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婧聪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宗法
  • 7篇宗法制
  • 5篇周代
  • 5篇宗法制度
  • 5篇法制
  • 3篇西周
  • 2篇社会结构
  • 2篇宗族
  • 2篇铭文
  • 2篇经学
  • 1篇大学历史
  • 1篇德教
  • 1篇学历
  • 1篇学术史
  • 1篇语词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期
  • 1篇商周
  • 1篇上博
  • 1篇上博简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3篇高婧聪
  • 1篇张利军

传媒

  • 2篇管子学刊
  • 2篇古代文明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历史研究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铜器铭文与周代宗法制度新研
宗法制是周代最主要、最根本的典章制度,是贯穿周代礼乐文化的核心因素,它与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周代社会基本的政治结构。关於夏商两代是否存在宗法制的问题,学术界争论不已,至今未有定论;关於周代宗法制的存在性、典型性,国内学者则...
高婧聪
关键词:宗法制度周代青铜器铭文社会结构
从上博简《竞建内之》所引商史事看经学在战国时期的传承被引量:6
2010年
上博简《竞建内之》篇记述了齐国大夫鲍叔牙与隰朋借发生日食之机向齐桓公进谏之事。仔细分析发现,其中鲍、隰二人所称引的商代史事与《尚书.高宗肜日》篇近似,简文是目前所见对《高宗肜日》的最早释解,不仅对理解《高宗肜日》的本意有所帮助,且对商代史事有所增益。简文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对于经典所作的阐释,对后世经学的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高婧聪
关键词:上博简尚书经学战国
首阳斋藏■器与西周宗法社会的贵族教育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对新近公布的首阳斋藏西周早期簋铭文作以考释,认为其反映了西周早期宗法社会贵族的教育问题,并得出了庶子虽不能直接继承祖考职事,但才艺考核优秀者亦可被任以官职的结论。簋铭文为研究周代贵族子弟尤其是庶子的教育和任官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高婧聪
关键词:西周宗法制教育
西周宗族形态及德教——以爯器所见遣氏宗族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2016年
近年来陆续公布的西周中期系列青铜器爯器,铭文所涉人物(遣伯、遣姬及爯)为大宗宗子、宗妇与小宗的关系,遣氏大宗对小宗在祭祀活动上有支配权。西周中期的遣氏宗族大致由遣伯、遣仲、遣叔三支组成,爯族作为自大宗遣伯分出的小宗,获得大宗赏赐的逆小子及其族众三十人,体现了宗族内部土田附庸由大宗支配的经济形态,与西周王朝管理疆土的方式相类似。铭文中"德音"指德行、言语两个方面,反映的是遣氏大宗对小宗所施的德教,是维系宗族等级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周初以来统治者自上而下贯彻德教的反映。
高婧聪
关键词:社会结构德教
师■钟、姬寏母豆铭文所见人物关系与族属——兼论西周国家建构模式被引量:4
2019年
师■钟、姬寏母豆铭文所反映师■和姬寏母的关系,近年为学界所关注,有同姓兄妹或姊弟关系、夫妻关系等说法。但从姬寏母称师■之父静公不加亲称的情况看,姬寏母与静公可能是同辈之人;联系师寏父诸器铭文,得见"姬寏母"之命字方式可能是以其夫师寏父之字为字,静公是师寏父、师■为姬寏母子辈的可能性较大。师■宗族为周初开国功臣师尚父后裔留相王室者所建,分析师尚父后裔所建宗族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周代宗法制度下分宗、立宗及建构国家的模式以及周代军事长官、异姓宗族参与周王朝政治提供重要的证据。
高婧聪
关键词:宗法制度
周代宗法制度下的“母弟”被引量:1
2012年
"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母弟与宗子并为嫡子,其地位高于众庶子,此特殊身份使得其既能在邦国政事中发挥积极作用,又可能与宗子对抗,破坏宗族邦国的稳定,与大宗宗子之间形成利益的制衡关系;在周代继承制中,母弟可以凭借其嫡子的身份,在无承宗人的情况下优先成为宗子,体现了宗法继承制的灵活性;周王母弟是周初封建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对维护王室利益起到很大作用,并影响了周代以后政局的发展;宗子与母弟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周代宗法观念的变迁。
高婧聪
关键词:周代宗法制亲属称谓宗子
《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读后
2025年
“服制”是先秦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早期国家阶段的服制,对于认识中国国家起源问题,挖掘服制中蕴含的中国上古时代政治理论与国家治理方面的经验尤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张利军《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一书,围绕先秦服制的内涵、演变、历史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高婧聪
关键词:上古时代国家制度建设服制先秦
孔子与鲁国季氏关系研究
孔子是春秋晚期一位伟大哲人,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前贤时哲所广泛称颂和研习。然而,关于孔子思想产生的土壤--即丰富的人生经历,学者少有关注。孔子所处时段,恰逢春秋末期国君权力下移,三桓之一的季氏把握权柄,成为鲁国政坛之...
高婧聪
商周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10年
商周文明是中国古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2010年5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商周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来自美国、香港、台湾、澳门以及中国内地的六十余位学者齐聚北师大,参加了此次盛会。
高婧聪
关键词:文明商周古代史研究古史研究大学历史
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高婧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