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群英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2010年
- 本研究应用更昔洛韦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陆群英刘明章钟华杰吴原
- 关键词:头面部带状疱疹复方倍他米松疗效观察更昔洛韦
- 浅谈新型靶向药物Sorafenib对肿瘤治疗的研究
- 2015年
- 新型靶向药物Sorafenib是一种多靶点的生物制药,被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实验证实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本文从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并总结了其在肾细胞癌,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症中的临床治疗及实验数据,认为其具有潜在的广谱抗肿瘤作用,为肿瘤的生物靶向治疗翻开了新的篇章。
- 陆群英许雪吴原刘明章钟华杰戴利成宋颖劼
- 关键词:SORAFENIB靶向药物肿瘤治疗
- 胸腺肽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多较低.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胸腺肽口服联合5%咪喹莫特外用治疗扁平疣.现将治疗观察效果报道如下.
- 陆群英刘明章钟华杰吴原
- 关键词:扁平疣疗效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Fas和sFas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各类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s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变 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经前列腺素E1等药物治疗前 后血清sFas、sFasL的水平,并与30名健康献血者比较。结果 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的sFas明显高于正常 对照组(P<0.01、0.01、0.01、0.05),且重型肝炎(FH)>CHB重度>CHB中度>CHB轻度(P均<0.01),sFas 的升高与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性正相关(r=0.605,P<0.01);FH和CHB重度的sFas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01)。恢复期各组sFas和sFasL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血清sFas、sFasL的水平 与CHB病情密切相关,监测二者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观察疗效。
- 何建方周建方戴利成施柏年王伟红陆群英
- 关键词:CHB血清SFAS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
- 一种多靶点的靶向药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影响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多靶点的靶向药物对黑色素瘤细胞生存及转移能力影响的检测方法。检测过程分为对瘤细胞的处理,RT-PCR检测细胞转移相关基因PERK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细胞转移相关蛋白PERK的表达...
- 陆群英吴原戴利成
- 文献传递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变12例分析
- 2004年
- 张龙琪陆群英
- 关键词:拉米夫定药物治疗乙肝并发症
- 新型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对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型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在体外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阿尔玛蓝法检测索拉菲尼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划痕法检测索拉菲尼对A375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因子MEK及ERK 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24 h、48 h、72 h、96 h时,1 mol/L、5 mol/L和10 mol/L索拉菲尼组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程度均明显大于DMSO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30、9.26、13.45;6.65、9.41、13.73;8.25、12.71、5.09;7.87、13.42、18.62,P均<0.05)。2 h、4 h、8 h、12 h时,5 mol/L、10 mol/L索拉菲尼组对A375细胞迁移抑制程度均明显大于DMSO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3、7.73;7.56、8.62;7.93、15.01;13.25、21.29,P均<0.05)。2 h、4 h、8 h时,1 mol/L、5 mol/L、10 mol/L索拉菲尼对MER m RNA、ERK m RNA的表达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18、1.71、0.28;0.03、0.03、0.03,P均>0.05)。索拉菲尼处理A375细胞后,MER、ERK以及磷酸化的MER、ERK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索拉菲尼对体外培养的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增殖及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干扰MEK/ERK信号通路而发生的。
- 陆群英许雪吴原刘明章钟华杰戴利成宋颖劼
- 关键词:索拉菲尼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头面部淋巴瘤样丘疹病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患者女,63岁。反复头面部丘疹、坏死伴发热2年。2年前无诱因于面部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丘疹、丘疹。部分丘疹中央坏死或上附鳞屑。伴发热,无明显溃疡、渗出、瘙痒、疼痛和畏寒等不适。皮疹成批出现,反复发作,数目逐次增多。外用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可控制,坏死的丘疹消退后,有萎缩、凹陷、结痂或瘢痕。半月前,停用皮康王1周后,于面部又成批出现类似皮疹,下唇明显坏死,自觉疼痛,并于枕后新起类似皮疹。伴发热,以低热为主,皮疹严重时可高热;无关节疼痛,饮食、睡眠、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质量无改变。
- 刘明章吴原平金良陆群英
-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头面部复方酮康唑软膏自觉疼痛红色斑丘疹皮康王
- 渐进性类脂质坏死1例
- 患者,女,47岁,因"双下肢不规则红斑7年"入院。七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下肢胫骨前侧皮肤红斑,约杨梅大小,呈暗红色,无触痛,无瘙痒,无破溃,红斑逐渐扩大,左下肢也累及,均在膝关节以下,形状不规则,红斑中央略凹陷,质较硬...
- 陆群英
- 文献传递
- 颗粒蛋白前体在皮肤鳞癌A43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皮肤鳞癌A43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生长转移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PGRN干扰细胞株,通过增殖(CCK-8)实验和侵袭(Trans-well)实验分别研究PGRN在皮肤鳞癌A4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探讨PGRN在皮肤鳞癌生长及转移中的意义。结果成功构建了PGRN-sh RNA-A431细胞株,并通过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了干扰PGRN后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的生长及侵袭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PGRN在皮肤鳞癌A431细胞中表达,并与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宋颖劼刘明章钟华杰陆群英戴利成
- 关键词:皮肤鳞癌A431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