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满满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评核
  • 2篇校本
  • 2篇校本评核
  • 2篇口语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动态可视化
  • 1篇形成性
  • 1篇形成性评估
  • 1篇选拔
  • 1篇选拔性
  • 1篇选拔性考试
  • 1篇学生焦虑
  • 1篇以评促学
  • 1篇英语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测试
  • 1篇语言评价
  • 1篇语用研究
  • 1篇中国外语教育
  • 1篇数据分析

机构

  • 9篇安徽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9篇高满满
  • 2篇黄静
  • 1篇王晓琳
  • 1篇孙静漪
  • 1篇慕媛媛
  • 1篇任伟
  • 1篇张文霞
  • 1篇任伟

传媒

  • 3篇外语测试与教...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中国外语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 1篇中国外语教育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选拔性考试中的口语促学评价对于学生焦虑的影响研究——香港中学英文考试改革案例分析
2016年
促学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理念越来越受到语言教育界的重视,不仅广泛应用于课堂评价,也开始融入选拔性考试之中,成为多元评价体系的一部分。香港自2007年起,基于促学评价理论,在中学初升高的评价体系中增加英语口语校本评核,希望降低学生"一考定终生"的压力。校本评核是一种在校内实施,由老师组织并评分的"两年多考"的测评方式,占中考英文科分数的15%。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香港七所中学500余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校本评核这种促学评价对于学生焦虑的影响。研究发现,校本评核低压力、真实的环境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焦虑,但它自身的风险依然会增强学生的焦虑情绪,显示了校本评核作为促学评价其形成性和终结性双重身份之间的冲突。促学评价对于降低学生焦虑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受到多种因素调节和制约。本文最后探讨了香港促学评价改革对于内地中学以及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改革的启示。
高满满
关键词:考试焦虑
大学英语骨干教师评估观念的调查研究
2016年
本研究采用Gavin Brown(2002)设计的《教师评估观念问卷》调查了76名大学骨干教师的评估观念,并结合新西兰教师以及中国某专科院校教师的评估观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骨干教师的评估观念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一致的,他们既接受评估的终结性功能但意识到评估本身的不足,同时他们非常认同评估的形成性功用,对于形成性评估具有全面清晰的认识,积极主动地运用评估来改进学生学习和自身的教学。除此之外,可以看出中国英语教师的评估观念仍然受到中国考试文化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职前和在职教师培训以及今后的大学英语评估改革提供参考。
黄静高满满张文霞
校本评核——香港英语口语评估创新介绍被引量:2
2012年
自2007年起,校本评核被纳入了香港地区考试和评估体系,成为香港中学会考英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评核是一种在英语课堂内举行的标准参照、基于老师的口语评估创新,和常模参照的标准化测试有显著差别。本文将介绍校本评核的目的和具体模式,并简要阐述其对于中国内地考试和评估改革的启示。
高满满
关键词:校本评核
追述口头报告在二语语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以二语语用习得领域为例,详细探讨了追述口头报告的不同研究设计对探索学生二语语用产出过程的影响。在系统分析了目前二语语用领域采用追述口头报告法的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实验设计的不同对这些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类,对每一个类型从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本文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层面对二语语用研究采用追述口头报告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给出了具体建议。
高满满任伟
关键词:数据分析
国内外语言测试研究(1998—2019)动态可视化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CiteSpace的动态可视化分析研究在外语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可视化研究绝大多数为针对国际领域或者国内领域的单边研究,对二者发展的对比研究鲜有触及。因此,本文运用CiteSpace对1998至2019这22年间发表于SSCI和CSSCI刊物的语言测试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通过考察其研究热点、高影响力文献以及核心研究领域,本文发现国际和国内语言测试既有重叠也有差异。本文从范式转变、研究特点、计算机与语言测试以及二语测评等方面对国内外语言测试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
任伟高满满王晓琳
关键词:语言测试语言评价可视化分析
香港英文科测评改革变迁及对内地的启示--基于多元系统理论的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采用多元系统理论对香港地区近三十年来英文科测评改革的变迁进行梳理,分析了香港促学评价改革在实施中经历的冲突与妥协,揭示香港地区英文科测评改革的复杂性。基于香港地区的经验教训,文章探讨了香港英文测评改革对于内地改革方向和改革举措的启示。
高满满任伟
学生如何应对翻译考试?——基于PACTE模型的翻译考试反拨效应研究
2016年
近年来随着各类翻译水平考试的升温,翻译考试逐渐成为翻译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起到愈加重要的反拨作用。本研究基于PACTE模型,对20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定性访谈,研究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简称"上口")对翻译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发现,多数考生报考上口的首要动机为提高英语或翻译水平。上口考试的设计涵盖了PACTE中多种翻译次能力,但由于应试策略的影响以及翻译标准不清晰,考生在实际考试和应考准备中多把重点放在双语次能力上,忽视了其他次能力,这对翻译考试的效度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发挥其正面反拨效应。因此建议考试设计者明晰翻译标准,促进考生对翻译标准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翻译学习的正面反拨效应。
高满满慕媛媛孙静漪
关键词:反拨效应
以评促学:“促学评价”理论及其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实践被引量:19
2018年
促学评价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大陆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教育评估领域正经历着从对学习进行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到为促进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即促学评价)的变革。本文介绍了促学评价的起源与定义,梳理了促学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差别,探讨了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习的问题,重点介绍了香港英文科中学校本评核以及清华大学基于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促学评价实践,为中国的外语教育评估改革提供了新路径,并为促学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高满满黄静张文霞
《促学评价的实践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5年
1.引言 《促学评价的实践研究》是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教授及研究人员Paul Black,Chris Harrison,Clare Lee,Bethan Marshall以及Dylan Wiliam根据他们历时两年联合48位教师参与的项目研究写出的一本应用性很强的教育评价方面的专著,2003年由Open University Press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十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形成性评价领域的经典之作,学术谷歌显示其引用率高达1105次。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地区推行促学评价的教育革新,利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这对于当前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实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高满满Paul BlackChris HarrisonClare LeeBethan MarshallDylan Wiliam
关键词:教育评价BLACKPAU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