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文芬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攀钢集团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黏膜
  • 2篇黏膜切除
  • 2篇黏膜切除术
  • 2篇消化道
  • 2篇螺杆菌
  • 2篇膜切除术
  • 2篇内镜
  • 2篇内镜黏膜
  • 2篇结核
  • 2篇溃疡
  • 2篇化道
  • 1篇胆源性
  • 1篇胆源性胰腺炎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肽

机构

  • 7篇攀钢集团总医...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顾文芬
  • 5篇王保健
  • 2篇吴剑
  • 2篇刘劼
  • 1篇胡先进
  • 1篇徐斌
  • 1篇张可
  • 1篇徐莲芝
  • 1篇贺良明
  • 1篇潘雅明
  • 1篇梁华
  • 1篇沈凤
  • 1篇林清
  • 1篇薛林
  • 1篇赵文波
  • 1篇林伟
  • 1篇刘春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艾滋病合并淋巴结结核病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结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 10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结结核病患者分为抗痨治疗组 ( 5例 )和抗痨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组 ( 5例 ) ,并比较治疗前后CD4+ 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抗痨治疗 +HAART组CD4+ 细胞数明显上升 ,与抗痨治疗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 1)CD4+ 细胞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淋巴结结核病的主要原因 ;( 2 )艾滋病合并淋巴结结核病的患者合并症多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 ;( 3 )
顾文芬张可徐莲芝徐斌
关键词:艾滋病合并症抗痨治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结核菌素试验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复治与耐药肺结核有增多趋势,而耐药的产生多源于复治肺结核的治疗失败,因此,加强对复治肺结核的治疗管理及提高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的治愈率,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2008--2012年我科对收治的复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采用2H3R3E323S3/6H3R3E3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林清顾文芬
关键词:疗效观察耐药肺结核复治肺结核肺结核患者
清中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疗效评价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清中汤加味配合口服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GU)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HP相关性GU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Hp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联用加味清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HP阴性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指标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6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IL-8)和GAS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MTL、PGⅠ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中汤加味配合口服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疗效显著,有利于消除Hp和相关疾病症状,还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和控制炎性因子。
王保健梁华顾文芬刘劼吴周慧赵文波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
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40例ERCP组和40例对照组,ERCP组采用经ERCP检查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法,对比两组疗效(淀粉酶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经治疗,在淀粉酶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3个疗效指标上观察组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38.46%),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tic分析显示,球囊扩张、合并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为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结论:相较于保守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行ERCP检查下EST及ENBD治疗疗效更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淀粉酶恢复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球囊扩张、合并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沈凤王保健顾文芬
关键词:并发症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资料。方法:对95例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采用EMR进行息肉切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和内镜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成切除,1例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息肉复发。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提供较为完整的病理标本。
王保健顾文芬吴剑胡忠卓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消化道息肉
威佳联合胸腺肽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2004年
目的 观察大剂量威佳促肝细胞生长素 (PHGF)联合胸腺肽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1998~ 2 0 0 2年收治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5 0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实验组 10 0例 ,对照组 5 0例 ,其他保肝药物相同 ,均不用抗病毒药物 ,治疗 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4周后症状改善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4%和 67.98% ,降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88%和 5 8% ;对肝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对乙肝病毒标记物的转换率无差异。实验组无任何毒副作用。结论 该疗效显著 。
顾文芬贺良明胡先进潘雅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威佳胸腺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完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6年6月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共4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分别采用EMR(A组)和ESD(B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费用、病变组织直径、病变组织厚度、肿物完全切除率、垂直切缘阴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组织直径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肿物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垂直切缘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内镜术式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肿物切除效果方面较为接近,EMR具有操作时间短、经济负担轻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而ESD应用则有助于提高肿物彻底清除效果。
王保健顾文芬胡忠卓薛林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神经内分泌肿瘤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1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出血与否分为两组,出血组85例,无出血组97例。分析HP阴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HP阴性率为41.2%,无出血组HP阴性率为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阴性消化性溃疡更易并发消化道出血,与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史、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密切相关,应重视HP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
顾文芬王保健吴剑林伟刘劼刘春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病因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