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子杰

作品数:71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5篇《内经》
  • 21篇中医
  • 18篇黄帝
  • 18篇黄帝内经
  • 18篇《黄帝内经》
  • 16篇教学
  • 6篇课程
  • 5篇医理
  • 5篇中医基础
  • 5篇中医基础理论
  • 5篇中医理论
  • 5篇《内经》教学
  • 4篇学术
  • 4篇配伍
  • 4篇五脏
  • 3篇学术思想
  • 3篇学术研究
  • 3篇脏腑
  • 3篇中医药
  • 3篇中医诊断

机构

  • 71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71篇陈子杰
  • 63篇翟双庆
  • 17篇王维广
  • 9篇张银柱
  • 9篇刘金涛
  • 7篇吴宇峰
  • 7篇王慧如
  • 6篇张宁
  • 6篇白俊杰
  • 6篇梁艳
  • 4篇邓慧芳
  • 3篇黄玉燕
  • 3篇贺娟
  • 3篇禄颖
  • 2篇焦楠
  • 2篇于宁
  • 2篇高思华
  • 2篇刘永刚
  • 2篇韩晶杰
  • 2篇张小勇

传媒

  • 10篇中国中医药现...
  • 8篇中医教育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吉林中医药
  • 4篇中医杂志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医学报
  • 4篇第十四次内经...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全国第二十一...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6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齐鲁医家刘奎《松峰说疫》对《黄帝内经》防疫思想的传承创新
2024年
《松峰说疫》由齐鲁医家刘奎所著,其承袭并创新了《黄帝内经》中的疫病预防与治疗理论。基于天人相应与伏邪致病等理论,倚重运气四时,强调元气的重要性,并重视邪虚、毒气等致病因素,阐释了伏邪致病机制,并提出瘥后防复的策略。《松峰说疫》还专设“避瘟方”,通过内外兼治、鲜药护正、芳香解毒以及妙用单药等多种创新性方法,丰富了疫病预防的理论与实践。此外,刘奎还强调了防治结合的治疗理念,通过内服解毒、汗吐法及外治针刮、罨熨法等多种治疗手段,为疫病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方案。《松峰说疫》不仅促进了《黄帝内经》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还丰富了疫病预防的途径和方法,为临床防治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的新思路,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靳瑞琦杨婕陈子杰翟双庆
关键词:《松峰说疫》《黄帝内经》伏邪运气理论
《内经》学术研究方法述评被引量:2
2014年
在系统梳理现存有关《内经》研究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有关《内经》学术研究的方法可分为编次分类研究法、随文演绎研究法、经文校释研究法、专题发挥研究法、注家对比研究法、理论系统研究法6类,并对此六类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归纳和评价,围绕方法源流、研究目的、研究代表著作、研究内容及作用进行了述评,以期对《内经》学术研究有所参考。
陈子杰王淑斌纪征瀚翟双庆
关键词:学术研究方法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通过简析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内经讲义》有关诊法部分的内容,阐述了《内经》课程当中诊法内容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总结诊法的原理,总领《中医诊断学》之纲要;梳理脉法的源流,联系《中医诊断学》之发展;强调医德的重要,弥补《中医诊断学》之不足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内经》诊法教学当中衔接《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为《内经》诊法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陈子杰张银柱翟双庆
关键词:教学课程中医诊断学诊法
《儒门事亲》吐药浅析被引量:3
2019年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医家,擅长运用吐法治疗临床疾病,他在《儒门事亲》中列举了36种吐药,并按性味、毒性予以归类。不难发现,36种药物中,一些药物的涌吐效果已被公认,而另一些却并不以吐药而为人熟知。本文试从功效来源、药物成分、制方结构、配伍特点等方面,浅析吐药实有君药、臣佐药、引经药广义吐药的区别,以及个别药物实际并非吐药,有助于理解《儒门事亲》文义,并利于吐法的临床应用。
高楠楠伊博文陈子杰吴宇峰
关键词:儒门事亲
中医理论体系中概念的“沿袭”被引量:5
2016年
沿袭是中医理论概念演进的一种形式。文章以肝藏象理论中"肝属木"概念为例,揭示了沿袭这一概念演进现象,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沿袭主要表现为概念的稳定表述。沿袭的概念是主体对客体的真实反映,是经过临床实践的反复检验的结果,其蕴含的思维方法合理,表述清晰,易于理解和运用。此外,概念的沿袭是中医理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于宁陈子杰车轶文翟双庆
关键词:中医理论演进
白话《黄帝内经》中之'毒'
关于“毒”字,《说文解字》:“毒,厚也,害人之草。”可见毒的本义是指毒草。古代医家对毒的认识包括本草,也包括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但对病因病机的描述多为描述或修饰性的,如“邪毒”、“火毒”、“湿毒”等,主要是对本草的阐述。纵...
白俊杰陈子杰翟双庆
关键词:中医学《黄帝内经》药物毒性
文献传递
《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联系与区别的思考被引量:5
2014年
在回顾《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教材的发展历史基础上,指出《内经》教学当中应注意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区别。由于《内经》属于理论提高课,所以《内经》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反映出自身的特色。在实际教学当中,突出《内经》经文课堂讲解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注意《内经》经旨原文意境的特殊性与深入性,并希望对《内经》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陈子杰张银柱翟双庆
关键词:教学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基于“医舞融合”理念的中医药特色美育课程探索与实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4年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舞蹈特色美育课程为例,在“医舞融合”理念下,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引领,充分挖掘舞蹈与中医在整体协调、形神兼备、阴阳并举、气韵贯通4个方面的相通之处,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精心设计,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国韵养生舞美育课程,使学生在培养健康形体美、塑造人格精神美和展现文化自信美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相关中医思维的体悟,切实提升舞蹈美育课程的教学成效,并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美育课程有效实施路径。
王英楣叶明花周晓菲陈子杰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美育课程
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英译教学策略研究
2023年
新时期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步伐加快,也为高校中医英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经典英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因此培养提高学生中医经典英译水平及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至关重要。分析了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英译教学的新需求,并对国内相关课程及教材建设的文献进行研究,指出当前高校中医经典英译教学中课程教学、教学材料和实践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抓住新时期中医国际传播机遇并改进教学策略,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推动高校中医经典英译教学为新时期的中医药国际传播服务。
王曦陈子杰翟双庆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材建设
石寿棠《医原》学术思想溯源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在系统梳理石寿棠《医原》、《温病合编》相关原文记载的基础上,对《医原》的成书年代,石寿棠的学医经历,及其学术思想的传承起源进行了研究,以澄清目前有关石寿棠学术思想源流认识的不清之处,并据相关资料推测了石寿棠与同时代医家余国佩、吴鞠通的关系,为石寿棠学术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陈子杰邓慧芳翟双庆
关键词:石寿棠医原吴鞠通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