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梅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2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1篇丁胺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沙丁胺醇
  • 1篇体感
  • 1篇热性惊厥
  • 1篇热性惊厥复发
  • 1篇综合征
  • 1篇哮喘
  • 1篇小儿常见病
  • 1篇小儿肺炎
  • 1篇小儿肺炎支原...
  • 1篇小儿肺炎支原...
  • 1篇小脑
  • 1篇小脑共济失调
  • 1篇疗效观察

机构

  • 6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6篇黄梅
  • 2篇杨昭华
  • 2篇王雷生
  • 1篇孙旭辉
  • 1篇丁红芳
  • 1篇马小旭
  • 1篇宋秀凤

传媒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儿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29例分析
2004年
1993-12~2003-12我科收治29例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患儿.为吸取经验教训,现分析如下.
杨昭华马小旭丁红芳王雷生黄梅
关键词:小儿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被引量:49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炎患儿中筛选得到290例,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分为MPP组(135例)和非MPP组(155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MMP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天数均高于非M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组肺部湿啰音患儿数显著低于非M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组患儿各项病原检查项目阳性率均高于非M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儿IgA、IgM、IgG、C3、C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MPP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时间较长,易出现混合病原体感染,临床实际工作中加以预防;MPP发病机制可能与体液免疫有关。
黄梅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
41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宋秀凤黄梅孙旭辉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分析患儿小儿常见病免疫功能变化RRTI
Tolosa-Hunt综合征伴急性小脑共济失调1例
2005年
王雷生杨昭华黄梅
关键词:TOLOSA-HUNT综合征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病例报告MRI检查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分析及沙丁胺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并有效的观察临床给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金标快速检测法测定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50例儿童哮喘患者(A组)和同期的50例肺炎患者(B组)的MP-IgM和MP-IgG特异性抗体的情况,A组在常规的治疗中给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中给予先锋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A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明显的高于B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MP-IgG阳性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儿童哮喘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控制与消除肺炎支原体的感染,采取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黄梅
关键词: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沙丁胺醇临床疗效
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容易复发,部分患儿因惊厥反复和持续发作可造成脑损伤,故对其进行预防治疗是必要的,1997年8月-1999年10月我院儿科采用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黄梅
关键词:苯巴比妥热性惊厥复发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