpsonⅠ级全切除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嗅沟脑膜瘤和严密的颅底重建,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金华伟柯春龙郭少雷吴新建刘金龙林佳平黄权齐铁伟余振华黄正松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依达拉奉在急性颅脑外伤显微手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显微手术后依达拉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急性颅脑外伤显微手术后的52例按手术次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病例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依达拉奉。结果两组病例术后GCS评分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1)。术后第7天脑水肿程度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血压、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和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显微手术早期应用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和减轻颅脑外伤术后的脑水肿,提高GCS评分;依达拉奉在急性颅脑损伤显微手术后应用安全有效。
余振华柯春龙金华伟夏之博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损伤显微手术
多原发性大肠癌与大肠癌家族史(附39例分析)被引量:11
1997年
多原发性大肠癌与大肠癌家族史(附39例分析)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广州,510080)傅仁祥金华伟王吉甫多原发性大肠癌(multipleprimarycolorectalcar-cinoma,MPCC)是仅次于皮肤和乳腺发生在同一器官最常见的...
傅仁祥金华伟王吉甫
关键词:大肠肿瘤MPCC家族史病例分析
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在前颅底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在前颅底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冠状切口 ,皮层下开始分离皮瓣至眶上缘 ,制作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 ,大小由 5cm× 8cm到 10cm× 14cm ,将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平铺于颅底缺损处 ,后缘与正常硬脑膜缝合数针固定 ,再用生物蛋白胶加固 ,行前颅底重建手术 12例。 结果  12例应用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行前颅底重建 ,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 ,头皮没有坏死 ,头皮麻木 3例术后半年内恢复。
刘金龙黄正松吴新建金华伟林佳平陈昆
关键词:生物蛋白胶影像诊断
^(13)N-NH_3PET在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与放疗损伤鉴别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13氮-氨(13N-NH3)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27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全部做了13N-NH3PET,所有患者均有MRI检查结果,并且通过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获得了临床最终诊断。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至少在三个断面同一位置连续两帧以上出现高度或中度摄取为阳性,无摄取或相对低的摄取为阴性;同时测定病灶/脑白质(L/WM)比值。结果14例肿瘤复发患者13N-NH3PET显像阳性,13例脑组织放疗损伤或坏死的患者13N-NH3PET显像阴性。复发瘤灶组织L/WM值为1.77~1.96(1.87±0.10);放疗损伤或坏死灶L/WM值为0.67~0.91(0.80±0.13);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同期MRI诊断复发阳性率为85.7%,放疗损伤或坏死的阳性率为76.9%。结论13N-NH3PET显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与放疗损伤或坏死的鉴别中有优势。
陈维安张祥松金华伟余振华梁宏胡平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近4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颈静脉孔区肿瘤10例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和后组脑神经损害,术前行头颅核磁共振和颅底薄层CT扫描,8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其中经颈静脉孔入路6例,远外侧入路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结果10例术中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病理学示神经鞘瘤6例,神经纤维瘤1例,脑膜瘤1例,转移瘤1例,颅咽管瘤1例。术后2例完全清醒后末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而突发喉头水肿窒息死亡。存活8例磁共振复查显示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例。8例术后症状改善3例,症状不变3例,症状加重2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可以较好地切除颈静脉孔区的肿瘤,经颈静脉孔入路可能是该区域肿瘤手术治疗的最佳入路。
石忠松黄正松陈晓雷黄权刘金龙吴新建林佳平夏之柏金华伟齐铁伟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肿瘤全切除薄层CT扫描头颅核磁共振脑神经损害
纤维蛋白胶粘合和显微手术吻合兔面神经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通过兔面神经颊支切断后采用纤维蛋白胶粘合和显微缝合的对照实验,探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神经的效果。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察,评价面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纤维蛋白胶粘合组和显微缝合组在神经吻合部位近端电刺激后口轮匝肌处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强度、最大波幅以及传导速度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胶粘合组神经吻合口内慢性肉芽组织较少,神经吻合部位远端神经外膜外的再生神经纤维显著较少(P<0.05)。结论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兔面神经具有与显微缝合同样的效果,并且手术操作简便。
金华伟余振华柯春龙陈志生赖英荣黄正松
关键词:面神经神经吻合纤维蛋白胶显微外科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发病率及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在大肠癌中的比例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和分析 5 5 0例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 ,符合Amsterdam标准或日本标准者诊断为HNPCC。结果  5 5 0例大肠癌中 6例 (1 1 % )符合Amsterdam标准 ,1 9例 (3 5 % )符合日本标准。本组HNPCC的临床病理特点是肿瘤发病年龄早 ,多位于右半结肠 ,粘液癌及多原发大肠癌多见 ,家族中肠外肿瘤增多 ,息肉伴随增多不明显。结论 HNPCC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点 。
金华伟冯冲姚尖平黄美近董文广傅仁祥
关键词:遗传性病理学大肠肿瘤HNPCC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