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应玉

作品数:30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输血
  • 5篇病毒
  • 4篇心肌
  • 4篇手术
  • 3篇心肌肌钙蛋白
  • 3篇心肌肌钙蛋白...
  • 3篇直视
  • 3篇直视手术
  • 3篇酶联
  • 3篇酶联免疫
  • 3篇酶联免疫吸附
  • 3篇酶链反应
  • 3篇免疫吸附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肌钙蛋白
  • 3篇肌肌
  • 3篇合酶
  • 3篇红细胞
  • 3篇钙蛋白

机构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美迪科生...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生物技术公司

作者

  • 30篇陆应玉
  • 6篇管世鹤
  • 5篇刘华平
  • 4篇方有兵
  • 3篇邱林霞
  • 3篇李京培
  • 3篇顾尔伟
  • 3篇刘华平
  • 3篇刘学胜
  • 3篇肖尚喜
  • 3篇黄争艳
  • 2篇史百芬
  • 2篇丛林
  • 2篇王明丽
  • 2篇杨凯
  • 2篇李涛
  • 2篇陈禹保
  • 2篇张野
  • 2篇曹云霞
  • 2篇孙俊波

传媒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学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生物工程进展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第5届全国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氟烷预适应对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异氟烷预适应对心内直视手术中缺血 /再灌注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的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异氟烷预适应组 (I组 ,n =2 0 )和对照组 (C组 ,n =2 0 )。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剂量芬太尼麻醉(30 μg·kg-1) ,其中异氟烷预适应组在主动脉阻断前吸入 10min 1MAC的异氟烷 ,随后继以 5min的洗脱期 ,而对照组只给予15min的纯氧吸入。观察麻醉前 (T0 ) ,主动脉开放后即刻 (T1)、2h(T2 )、6h(T3 )、2 4h(T4)、4 8h(T5)、各时点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主复跳率。结果 预适应组在主动脉开放后血浆CK MB(T2 ,T3 )及cTn I(T1~T5)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 (P <0 0 5 ) ,并且心脏自主复跳率有显著增高。结论 在临床心内直视手术中 ,由缺血 /再灌注造成的损伤 ,异氟烷预适应可以产生和缺血预适应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
刘学胜张健张野顾尔伟陆应玉胡兴敬
关键词:异氟烷心肺转流术
吸入异氟醚或地氟醚预处理对心内直视手术小儿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吸入性麻醉药具有与缺血预适应相仿的效应,使心肌梗死范围减小,产生直接的心脏保护作用,这种现象称之为"吸入性麻醉药预处理".异氟醚和地氟醚是卤族氟类吸入麻醉药,在临床麻醉上广泛使用,特别是用于小儿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刘学胜张健张野顾尔伟张士兵陆应玉
关键词:异氟醚地氟醚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保护
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索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及与乙肝病毒DNA复制活跃程度的关系。方法乙肝病毒前S1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用紫外-乳酸脱氢酸法检测,HBV-DNA测定运用荧光实时定量检测方法。结果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与ALT升高有正相关,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与HBV-DNA阳性有显著性相关。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以用来评价肝脏功能指标,也可作为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程度指标。
方有兵沈际佳陆应玉金先彬
关键词:乙肝病毒前S1抗原肝损伤病毒复制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评价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价值。方法 AFP、CEA、SF为ELISA定量法,CCA为ELISA两步定性法,SA为快速比色法。结果 ①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肿瘤五项指标单项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AFP146%和942%,CEA为136%和947%,SF为268%和694%,CCA为105%和966%,SA为468%和685%。②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示四项同时阳性敏感性17%,特异性100%,二项以上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19%和850%,而仅一项阳性敏感性和特异分别为675%和655%。结论 肿瘤五项联合检测降低了单一指标检测产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能简便有效协助临床在较早期诊断,在高危人群普查,以及疗效监控方面发挥作用,为癌前病变及术后治疗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陆应玉刘华平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肿瘤标志物
HBV核心蛋白拮抗α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HBV核心蛋白(HBc)对α干扰素(IFN-α)抗病毒活性可能存在的拮抗机制。方法以表达抗黏液病毒A蛋白(MxA)的重组质粒pcDNA3.1-Flag-MxA(野生型)转染肝胚瘤细胞株HepG2.2.15细胞,用ELISA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转染后HepG2.2.15细胞上清HBsAg、HBeAg和细胞外HBVDNA。HBc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HBc-EGFP)转染HepG2细胞后,RT-PCR法分析IFN-α抗病毒蛋白MxA、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和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等mRNA水平。结果转染MxA重组质粒的HepG2.2.15细胞能够表达MxA,转染48h时HBsAg、HBeAg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HBVDNA无显著性差异。转染pHBc-EGFP的HepG2细胞,经1000IU/mlIFN-α处理后,抗病毒蛋白PKR和2',5'-OAS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而MxA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HB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抑制抗病毒蛋白MxA的表达,而发挥对IFN-α的拮抗作用。
管世鹤杨凯陆应玉
关键词:核心蛋白干扰素MXA蛋白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及其与Pre-S1和HBeAg关系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与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Pre-S1)和HBeAg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31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及35份HBV-M全阴模式血清进行HBVDNA及其标志物检测。结果在931例不同阳性模式乙肝患者中,HBeAg阳性总检出率为20.7%,Pre-S1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30.2%,HBV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5.3%。在422例HBVDNA(+)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57.3%,HBeAg阳性检出率为44.1%。在281例Pre-S1(+)乙肝患者中,HBVDNA阳性符合率达86.1%,在Pre-S1(-)组HBVDNA阳性率仅为27.7%。结论HBVDNA检测是反映HBV复制最直接的分子生物学指标;Pre-S1抗原和HBeAg是反映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Pre-S1抗原甚至比HBeAg更灵敏地反映HBV复制。
管世鹤方有兵黄争艳陆应玉刘华平
关键词:HBV标志物
P16/MTS_1基因缺失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缺失(P16/MTS1)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对30例MDS的P16/MTS1基因的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30例MDS患者未见有P16基因缺失。结论:本研究表明MDS的发病与P16基因的缺失无相关性。
陆应玉杨春林王丹青周青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CRP16/MTS1基因缺失
用复合PCR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在性传播疾病中,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目前临床上常有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1],其临床症状相似或无明显症状,给确诊和治疗带来不便。因此我们应用多重引物PCR(multiplexPCR),一次实验能从临床标本中检测出三种病原体...
陆应玉李京培陈禹保
关键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复合PCR
PCR与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比较
1997年
PCR与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比较李京培王明丽史百芬陆应玉(安徽医科大学230032)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其特异的核酸序列HCV-RNA和抗-HCV等。目前国内临床大多数HCV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抗HCV-IgG检查...
李京培王明丽史百芬陆应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ELIS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 RNA血标本保存条件分析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确定用于丙型肝炎病毒 (HCV)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的血清 (浆 )标本的最佳收集和保存条件。方法 按设定的不同条件处理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CVRNA。结果 用高压消毒的离心管与未用高压消毒的离心管收集、保存HCVRNA血清 ,其阳性检出率有差异 (P <0 0 5 )。血凝固后 4h内离心分离血清对HCVRNA阳性检出率不造成明显改变 (阳性率为 85 % ) ;12h后检测则变化明显 (阳性率降至 75 % )。采用枸橼酸钠和EDTA K2抗凝剂的血浆管HCVRNA检出率分别为 90 %和 95 % ,显著高于血清管 (为 6 5 % )。反复冻融影响标本阳性检出率 ,标本在 - 2 0℃保存 3个月或半年几乎不影响检测结果。结论 收集和保存HCVRNA检测标本应尽量用EDTA抗凝管 ,在 4h内分离血浆 ;若用血清标本 ,最好在 4h之内分离血清 ,标本长期保存应分装且存放在 - 70℃。
陆应玉李京培王明丽史百芬陈禹保
关键词:丙型肝炎HCV-RNA血标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