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云荔

作品数:68 被引量:208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专利
  • 2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0篇烟粉虱
  • 40篇粉虱
  • 14篇引物
  • 14篇种群
  • 12篇电泳
  • 12篇凝胶
  • 12篇凝胶电泳
  • 12篇琼脂糖
  • 12篇琼脂糖凝胶
  • 12篇琼脂糖凝胶电...
  • 12篇基因
  • 10篇共生菌
  • 8篇烟粉虱防治
  • 8篇限制性内切酶
  • 8篇内切
  • 8篇内切酶
  • 6篇农业害虫
  • 6篇种鉴别
  • 6篇寄主
  • 6篇番茄

机构

  • 56篇青岛农业大学
  • 20篇山东省农业科...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67篇褚栋
  • 67篇陶云荔
  • 23篇国栋
  • 15篇刘国霞
  • 8篇李洪冉
  • 8篇张友军
  • 6篇于毅
  • 6篇姜德锋
  • 5篇丁天波
  • 5篇范仲学
  • 5篇李丽莉
  • 4篇周洪旭
  • 3篇王鹏
  • 3篇张伟
  • 3篇王静
  • 2篇张瑞明
  • 2篇万方浩
  • 2篇夏晗
  • 2篇李洁
  • 2篇沈长朋

传媒

  • 7篇昆虫学报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安全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线粒体SCAR标记鉴别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引物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线粒体SCAR标记鉴别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引物及方法。所述引物分别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提取粉虱基因组DNA;(2)以粉虱基因组DNA...
褚栋陶云荔国栋姜德锋
一种在EPG实验中观察叶片背面昆虫行为的装置
一种在EPG实验中观察叶片背面昆虫行为的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观察装置,所述观察装置包括镜筒和三个平面镜片,所述镜筒包括采光口和观察口,所述三个平面镜片设置在镜筒内的不同位置,通过三个平面镜片的相互配合使进入采光...
褚栋张文平陶云荔姜德锋郑晓敏李洪冉
一种鉴别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幼虫的PCR鉴定引物及其鉴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幼虫的PCR鉴定引物及其鉴定方法,步骤如下:(1)提取韭蛆与菌蛆基因组DNA;(2)以韭蛆与菌蛆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其线粒体COI基因进行PCR扩增;(3)对步骤(2)制得的PCR产...
褚栋于毅国栋陶云荔
基于锚定PCR技术对10种重要农业害虫微卫星DNA位点的筛选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微卫星DNA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丰富、易于检测等特点,在遗传图谱的构建、动植物遗传学育种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利用5′锚定PCR技术对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花蓟马、黄胸蓟马、棕榈蓟马、斑翅果蝇、稻水象甲、扶桑绵粉蚧10种重要农业害虫进行微卫星DNA筛选,并分析各个物种的微卫星DNA的特点。不同物种的阳性克隆率、微卫星比率、克隆效率和冗余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核苷酸碱基数目上,主要为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占重复位点总数的93.2%~100%,三、四核苷酸重复位点较少。在二核苷酸重复位点中, CA/TG重复位点最为丰富,占重复位点总数的89.2%~100%。这与使用的锚定引物密切相关;10种害虫的微卫星DNA平均重复次数为6.7~8.9次,其中玉米螟具有最高的微卫星DNA重复次数(34次);在序列类型上,完全型序列占上述害虫序列总数的91.0%~100%。5′锚定PCR技术能够快速挖掘害虫的微卫星DNA位点,本研究结果为这些害虫微卫星位点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基础。
李慧郎坤玲沈长朋李洁陶云荔褚栋
关键词:农业害虫微卫星克隆
Q型烟粉虱在中国的入侵生态过程及机制被引量:23
2012年
外来种的入侵生态过程及机制是入侵生物学重要的研究内容,相关领域的案例分析对入侵生物学学科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入侵生物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迄今中国对外来种的入侵生态过程及机制案例分析较少。而近10年来中国学者对重大入侵昆虫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研究为这方面的分析提供了可能。基于上述因素,本文以Q型烟粉虱为例,追溯了Q型烟粉虱成功入侵中国的生态过程,总结了该昆虫成功入侵的生态过程特征,从种群遗传结构、生态因子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解析了该虫成功入侵的机制,展望了Q型烟粉虱入侵生物学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Q型在中国的入侵生态过程具有传入隐蔽、扩散快速、危害严重等特点;Q型烟粉虱成功入侵中国涉及Q型烟粉虱种群遗传学基础、生态因子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其中杀虫剂在中国的大量使用对Q型取代B型的驱动作用可能是Q型烟粉虱在中国成功入侵的重要因素。
褚栋潘慧鹏国栋陶云荔刘佰明张友军
关键词:Q型烟粉虱生物入侵入侵生物学生态过程入侵机制
基于mtCOII基因对山东省越冬代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重要农业害虫。为了全面揭示亚洲玉米螟遗传分化以及山东省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对山东省越冬代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mtCOII基因序列与来自GenBank的相关序列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并建立了鉴别不同遗传支系的PCR-RFLP方法。基于对340条mtCOII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共获得62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17(H17)广泛分布于各种群之间,有6个单倍体型为山东种群所特有;亚洲玉米螟分化为2个遗传支系(支系Ⅰ与支系Ⅱ);2个遗传支系均在山东省发现,但以支系I为主;亚洲玉米螟各单倍体型散布于山东省各地理种群中,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山东亚洲玉米螟总体的单倍体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95,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在0.333—0.889之间;总体的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424,种群内核酸多样性指数在0.00061—0.00809之间。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79421。AMOVA分析结果表明山东亚洲玉米螟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2个支系之间(79.42%)。构建的亚洲玉米螟2个支系鉴别方法为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丽莉于毅国栋陶云荔褚栋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遗传分化PCR-RFLP
烟粉虱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及其传入山东省的考证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由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的一种双生病毒,对蔬菜及烟草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前人资料表明,该病毒于2006年传人我国南方地区,2007年传人山东省,2008年后在山东各地逐渐蔓延扩散。【方法】为了考证TYLcV传人山东省的时间,本研究利用mtCOI基因对于2005和2006年7—8月份在山东省不同地区作物上共采集的15份烟粉虱样品进行了生物型鉴定,并进一步检测了烟粉虱携带TYLCV情况,同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2005年的4份样品烟粉虱生物型均为B型,均不携带TYLCV。2006年的11份烟粉虱样品为B型与Q型混合样品,其中,2份烟粉虱样品检测到TYLCV,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TYLCV。【结论与意义】本研究首次证实了TYLCV早在2006年就已经传入山东省。研究结果不仅对于防控该病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其入侵生物学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苏明明陶云荔李洁褚栋
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烟粉虱生物入侵
烟粉虱Gawky基因及其在烟粉虱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粉虱Gawky基因及其在烟粉虱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烟粉虱Gawky基因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RNA干扰的方式,干扰烟粉虱Gawky基因,可以使烟粉虱...
褚栋秦鹏浩孙作文国栋杨坤王鹏丁天波杨春红陶云荔
中国部分农区作物上本地烟粉虱隐种的鉴定被引量:6
2016年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个至少包括36个不同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为明确中国本地烟粉虱隐种的分布,采用线粒体COI基因(mt COI)分子标记法对2011—2012年在中国27个省(市)61个烟粉虱种群中获得的45个非B/Q隐种烟粉虱个体进行了隐种鉴定和分析,并利用邻接法基于mt COI序列构建了本地烟粉虱隐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45个非B/Q隐种烟粉虱对应的45条线粒体COI序列中共有10个单倍型,所有单倍型分别属于烟粉虱Asia II 2、Asia II 6、Asia II 7、Asia I与China1隐种,均为我国本地隐种。其中,在安徽省发现烟粉虱Asia II 2和China1隐种,在福建省发现Asia II 6和China1隐种,在海南省发现Asia II和Asia I隐种,在广东省发现Asia II 7隐种,在江西省发现China1隐种。表明中国部分农区作物上仍然存在少量的本地烟粉虱。
李洪冉潘慧鹏陶云荔姜德锋张友军褚栋
关键词:烟粉虱本地种农区MTCOI系统发育
一种针对烟粉虱的引诱剂及其应用
一种针对烟粉虱的引诱剂及其应用,属于烟粉虱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对乙基苯乙酮在防控烟粉虱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粉虱引诱剂,有效组分包含对乙基苯乙酮;本发明首次发现化合物对乙基苯乙酮对烟粉虱具有一定的吸引效果,本发...
褚栋王吉成秦鹏浩张宇欣刘英陶云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