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老年
  • 7篇重症
  • 7篇老年患者
  • 7篇护理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5篇导管
  • 5篇监护
  • 4篇导管相关
  • 4篇导管相关血流...
  • 4篇血流感染
  • 4篇中心静脉
  • 4篇中心静脉导管
  • 4篇静脉
  • 4篇静脉导管
  • 4篇静脉植入
  • 4篇老年病
  • 3篇胰腺
  • 3篇切口
  • 3篇切口疝

机构

  • 2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7篇陈贞
  • 6篇唐健雄
  • 6篇宋晓华
  • 3篇陆小川
  • 3篇韩冰
  • 3篇袁祖荣
  • 3篇俞瑞东
  • 2篇潘凌琳
  • 2篇吴志雄
  • 2篇胡勇杰
  • 2篇程云
  • 1篇庄舜玖
  • 1篇涂彦渊
  • 1篇杜卫东
  • 1篇陈金莲
  • 1篇吴金球
  • 1篇陈革
  • 1篇王巍
  • 1篇杨俭英
  • 1篇徐雯

传媒

  • 4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上海护理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 1篇第六届全国危...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05
  • 3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入术后患者医院—居家联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医院—居家联动管理模式对减少或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术后的老年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将ASO介入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出院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电话随访,实验组采用医院—居家联动管理模式,并于出院后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遵医行为等情况。结果出院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满意度、跛行距离和踝肱指数分别为(79.13±11.03)(98.75±3.35)(390.00±301.11)(0.88±0.09),优于对照组的(69.75±11.26)(96.63±4.99)(262.50±170.50)(0.81±0.09);实验组的Fontaine1期率、遵医行为率和血管造影灌注正常率分别为35.0%、87.5%和85.0%,优于对照组的12.5%、67.5%和62.5%。结论通过构建医院—居家联动管理模式,能够更系统、全面地为患者提供帮助,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术后因自身健康管理不全面而导致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周董陈贞秦瑾严伟巍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
老年病人胰腺癌围手术期的监护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老年胰腺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从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手术治疗的36例胰腺癌病例,按年龄将病人分成老年组和中年组,分别对比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变化,提出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案。结果老年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在手术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老年组病人手术后的心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0.83%,相对中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腺癌手术复杂,创伤大,对老年病人更容易产生心肺功能异常和并发症,需要在围手术期各个阶段认真对待。
宋晓华袁祖荣庄舜玖唐健雄王巍杜卫东涂彦渊陈贞
关键词:胰腺肿瘤手术期间监护
思政教育融入急危重症护理学临床教学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将思政教育融入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护生临床实践的课程改革与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和2017级本科护生共68名,按照学号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除了传统内容以外,还增加思政教育。实习前后分别采用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评估其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质量。结果经过两个月的临床实习,实验组护生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危重症护理学临床实践相比较,思政教育的融入更能增强护生的护理职业价值观,使护生拥有更多提升的能力。
詹智裕孙滨海陈贞
关键词:思政教育急危重症护理学职业价值观临床教学
老年患者手术后SIRS和MODS的防治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后SIRS和MODS的关系以及防止措施。方法将我院SICU自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共142例患者分成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对SIRS和MODS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宋晓华陈贞陈金莲袁祖荣陈革
文献传递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与传统鼻导管吸氧治疗老年复杂腹壁疝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C)与传统鼻导管吸氧治疗老年复杂腹壁疝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复杂腹壁疝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4例,女36例,年龄为(74±7)岁;80例患者中,40例术后采用HFNC,设为HFNC组;40例术后采用传统鼻导管吸氧,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后血气指标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术后血气指标情况。HFNC组和传统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3 d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13.5±2.3)kPa、(13.4±3.2)kPa、(13.8±2.3)kPa、(13.7±2.0)kPa和(12.7±2.1)kPa、(12.9±2.4)kPa、(12.3±2.5)kPa、(13.9±2.1)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5.6±0.7)kPa、(5.0±0.6)kPa、(4.7±0.6)kPa、(4.9±0.6)kPa和(5.6±0.6)kPa、(4.4±0.8)kPa、(5.0±4.8)kPa、(5.1±1.1)kPa,指脉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7.8%±2.2%、98.1%±2.1%、98.9%±1.8%、99.2%±2.0%和97.8%±3.1%、97.8%±2.1%、99.0%±1.5%、98.8%±2.0%,氧合指数分别为259±28、300±45、352±46、353±57和262±29、297±54、304±63、345±53,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09,P<0.05),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37,F交互=1.71,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23,F交互=13.21,P<0.05),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02,P>0.05);指脉血氧饱和度时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54,P<0.05),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
陈贞唐健雄李绍春张丰姜兆舜孙滨海
关键词:低氧血症老年鼻导管吸氧
老年术后谵妄患者术前脑网络功能连接的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术后谵妄(POD)患者术前脑功能的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方法2021年4月—10月,选择34例择期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前1 d进行基线资料收集和rs-fMRI扫描,术后采用3 min谵妄诊断量表或ICU意识模糊评估法进行POD评估。根据患者有无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通过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观察POD患者术前默认网络(DMN)、突显网络(SN)、中央执行网络(CEN)以及边缘系统网络(LN)中核心脑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变化。结果12例患者发生POD,POD发生率为35.29%。校正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时间后,POD患者术前DMN、CEN和LN核心脑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强度较非POD患者明显降低。结论POD患者术前DMN、CEN和LN全脑功能连接模式可能存在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连接强度广泛降低。
叶培陈贞姜兆舜张筱吕非冬刘松彬李仕红林光武顾卫东
关键词:老年术后谵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关于不同采血方法对于血标本溶血的影响
2022年
研究采血方法对血标本溶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需要采血的111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决定抽血方式,A组291例,采用动脉留置针采血,B组217例采用深静脉导管内采血,C组267例采用腹股沟动脉采血,D组343例采用肘正中外周静脉采血。分别记录每种采血方式的溶血情况。结果 A组的溶血率为8.9%,B组的溶血率为7.8%,C组的溶血率为2.6%,D组的溶血率为1.5%,4组溶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留置针及深静脉导管内采血的溶血率高于腹股沟动脉及肘正中外周静脉,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留置针与深静脉导管内采血溶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股沟动脉与肘正中外周静脉内采血溶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结论 肘正中外周静脉采血溶血率最低,其次是腹股沟动脉采血,再是深静脉导管内采血,动脉留置针采血溶血率最高。
王剑陈贞
关键词:ICU采血方式溶血
洗手液清洗手臂对预防PICC血流感染的效果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洗手液清洗手臂对于预防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效果。方法 将311例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6月入住SICU内留置PICC...
孙祎陈贞
关键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不同保温措施预防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低体温的效果
2024年
分析不同保温措施预防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老年CRRT患者作为对象,分析其进行CRRT后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复温的时机。结果 最终纳入为64例老年行CRRT的AKI患者,其中发生低体温为46例,未发生低体温的为19例,CRRT时长样本对于红外耳温ST, 红外耳温1H共2项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特殊复温样本对于红外耳温6H, 红外耳温8H共2项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AKI患者行CRRT治疗时发生低体温的概率较高,在治疗初期1小时内体温下降趋势明显,CRRT治疗6至8小时后易发生低体温。
戴盛泉陈贞
老年ICU转出患者早期心理体验变化的纵向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转出患者的纵向真实心理体验及变化轨迹,以期为老年ICU转出患者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3-9月对13例老年ICU转出患者进行3次半结构化访谈(转出后1周,1个月,3个月),使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资料分析归纳出4个主题:危重病负担持续存在(深刻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对未来的治疗感到恐惧、持续存在的健康问题、持续存在的经济负担、平静接受这段经历);自我认知改变(心理落差、贬低自我价值、疾病不确定感、逐渐增加独立性);家庭理解改变(对家人感到愧疚、渴望家人的陪伴,依赖感增强、感知来自家庭的力量);社会支持需求增加(社会孤立和孤独感、信息需求增加)。结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为ICU转出患者制定适当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心理支持。
张丰陈贞王剑程云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老年人心理体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