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德邻

作品数:3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老子
  • 6篇《老子》
  • 5篇主义
  • 4篇哲学
  • 3篇道德
  • 3篇形而上学
  • 3篇儒家
  • 2篇形上学
  • 2篇艺术
  • 2篇语境
  • 2篇语言
  • 2篇早期儒家
  • 2篇政治
  • 2篇中国哲学
  • 2篇儒学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审美
  • 2篇思维
  • 2篇资本主义
  • 2篇美学思想

机构

  • 25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化工学院
  • 1篇无锡职业技术...

作者

  • 28篇马德邻
  • 2篇周春兰
  • 1篇卢良梅
  • 1篇吾淳
  • 1篇何云峰
  • 1篇鲍宗豪

传媒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哲学史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学术界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上海文庙第二...
  • 1篇上海文庙第三...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0
  • 1篇198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在——论老子“道”形上思维的核心概念被引量:2
2002年
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道”,与儒墨显学从伦理道德立场言“道”不同,老子站在关怀世界终极问题的立场上言“道”,“道”乃是老子形上思维的基本命题,是关于世界之“在”的原理和方式。作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法则,作为人之生存的根据,“在”乃是“无”,“无”“在”而“有”“不在”。“无”因此成为《老子》形上思维的核心概念。
马德邻
关键词:老子伦理道德儒学墨学终极关怀宇宙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和谐”范畴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又面临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人与自然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紧张,促使人们对当今世界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便是这一...
马德邻
文献传递
在“理想”与“信仰”之间——也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被引量:5
2010年
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是中国较早在学校教育中提倡美育者之一,他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褒贬不一。蔡元培先生对宗教负价值的认识是深刻的,批判也是尖锐的,但对宗教整体上的把握和认识确是片面的,由此产生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但这在学理上是无根据的,在实践上也是不可行的。
马德邻
关键词:宗教美育信仰
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
<正>儒家的"成人之道"和"修身之道"都是对人的关怀。"成人"就是自我人性的实现,"成人之道"涉及"人能否成为圣人",即人之德行的内在层面;"修身"就是德性之养
马德邻
文献传递
《老子》和早期中国哲学的形上语境被引量:1
2003年
《老子》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开创了关于道的哲学形上学 ,但《老子》的形上思维并非横空出世。不仅是《老子》的道所作出的形上形下之分与《周易》有着思想史上的传承 ,而且《老子》道的字源特征及其注重天地人事形上形下贯通等思想 ,都深深地扎根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时代话题所构成的形上语境。
马德邻
关键词:《老子》《周易》
论《老子》的三个道德律令被引量:1
2003年
《老子》之道德形上学以人的“德性”为出发点,通过经验批判和确立生命原则来寻求最高的以“无”为核心的道德实践原则,因而有其纯粹性。人之得道,有赖于超越“形我”的内在本真,即婴儿状态的“含德之厚”,归之于生命自我的“恒常”和“无待”,由此从“无”进到“应该”,表明其道德价值取向,并从人追求本真状态的自由境界得出“无为”、“不争”和“知足”三个道德律令。
马德邻
关键词:老子
艺术:作为理想的现实——论冯契的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冯契在批判、继承中西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关于艺术及美学的思想理论,主要内容涉及当代美学研究的三个重大问题:即艺术、艺术品和艺术家。艺术或艺术活动就是人与自然、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艺术活动以感性对象作为中介,这种感性对象一定是个性化的、体现了人的个性自由,因此艺术又是自由的活动,这种自由的艺术活动是将艺术理想化为现实。通过对冯契美学思想的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当代价值。
马德邻
关键词:艺术艺术品艺术理想
“无”的主题——《老子》形上思想的深层意蕴被引量:4
2003年
《老子》形上学思想的主题是“无”。“无”是最具普遍性、深刻性、本原性的命题 ,“无”之规定不是任意的 ,在“混成”和“象”、“应当”、“言说”三个维度上被限定 ,具体展开为“道”形上学 (包括宇宙论 )、道德形上学和“言语”形上学 ,在中国哲学史构筑起一个相当完整的形上学体系。
马德邻
关键词:《老子》中国哲学
先秦儒道社会和谐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
先秦儒道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的价值观,具体体现为社会结构中人之自由和价值学说方面的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在社会交往方面的群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原则,这与当前社会存在的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两大主要价值取向在文化传承...
马德邻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秦儒道
文献传递
关于早期儒家“成人之道”的若干问题
<正>早期儒家,主要是孔孟关于"成人之道"的思想或理论,涉及"人能否成为圣人,如何才能成为圣人"的问题,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培养问题。这一问题无疑是儒家精神的核心之一,曾经
马德邻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