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航如

作品数:13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McKnight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法
  • 2篇血浆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脱氧雪腐镰刀...
  • 2篇小麦
  • 2篇镰刀
  • 2篇镰刀菌
  • 2篇毛细管
  • 2篇霉病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保幼激素
  • 2篇HPLC检测
  • 2篇赤霉

机构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中医学院

作者

  • 13篇韩航如
  • 2篇刘大钧
  • 2篇亓增军
  • 2篇陈佩度
  • 2篇裴自友
  • 2篇徐颖洁
  • 2篇江善祥
  • 1篇陈健美
  • 1篇凌腾芳
  • 1篇胡琼英
  • 1篇陈杰
  • 1篇兰叶青
  • 1篇张占琴
  • 1篇周钢
  • 1篇管荣展
  • 1篇龚国玑
  • 1篇杨亦桦
  • 1篇沈文飚
  • 1篇王圣田
  • 1篇王秀娥

传媒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色谱
  • 1篇农药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油菜品种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选取油菜成熟期前10天的植株,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整株的挥发油,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共鉴定出了107种挥发性化合物。4个品种(系)Tapidor、宁油7号、NJ5412、核杂7号分别鉴定出57、...
陈健美韩航如管荣展戚维聪
关键词:GC-MS
文献传递
外源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水稻根部脂质过氧化的缓解作用被引量:68
2005年
在100 mmol/L NaCl的胁迫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浓度的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水稻幼苗根部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低浓度(10 μmol/L)的SNP处理明显缓解盐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组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累积,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并诱导根系APX、POD和SOD活性的上升;而高浓度(50 μmol/L)SNP处理的效果则基本相反。表明外源低浓度NO可以通过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来缓解氧化损伤。
刘开力韩航如徐颖洁凌腾芳刘志兵孙永刚花榕沈文飚
关键词:盐胁迫水稻幼苗根系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强力霉素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血浆中强力霉素检测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方法:血浆样品经 C_(18)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 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0.01mol·L^(-1)草酸溶液-乙腈-甲醇(55:25:20),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进样量20μL。结果:血浆强力霉素浓度在0.1~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最低检测限为0.1μg·mL^(-1);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3.9%~10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4.81%。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血浆强力霉素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杨海峰万荣峰江善祥韩航如
关键词:强力霉素猪血浆
利用DONtest-HPLC检测小麦镰刀菌毒素DON含量的差异被引量:9
2005年
以200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赤霉病大流行后收获的8个不同抗、感赤霉病小麦为材料,探讨DONtest HPLC在低毒素小麦选育中的利用价值,并揭示不同抗性小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的差异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平均回收率达78.2%;不同抗性品种DON含量差异明显,3个抗病品种中望水白含量最低,3个中抗类型中扬麦158最低。高产毒素镰刀菌菌株接种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差异。研究结果还表明,2003年江苏4个地区12份样本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DON变幅为0.175~7.239mg·kg-1。自然发病条件下,病粒率与DON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毒素选择的间接指标。
亓增军裴自友韩航如陈佩度刘大钧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乳脂中的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被引量:20
2006年
建立了测定乳脂中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CLA)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提取、甲醇-甲醇钠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程序升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采用该方法测得共轭亚油酸的回收率为10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n=6),检测限为1 mg/L。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建立的实验条件准确可靠,不仅可以用来测定cis-9,trans-11-CLA的含量,而且对于乳制品中所含的其他脂肪酸的分析测定也具有指导意义。
王小静沈向真韩航如赵茹茜陈杰
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乳脂
两种检测小麦DON含量方法的比较与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为选育赤霉病毒素含量低的小麦品种,减轻赤霉病危害,在比较了免疫亲和柱液相色谱法(DON test-HPLC)和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小麦中毒素含量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两种方法对自然发病和赤霉病菌人工接种的小麦籽粒DO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ON test—HPLC方法线性检测下限为0.1ng·μL^-1,在添加0.1~5.0mg·kg^-1DON标准品时,其平均回收率为85.80%;GC-MS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灵敏度更高,其线性检测下限为0.025ng·μL^-1,在添加0.1~10.0mg·kg^-1DON标准品时,其平均回收率为94.68%,而且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毒素。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显著(R^2=0.9928)。DON test—HPLC简便、安全,比较适宜于DON含量较低品种或品系大样品的检测。GC—MS更适宜小样品DON及其衍生物含量的检测。
裴自友韩航如李亚浩亓增军庄丽芳王秀娥陈佩度刘大钧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液相色谱气质联用
液质联用方法测定鸡血浆中妥曲珠利及其代谢产物被引量:14
2006年
初步建立肉鸡血浆中抗球虫药物妥曲珠利及其代谢产物妥曲珠利砜的液质联用(LC/MS)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血浆样品加乙腈混匀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液质联用(LC/MS)分析。色谱分析采用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体积比为55:45),质谱分析采用ESI离子源、二级串联质谱、负离子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妥曲珠利定量分析采用分子离子峰。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妥曲珠利的变化并判断代谢物的产生,在1次进样中实现同时检测妥曲珠利及其代谢物,妥曲珠利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500ng·mL^-1,定量检测下限为0.5ng·mL^-1。此方法与液相色谱法相比灵敏度高、可靠、快速,该方法的建立为今后同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基础。
徐颖洁韩航如郭永刚江善祥
关键词:妥曲珠利
用HPLC测定稻褐飞虱体内的保幼激素被引量:17
1997年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稻褐飞虱3-5龄若虫和雌成虫体内的保幼激素滴度。3-5龄若虫体内检出JH2含量为1.83×10-3μg/mg、JH3含量为7.55×10-5μg/mg,短翅型雌成虫中检出JH3含量为1.48×10-4μg/mg。本方法测定的全过程标准回收率JH1、JH2、JH3分别是80%、93.7%、85%。
杨亦桦戴华国韩航如王鸣华
关键词:稻褐飞虱若虫虫体保幼激素雌成虫
李沙育图形在弱酸解离常数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从理论上指出了电导法测定弱酸解离常数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而介绍利用李沙育图形测定弱酸解离常数新方法的优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兰叶青周钢韩航如
关键词:李沙育图形电导法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被引量:5
2007年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本研究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 cm×75 μm,有效长度为42 cm),对电泳条件进行优化,拟建立快速检测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结果表明优化的最佳电泳条件为:以5%甲醇与95%硼砂(40 mmol/L,pH=10.0)溶液为电泳缓冲液,压力进样20 s,温度25℃,分离电压16.5 kV,检测波长为254 nm.在此条件下,大豆籽粒中6种异黄酮组分可在21 min内完全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6种异黄酮组分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5%~2.4%之间和1.8%~3.8%之间,加样回收率在97.2%~103.3%之间,以鹰嘴豆芽素A作为内标可提高电泳的重现性.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经济、重现性好,适用于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黎波涛韩航如麻浩张占琴张欣王丽群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大豆异黄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