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 作品数:9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语言文字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社科类文本中语境隐含信息的显化翻译技巧——以《懂球:体育比赛中的哲学》(节选)为例 体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要想合理地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育竞赛实力,就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哲学教授大卫·帕皮诺的著作《懂球:体育比赛中的哲学》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陈杨关键词:语境 隐含信息 翻译技巧 从许渊冲英译唐诗看其“三美”论的可译度 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而唐诗又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作为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文学体裁,唐诗翻译历来是汉英翻译的难点,国内也曾存在译诗“形似”“神似”之争。本文从许渊冲的译诗“三美”论出发,以许渊冲英译唐诗为例,通过对比英汉诗歌特征,选取可译度作为视角,尝试化解唐诗英译中出现的争端。 陈杨 赵亚珉关键词:唐诗 可译度 南京夏季大气有机气溶胶老化过程在线观测研究 被引量:9 2014年 大气有机气溶胶(OA)老化过程的在线观测是气溶胶化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应用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ACSM)对南京夏季城区大气非难熔性亚微米细颗粒物(NR-PM1)组分进行在线连续观测,并利用ACSM观测出的特征碎片离子,即f44(m/z 44与总OA的质谱信号之比)与f57(m/z 57与总OA的质谱信号之比)间的函数关系(f44 vs f57)及变化规律来动态估计大气中烃类有机气溶胶(HOA)的老化过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R-PM1平均质量浓度为19.87±8.46μg m-3,其中OA占比最大(51.8%),且OA中氧化态有机气溶胶(OOA)的贡献较大(72%±0.14%).OOA,Ox(Ox=O3+NO2)的质量浓度与OOA/ΔCO(ΔCO是去除CO背景值后的质量浓度)呈相似的日变化规律,表明OOA的生成过程主要受大气光化学活性的影响.在f44 vs f57中,OOA/ΔCO和Ox质量浓度随f44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而HOA/ΔCO和HOA/OA的大小随f44的增大逐渐减小.这些特征反映出HOA通过光化学反应作用逐渐向OOA转化的过程.此外,利用f57的变化规律估算大气中HOA所需的老化时间约为5~10 h.本文为外场观测中动态长期地研究大气气溶胶的老化进程及其寿命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张运江 汤莉莉 王壮 于红霞 张祥志 周宏仓 陈杨 江蓉馨关键词:有机气溶胶 老化过程 2013年1月南京强霾时期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2013年1月,南京经历了一次重大持续性灰霾污染过程。利用在线气体及气溶胶监测系统和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通过研究颗粒物质量浓度,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不同时段颗粒物的数谱分布及其日变化分布,二次气溶胶及黑碳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重霾时期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 汤莉莉 江蓉馨 王月华 张运江 王壮 陈杨 蒋磊 崔玉航关键词:灰霾 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能见度 南京霾天颗粒物数浓度特征及其受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017年 2013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爆发持续性霾污染过程。本研究利用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和气溶胶粒径谱仪在线观测这次霾污染过程中13.6~20 000 nm颗粒物数浓度,结合气象参数和颗粒物化学组分对南京霾天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霾天颗粒物主要分布在积聚模态,且500~1 000 nm和1 000~2 500 nm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的增多是造成霾天能见度低的主要原因;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13.6~100 nm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逐渐降低,而大于100 nm颗粒物数浓度升高;500~1 000 nm和1 000~2 500 nm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尤为明显,并且这2个粒径段颗粒物受气态污染物(SO2,NOX)的二次转化影响较大。霾污染期间南京大气颗粒物主要来自南京东南和西北方向的污染源排放,颗粒物数浓度总体上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温度对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3.6~100 nm粒径段;边界层的高度与粒径>100 nm颗粒物呈负相关性,边界层的抬升反而利于超细粒子的生成和增长;逆温层的强度对超细粒子的作用更为明显。 花艳 潘良宝 汤莉莉 陈杨 魏建苏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数浓度 气象条件 基于背景建模的动态场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目标检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论文阐述了国内外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说明了背景建模算法在运动目标检测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比和分析了经典背景建模算法的性能,提出了改进的双模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和基于纹理... 陈杨关键词:运动目标检测 纹理特征 南京冬季重霾天气过程与颗粒物污染特征 被引量:7 2015年 2013年12月1-9日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化学组分外场观测,对2013年1月11-16日南京冬季一次持续重霾天气过程与颗粒物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霾过程,南京地面相对湿度较高且伴随静小风,近地层的水平输送条件较差,污染物不易扩散;天气环流形势稳定,地面受高压控制且处于均压场内,垂直方向存在明显逆温,为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气象条件;大气PM10和PM2.5的小时最大浓度分别高达433μg/m3和325μg/m3,水平能见度低于1 km。PM2.5平均占PM10的72.4%,PM1平均占PM2.5的50.6%,颗粒物以细粒子为主,且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弱。水溶性离子SO42-、NO3-、NH4+是PM2.5中的主要成分,其占总浓度61%,同时SO2转化率(SOR)和NO2转化率(NOR)分别为0.35和0.31,表明霾天更有利于二次气溶胶转化。此外,PM2.5中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有(NH4)2SO4、NH4NO3以及少量NH4Cl。水溶性离子浓度与能见度呈现明显负相关性,说明PM2.5中水溶性离子对能见度的降低起主要作用。 陈杨 汤莉莉 王壮 秦玮 葛顺 周宏仓 魏建苏 张运江 江蓉馨关键词:气象条件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一种吸附式手机便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附式手机便携装置,包括吸盘、磁性底盘、卡扣、条状带、夹具;吸盘的一面设置成粘黏面,用于与手机进行粘接固定,另一面设置为具有磁性的凹槽;所述磁性底盘的一面设置为与吸盘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磁性底盘的另一... 李涛 何煌兴 陈杨 张灿文献传递 南京持续雾霾天气中亚微米细颗粒物化学组分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21 2014年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持续性雾霾污染事件.本研究利用Aerodyne气溶胶化学组分监测仪(ACSM)对南京地区非难熔性亚微米细颗粒物(NR-PM1)化学组分(包括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氯化物)进行实时在线连续监测,结合光声气溶胶消光仪(PAX)表征大气颗粒物的消光性质和黑碳测量仪(Aethalometer)测定黑碳(BC)的浓度.观测期间,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氯化物和BC对PM1(NR-PM1+BC)的贡献分别为32.3%,26.0%,17.9%,13.2%,2.8%和7.8%.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解析出3类有机气溶胶:烃类有机气溶胶(HOA)、半挥发低氧化态有机气溶胶(SV-OOA)和低挥发高氧化态有机气溶胶(LV-OOA),三者平均浓度分别占总有机气溶胶的27.4%,32.2%和40.4%.可见观测期间二次组分是PM1的主体部分.受本地晚间餐饮源和机动车排放高峰的影响,HOA在晚间时段急剧增加,导致观测期间有机物出现剧烈的变化特征.整体而言,二次气溶胶(硫酸盐、硝酸盐、SV-OOA和LV-OOA)的质量浓度、总质量分数和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分别随相对湿度(RH)的增加而升高,表明RH的增加有利于二次气溶胶的不断形成.另外,大气能见度随RH的增加而降低,也随二次组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RH与PM1中二次组分对雾霾期间大气能见度产生协同影响. 汤莉莉 张运江 孙业乐 于红霞 周宏仓 王壮 秦玮 CHEN Ping 张红亮 陈杨 江蓉馨关键词:雾霾 有机气溶胶 PMF 光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