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凯

作品数:23 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植物
  • 6篇群落
  • 4篇种间
  • 4篇种间联结
  • 4篇种群
  • 4篇维管植物
  • 4篇濒危
  • 4篇濒危植物
  • 3篇植被
  • 3篇植物多样性
  • 3篇种间联结性
  • 3篇红树
  • 2篇优势种
  • 2篇优势种群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入侵
  • 2篇入侵植物
  • 2篇生态位
  • 2篇坡垒

机构

  • 18篇海南大学
  • 9篇海南师范大学
  • 4篇海南霸王岭国...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 1篇海南省农村环...
  • 1篇岭南师范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陈玉凯
  • 14篇杨小波
  • 13篇李东海
  • 6篇农寿千
  • 5篇龙文兴
  • 4篇徐中亮
  • 4篇杨琦
  • 3篇黄瑾
  • 3篇吕洁杰
  • 3篇杨立荣
  • 3篇陶楚
  • 2篇吴庆书
  • 2篇周威
  • 2篇周文嵩
  • 2篇龙成
  • 2篇李小成
  • 2篇杨民
  • 2篇吕晓波
  • 1篇卜广发
  • 1篇罗丽华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热带林业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乡村科技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霸王岭海南油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研究被引量:31
2011年
基于2×2联列表,应用X2统计量、共同出现百分率、联结系数和多物种关联指数为参数,研究分析了海南油杉(Keteleeriahainanensis)所在群落19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特征。结果表明,19个主要种群在总体水平上表现为不显著的正联结。19个种群组成的171个种对中,有87对表现为正关联,82对为负关联,2对无关联。X2检验有6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有5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有144个种对0
陈玉凯杨小波李东海农寿千吕晓波吕洁杰杨民李小成
关键词:群落优势种群种间联结
海南长臂猿现有天然林栖息地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相同海拔海南长臂猿现有天然林栖息地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的林分结构、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探究二者生境质量差异,科学评估松树人工林恢复状况,为海南长臂猿种群生态空间扩展奠定基础。【方法】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海拔400~800 m区域长臂猿现有天然林栖息地和松树林潜在栖息地为对象,参照CTFS规范在2种生境分别建立59个400 m^(2)样方,调查并分析2种类型生境内林分结构、森林植物及长臂猿食源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差异。【结果】共调查到天然林栖息地植物93科259属450种,其中食源植物43科70属86种,茜草科植物占优势;松树林潜在栖息地植物74科186属301种,其中食源植物29科46属60种,山茶科植物占优势。天然林栖息地森林的树木平均胸径6.30±5.90 cm、平均树高6.02±4.92 m、平均冠幅5.21±12.52 m^(2)、平均冠层厚度2.10±1.65 m和植株密度6 136±1 930株·hm^(-2),这些林分结构因子均高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平均胸径5.19±4.19 cm,平均树高5.04±3.38 m,平均冠幅2.87±7.75 m^(2),平均冠层厚度1.99±1.62 m,植株密度5 517±1 901株·hm^(-2));随着径级和树高增大,松树林潜在栖息地森林的树木密度相较天然林栖息地明显减少。在整体尺度上,天然林栖息地内森林群落植物物种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丰富度指数最高(H’=4.37, S=452);松树林潜在栖息地内大型食源植物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与丰富度指数最低(H’=4.37, S=452),但均匀度指数最高(E=0.83)。在20 m×20 m样方尺度上,天然林栖息地不同类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均显著高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森林群落植物:t=4.72, P=0.02;食源植物:t=4.61, P=0.01;小型食源植物:t=2.03, P=0.02),大型食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及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ShannonWiener指数:t=5.03, P<0.001;物种丰富度:t=4.58, P<0.001)。2种生境间的森林群�
柳帅张德旭张安安李哲龙文兴臧润国臧润国张志东冯广陈玉凯
关键词:海南长臂猿松树林林分结构植物物种多样性栖息地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格局研究
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是海南省保存最完好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本研究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7种国家级保护植物随地形因子(海拔、坡向和坡度)的分布规律...
陈玉凯
关键词:国家级保护植物群落结构种间联结生态位
海南岛海马齿种质资源收集及耐盐性初步筛选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对海南岛野生海马齿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系统评价,沿海南岛东线和西线进行5次环岛采样,从海南岛11个市县收集到16个代表性地区的野生海马齿种质材料,并对这些海马齿种质的地理分布、生长环境及伴生植物等进行了系统性调查研究。通过对收集的海马齿种质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海马齿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7.4 m左右海陆交汇处的沙滩上,主要位于海南本岛的18°14′~20°05′N和108°39′~110°59′E区域内。另外,观察到海马齿的主要伴生植物共计27种。为了筛选耐盐性较强的海马齿种质,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这16个地区的野生海马齿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特性,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这些海马齿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估,发现海口市江南城和文昌市清澜港两处的海马齿耐盐性更强,而从儋州市洋浦新英湾和陵水黎族自治县盐尽村两处获得的海马齿耐盐性较弱。据现有资料所知,这是首次对海南岛野生海马齿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性调查搜集和耐盐性比较评估,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海马齿极端耐盐分子机制及挖掘优良耐盐基因提供了宝贵试验材料并奠定了研究基础。
阮雪玉丁国华陈玉凯司婷婷欧苏曼赵芳郑文炜王旭初
关键词:海马齿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耐盐生理
海南单优龙脑香科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0
2013年
单优青梅群落和单优无翼坡垒群落是海南岛幸存的低海拔特色热带雨林,前者主要分布在万宁石梅湾和文昌迈号镇,后者主要分布在三亚甘什岭地区。本研究分析了2种群落的分布特点、生境特征、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单优青梅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热带雨林特征不明显;该群落的形成与发展受沿海土壤性质的影响。单优无翼坡垒林物种相对丰富,群落结构复杂;该群落是混合雨林受人为干扰破坏后发育而来。通过建立保护区或保护小区,不仅能保护特殊森林生物多样性,而且能为未来沿海沙滩等低地森林恢复提供实物样板。
黄瑾杨小波龙文兴陈玉凯卜广发
关键词:群落特征
海南省中东部农村朝天椒资源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解海南省中东部地区野生辣椒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状况,本文选择了其所属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保亭、五指山、琼中和屯昌等9个市(县)16个乡(镇)中的63个村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海南中东部野生辣椒资源品种丰富。参照中国植物志分类标准,将该区生长的野生朝天椒和野生小米椒分为9个品种;②品种分布广。9个品种分布在16个乡(镇)的58个村,占调查村庄总数的92.1%;③野生朝天椒和野生小米椒生长适应能力强。从滨海沙土到山区的各种红壤,从东部海拔2m到中部海拔339m的各地区,都有其分布;(4)生长环境脆弱,分布品种单一。仅品种5在9个市(县)都有分布,而品种9只在保亭的1个村子里发现1株;在三亚和五指山分布有6个品种,陵水有5个品种,琼海和屯昌仅分布1个品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种质资源保存完整,9个品种都有保存,而汉族聚居地则只发现有5个品种。文章分析了海南中东部野生辣椒资源的分布特点,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辣椒资源的几点建议。
农寿千杨小波李东海杨立荣徐中亮陈玉凯吕洁杰
关键词:朝天椒资源调查农村
海南岛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现状被引量:12
2016年
热带岛屿的植物多样性一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和热点。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中国的第二大岛屿,具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经过近几十年的考察研究,关于海南岛的植物物种数量出现了多个版本。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野外考证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以确定其维管植物种数。结果表明:截止到2015年12月,海南岛记录并能考证实物或标本的维管植物共有6,036种,包括野生种4,579种(含特有植物483种和珍稀濒危植物512种)、外来逸生及归化植物163种(含外来入侵种57种)、外来引种的纯栽培植物1,294种。自1964–1977年《海南植物志》出版至今,新增野生及引种的栽培植物所占的比例均较大,分别占海南岛野生和栽培植物总种数的35.9%和75.9%。本文还对其中1,220种的拉丁学名进行了异名处理等的订正。
陈玉凯杨小波李东海龙文兴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归化植物入侵植物引种植物
海南本地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全面了解海南本地野生维管植物区系基本特征,以《海南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海南植物图志》等文献为基础,并通过野外考查、标本考证,从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等方面开展海南本地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维管植物共243科1 895属6 036种,其中本地野生维管植物有4 579种,隶属于225科1 429属,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但特有种占总种数的10.55%,仅483种;(2)在海南本地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中,重要科有樟科(Lauraceae)、楝科(Meliaceae)、壳斗科(Fagaceae)、棕榈科(Palmae)、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五加科(Arali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等;(3)海南本地野生维管植物区系主要由以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占科数82.63%)和属(占属数84.40%)组成,其中,科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57.49%),属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为主(27.09%),属马来西亚亚区的一部分,不仅呈现出热带性,而且呈现出与中国华南大陆的共源性,带有明显的热带边缘性质,为中国华南植物区系与亚洲热带雨林的过渡类型。
林泽钦杨小波陈玉凯李东海黄瑾龙成李丹张萱蓉刘子金
关键词:植物区系维管植物植物多样性
海南省野生维管植物编目和分布数据集
2023年
海南省是我国热带雨林连片面积较大的地区,是我国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关于海南省植物编目的工作在2012–2015年间就取得了较好的进展,陆续出版了《海南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海南植物名录》和《海南植物图志》。但是随着对海南植物研究的深入,原来所记录的一些维管植物类群经过分类修订后名称发生了变化,科属分类及其名称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原来所采用的分类系统也亟需更新。本文在《海南植物名录》和《海南植被图志》的基础上,结合历年实际野外调查经验,通过系统检索文献资料和查阅相关书籍对现有编目数据进行查漏补缺,修订名称、更新分类系统,完善植物分布区、保护等级状况等相关信息,最终完成海南省野生维管植物编目和分布数据集。截至2023年2月,该数据集共有数据4,945条,其中包括石松类植物2科6属39种,蕨类植物32科121属531种,裸子植物6科10属27种,被子植物181科1,380属4,348种;数据集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的有173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65种);本土野生植物共有216科1,448属4,769种(含海南特有植物516种),外来逸生及归化植物有176种(含入侵植物63种)。与2013年出版的第一版《海南植物名录》相比,野生维管植物总物种数增加225种。本数据集可作为海南省维管植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重要基础数据。
梁彩群陈玉凯杨小波张凯李东海江悦馨李婧涵王重阳张顺卫朱子丞
关键词:维管植物编目外来植物植物多样性
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2023年
为了解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现状,于2021年10—12月采用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48科498属806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6属22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30科479属780种;在科级水平上,热带性质的科占61.49%,世界分布科占27.03%,温带性质的科占6.75%,热带成分明显占优,但也呈现出向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趋势;在属级水平上,泛热带分布属及其变型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属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数的31.53%和20.07%,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及其变型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14.06%和9.64%,表明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
李茂金陈玉凯陈冬洋吴庭天
关键词:植物区系维管植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