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许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鼎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瑞巴派特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巴派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0%,高于对照组的66. 0%(χ2=12. 250,P <0. 01);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 0%,高于对照组的70. 0%(χ2=7. 862,P <0. 01)。结论瑞巴派特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兆许
- 关键词:莫沙比利瑞巴派特萎缩性胃炎慢性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
- ESTD与ESD治疗浅表性食管肿瘤的效果及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0年
- 目的观察对比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浅表性食管肿瘤有效性及完整切除,分析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行内镜治疗的浅表性食管肿瘤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ESD治疗的患者66例,行ESTD治疗的患者70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IL-8、hs-CRP和TNF-α水平,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结果ESTD组手术时间和黏膜下剥离时间明显短于ESD组(P<0.05),剥离速度明显快于ESD组。ESTD组术中肌层损伤发生率为21.43%,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8.57%,显著低于ESD组的39.39%、3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ESD治疗(OR=3.159,95%CI 1.698-9.846,P<0.001)和病变面积≥9 cm 2(OR=1.622,95%CI 1.311-2.245,P=0.008)是手术时间≥6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3 d,两组IL-8、hs-CRP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7 d,两组IL-8、hs-CRP和TNF-α水平明与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3 d和7 d,ESTD组IL-8、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ESD组(P<0.05)。结论ESTD治疗浅表性食管肿瘤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提高肿瘤剥离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肌层损伤和术中出血,且对机体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黄兆许林钦棋黄丽静
- 关键词:食管肿瘤手术时间
- 5例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分析5例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结果:5例患者中1例出现反复尿黄、巩膜黄,1例出现反复乏力,3例体检发现胆红素升高但无明显不适,所分析5例患者均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其他肝功能正常、肝活检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苯巴比妥试验和或饥饿试验、利福平试验阳性可确诊为Gilbert综合征。
- 黄丽静黄兆许林卫星
- 关键词:间接胆红素苯巴比妥
-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抽取福鼎市医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诊的10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与观察组(n=50,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液pH值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鲜血停止时间、隐血试验转阴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2.00%(41/50)];治疗后,两组胃液pH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幅度更明显;且观察组鲜血停止时间、隐血试验转阴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应激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和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黄兆许
- 关键词:奥美拉唑应激性溃疡替普瑞酮临床疗效胃液PH值
- 37例胃石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植物性胃石治愈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确诊的37例胃石,分析胃石部位、成分、大小、数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37例患胃石症患者,溃疡发生率极高,达78.39%,胆汁反流型胃炎发生率低,仅5.41%。其中28例大胃石患者行内镜治疗,27例经镜下治疗胃石成功取出,成功率为96.43%;另1例术后并发小肠梗阻转外科手术治疗,占比3.57%。9例小胃石患者给予药物溶石治疗,7例痊愈,治愈率77.78%,2例出现小肠梗阻转外科手术,占比22.22%。结论:内镜下治疗植物性胃石安全、成功率高,应首选。经内镜下应用胃石切割器将胃石切碎并应用取石网篮或异物钳分次取出胃石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花费少,便于临床推广。
- 林卫星吴以龙黄丽静林敏杨沱黄兆许
- 关键词:胃石内镜
- 含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三联7天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根除效果。方法将200例Hp感染初治患者、34例第2次治疗患者、32例第3次治疗患者纳入观察,莫西沙星400mg,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呋喃唑酮100 mg,2次/d,疗程1周。疗程结束后4~6周复查Hp,观察Hp根除率、糜烂或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于初治Hp(+)患者有效率为89.5%,复治Hp(+)患者有效率为83.3%。比较多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腹部不适和头晕,一般出现在服药后3~5 d之间,且可以忍受,只有2例因头晕、头痛、呕吐而停药。结论含莫西沙星三联1周疗法有效率高,顺应性高,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一线甚至二线补救治疗的选择方案。
- 吴以龙杨沱林敏陈炜生黄丽静黄兆许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莫西沙星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
- 无痛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86例胆总管结石者在静脉麻醉下先行ERCP检查,再采用EST或/球囊扩张、碎石网篮、取石网篮或/和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或/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等治疗方法。结果内镜下取石成功81例,成功率94.2%,失败5例。13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症状轻微,无特殊处理。结论无痛ERCP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有利于检查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安全有效,恢复快。
- 吴以龙陈丹凤李莉林敏林卫星杨沱黄丽静黄兆许
- 关键词:静脉麻醉ERCP胆总管结石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