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佩东

作品数:116 被引量:629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学成
  • 22篇化学成分
  • 16篇中药
  • 12篇蒲黄炭
  • 12篇活性
  • 11篇化学成分研究
  • 9篇止血
  • 9篇茅根
  • 9篇白茅根
  • 8篇饮片
  • 8篇内酯
  • 7篇色谱
  • 7篇荆芥
  • 7篇荆芥内酯
  • 7篇黄酮
  • 7篇黄芩
  • 7篇教学
  • 6篇凝血
  • 5篇药理
  • 5篇正交

机构

  • 113篇南京中医药大...
  • 9篇江苏省中医院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水利部南京水...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16篇陈佩东
  • 63篇丁安伟
  • 50篇张丽
  • 32篇曹雨诞
  • 29篇严辉
  • 24篇单鸣秋
  • 18篇包贝华
  • 14篇姚卫峰
  • 13篇于生
  • 9篇程芳芳
  • 8篇徐丹洋
  • 8篇段金廒
  • 7篇和颖颖
  • 6篇孔祥鹏
  • 6篇焦坤
  • 5篇李芳
  • 5篇梁敬钰
  • 4篇巢蕾
  • 4篇马长振
  • 4篇李念光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中草药
  • 6篇中成药
  • 6篇海峡药学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药材
  • 3篇中国药业
  • 3篇安徽医药
  • 3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经结构鉴定,该化合物为从甘遂的干燥块根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Sub>30</Sub>H<Sub>48</Sub>O<Sub>3</Sub>。体外抗肿瘤活性研...
张丽张桥陈佩东姚卫峰包贝华曹雨诞单鸣秋于生程芳芳
中药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多媒体课件在中药化学教学中能绘制中药化学成分结构及反应过程,直观展示提取分离操作流程,呈现仪器设备等,不但使课堂讲授形象、生动,而且可拓宽教学视野,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课堂效率。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提升中药化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皮文霞李祥陈佩东邱蓉丽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中药化学
不同产地的香附及香附炭挥发油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香附及其炭品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对临床功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产地香附及其炭品的挥发油分别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香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不同产地的香附及香附炭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不同产地香附存在差异,在药材使用中应控制药品质量,而香附与香附炭的挥发油成分差异可能是临床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
刘亚萍于生陈佩东
关键词:香附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不同产地当归身与当归尾阿魏酸含量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的当归身与当归尾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以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应用乙腈和0.085%磷酸(17∶83)洗脱,检测波长为316 nm,流速设定为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阿魏酸在19.52~31.20μg/mL(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为2.40%。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云南鹤庆县样品比其他产地样品含量高,当归尾中阿魏酸含量高于当归身。
巢蕾曹雨诞严辉陈佩东
关键词:当归尾阿魏酸
香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香橼为中国传统的理气中药,其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本文对香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和萜类,共计167种化合物被报道。香橼在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基于质量标志物的基本概念,从成分特有性、成分有效性、成分可测性3个方面对香橼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建议考虑将柠檬烯、柠檬醛、柚皮苷、橙皮苷、柠檬苦素和香橼中具有的芳樟醇、α-蒎烯、β-蒎烯、丙酸松油酯、蛇床子素及枸橼中的川陈皮素、辛弗林作为香橼药材的质量标志物。质量标志物的确定可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香橼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严辉高明亮查玉玲陈静梅濮宗进郭盛周桂生陈佩东詹志来
关键词:香橼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白茅根研究概况被引量:47
2008年
近年来,在白茅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炮制等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对其药理作用研究还停留在表面,在炮制工艺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化操作方法。今后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白茅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主要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白茅根质量标准研究内容,建立一种国内外均可接受的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其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焦坤陈佩东和颖颖丁安伟
关键词:白茅根药理学
正交优选法筛选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
目的:筛选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 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工艺炮制的茅根炭吸附力大小。 结果: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310℃、加热8分钟。 结论:重复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
焦坤丁安伟陈佩东张丽
关键词:正交优选法分光光度法
文献传递
蒲黄炭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凝血时间及舌象体征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观察蒲黄炭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凝血时间及舌象体征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云南白药组,蒲黄炭高、中、低剂量(15,6,3 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并比较蒲黄炭对其血液流变性、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舌象体征的影响。结果:蒲黄炭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瘀大鼠全血低切黏度、血沉、红细胞刚性指数。在凝血时间影响方面,蒲黄炭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TT,PT,缩短APTT,降低FIB的含量。蒲黄炭低剂量组能明显缩短PT,APTT。在舌象体征方面,蒲黄炭在所设剂量下对舌水肿、出血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高剂量效果最好,其次是中、低剂量。结论:蒲黄炭能够改善血瘀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APTT,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舌象血瘀体征,而表现出一定的化瘀止血功效。蒲黄炭高、中剂量组使血瘀大鼠PT,TT延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剂量对止血的双向调节作用。
李芳孔祥鹏陈佩东张丽丁安伟
关键词:蒲黄炭血液流变性凝血
蒲黄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中药炭药炮制品为中国医药学所特有,用于临床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及其他多种疾病。生蒲黄、炒蒲黄和蒲黄炭系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
陈佩东
关键词:生蒲黄蒲黄炭指纹图谱
文献传递
正交优选法筛选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
目的:筛选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工艺炮制的茅根炭吸附力大小。结果: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310℃、加热8分钟。结论:重复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焦坤丁安伟陈佩东张丽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