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明清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改变
  • 1篇系统型
  • 1篇系统型红斑狼...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性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性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粒细胞
  • 1篇慢性粒细胞性
  • 1篇巨核
  • 1篇巨核细胞
  • 1篇狼疮
  • 1篇急变
  • 1篇核细胞
  • 1篇红斑

机构

  • 2篇福建医学院

作者

  • 2篇张萍容
  • 2篇黄明清
  • 1篇陈志哲
  • 1篇沈建箴
  • 1篇林淑屏
  • 1篇彭永麟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特殊类型10例分析
1996年
巨核细胞(含原幼位)Δ原幼单细胞嗜碱粒细胞经甲苯胺兰染色呈阳性反应。慢粒急性巨核细胞变(含巨核-单核细胞变)的病人骨髓片巨核细胞计数均>1000个/片,以小巨核为主,胞体较小,边缘不整齐,浆少色蓝,核固缩;组化POX(一)、热盐水溶解(一)、PAS呈颗粒和块状阳性。2例进行单抗检查:CD,41a.和CD42具有较高的表达率。1例巨核-单核细胞变的病人单核细胞(在形态上胞体较大、不规则,区别于小巨核细胞)非特异性脂酶氟化钠抑制率>50%,同时单抗显示CD15和CD33表达。10例病人骨髓增生程度表现不一,从增生减低→增生极度活跃,认为增生减低可能是合并骨纤所致。慢粒急变为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虽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但一般认为急变时嗜碱粒细胞应超过分类的1/3,且有各阶段嗜碱粒细胞增多,尤以早幼粒嗜碱粒细胞的出现最具诊断意义;同时原粒和早幼粒(中性)细胞亦应明显增多[5]。7急变后病程慢粒一旦发生急变,化疗反应极差,CR率<30%,平均生存期仅为2~6月[6]。本组9例慢粒病人急变后平均生存期为36天(8~77d),明显短于其他急变类型的病人,说明急变特殊类型特别是急性巨核细胞变病人对化疗药物不敏感。
彭永麟黄明清张萍容李觉民张臣青黄慧芳
关键词: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被引量:7
1994年
探讨了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学改变,检测了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数、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情况、骨髓内外铁以及铁代谢有关指标血红蛋白、血浆铁、血浆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转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和FEP/PI、FEP/Hb等的变化,在SLE患者贫血、出血和白细胞减少等方面得出一些结果。
沈建箴陈志哲黄明清林淑屏张萍容
关键词:血液学系统型红斑狼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