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宇峰

作品数:51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6篇中医
  • 12篇教育
  • 8篇教学
  • 7篇中医药
  • 5篇中医学
  • 5篇课程
  • 5篇本科
  • 4篇学情调查
  • 4篇情调
  • 4篇中医学专业
  • 4篇高等教育
  • 3篇院校
  • 3篇中医临床
  • 3篇中医药人才
  • 3篇中医药人才培...
  • 3篇文化
  • 3篇留学
  • 3篇来华留学
  • 3篇辨证
  • 2篇治法

机构

  • 50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嘉兴市中医医...
  • 1篇北京市鼓楼中...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50篇吴宇峰
  • 30篇翟双庆
  • 22篇焦楠
  • 8篇陈子杰
  • 6篇王维广
  • 6篇石琳
  • 6篇白俊杰
  • 5篇于河
  • 4篇乔旺忠
  • 4篇谷晓红
  • 3篇张小勇
  • 3篇杨奕婷
  • 2篇王蕊
  • 2篇高思华
  • 2篇申堃
  • 2篇戴一鸣
  • 2篇伊博文
  • 2篇刘兆兰
  • 2篇张立平
  • 2篇于琦

传媒

  • 17篇中医教育
  • 3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成才之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涉及中医临床思维训练技术领域,包括系统平台、教师管理单元和学生操作单元,所述系统平台的输入端电信连接有用户登录模块,且系统平台还连接有教师管理单元和学生操作单元,所述教师管理单元包括师徒...
翟双庆刘珍珠王维广陈子杰吴宇峰禄颖刘修超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5年
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展50多年来,完成了其规模发展的历程,进入了实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更具中医特色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为核心,从院校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有机融合、变知识灌注为思维训练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的前移和拔尖人才的打造等方面着手,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
翟双庆石琳吴宇峰焦楠
内经课程多元案例教学的运用与思考
2025年
目前案例教学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内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然而,当前教学案例的种类单一,且缺乏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教学对策的研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类相关的案例素材,提出要在内经课程教学中融入多元案例的综合运用。多元案例包含学习方法案例、史料挖掘案例、文献校读案例、注家争鸣案例、方药运用案例、理论发展案例、临床运用案例、处方赏析案例8种,以此拓展教学思路,并指出多元案例的运用要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注意考虑同期课程开设的影响、设计案例遴选运用的场景、深思能力培养贯通的问题,从而提高内经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激发学生顺利学习并运用经典的动力。
陈子杰王曦吴宇峰王维广翟双庆
关键词:教学研究
中医拔尖人才培养中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拓展运用被引量:1
2016年
为适应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药理学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拓展运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评价体系的制定以及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等方面,从而搭建一个新的教学实验平台,更好地服务科研与临床。
鲁艺张杰邓秀兰吴宇峰焦楠王青青翟双庆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
关于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项目评价体系建立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在来华留学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结合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教育评价的普遍原则,在经过几轮专家研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基于课程、专业、基地建设应涵盖的构成要素,列举了各指标体系应把握的重要观测点。通过对来华留学教育评价的初步探索与思考,以期为来华留学示范项目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与借鉴,能够对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焦楠翟双庆乔旺忠张立平吴宇峰
关键词:留学教育
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初步探索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为未来提取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构成要素奠定基础。通过定性访谈获得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可能相关要素,通过案例对照研究设计获得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17个要素与学生综合量化排名具有相关性。如专业了解程度;前途愿景;专业喜欢程度;中医经典掌握程度;背诵中医经典原文;跟师后认真研究病例并提出问题;学习勤奋刻苦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课外知识;阶段学习总结;关注西医进展研究;参加专业实习;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阅读课外经典数量;科研思维;情绪调控能力。结果表明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与学生各方面素养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素质、专业素质、传统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相关要素。
于河李旖旎万全冯放张丽雯刘兆兰白俊杰吴宇峰王思成范璐谷晓红
关键词:中医院校
道术结合的中医传承要素现况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道术结合的中医传承要素现况进行调查,探索中医传承的重点,以期为中医教育的创新和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师承弟子和院校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一般情况、传承要素、疗效要素、素质要素等内容。结果 35名师承弟子完成了中医师承弟子调查问卷,100名院校学生完成了院校学生调查问卷。师承弟子对28项传承要素的重要性等级进行评分,选择满分5分的人数多于70.0%的要素有核心方药、诊断过程、用药特点、信息采集、掌握经典、诊疗技术、认真细致7项。师承弟子对28项传承要素重视程度进行评分,选择满分5分的人数多于70.0%的要素有核心方药、诊断过程、用药特点、诊疗技术、认真细致、信息采集6项。院校学生对29项传承要素重视程度进行评分,评分中位数等于9分的要素有医患交流、认真细致2项,评分中位数等于8.5分的要素有一视同仁、和蔼、如何对待得失和辨别是非3项。师承弟子对疗效要素的认同情况依次为医患沟通、诊疗技术、医患信任、患者依从性、医嘱、人文关怀、心理干预、诊疗环境。师承弟子对素质要素的认同情况依次为扎实的中医功底、认真的学习态度、勤奋钻研的精神、充分的跟师经历、有悟性、志同道合的志向、责任感与使命感、忠诚的品格、多元的传承方法、具有奉献精神。结论中医传承要素包括医道、医术两方面,目前师承弟子和院校学生对其继承的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在传承工作中应注意道术结合的全面继承,疗效要素是传承重点。结合传承要素,将师承教育的精髓充分融入院校教育中,构建科学创新传承模式,更好地培养中医人才。
于河李勋欣刘兆兰马雪颜白俊杰孙屿昕吴宇峰刘果曹卉娟刘铁钢赵岩松谷晓红
关键词:师承教育院校教育
考试与测评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多地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发挥着作用。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伴随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从业人员学历教育后的培养以及资格认证、人才分级等已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考试与测评在中医药学历教育后培养以及资格认证、人才分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讨论了相关机构的发展目标。
高思华翟双庆吴宇峰焦楠
关键词:中医药考试测评
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系统评价疗效研究
病毒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面广。我国2009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07.30(1/10万),其中乙肝发病率为88.82(1/10万)。我国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目前防治乙肝主要手段是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
吴宇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疗效评价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6
2012年
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展50多年来,完成了其规模发展的历程,进入了实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更具中医特色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为核心,从院校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有机融合、变知识灌注为思维训练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的前移和拔尖人才的打造等方面着手,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
翟双庆石琳吴宇峰焦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