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科

作品数:31 被引量:37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8篇油田
  • 16篇胜坨油田
  • 9篇非均质
  • 9篇非均质性
  • 7篇油藏
  • 7篇储层
  • 5篇储层非均质
  • 5篇储层非均质性
  • 4篇地层
  • 4篇油藏开发
  • 4篇三角洲
  • 4篇三角洲前缘
  • 4篇前缘
  • 3篇油水
  • 3篇剩余油
  • 3篇剩余油分布
  • 3篇水下扇
  • 3篇微相
  • 3篇近岸水下扇
  • 3篇沉积微相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1篇严科
  • 10篇杨少春
  • 8篇赵红兵
  • 7篇任怀强
  • 3篇蔡传强
  • 3篇毕义泉
  • 2篇潘少伟
  • 2篇崔志昆
  • 2篇徐守余
  • 2篇杨圣贤
  • 2篇陈宁宁
  • 1篇宁士华
  • 1篇徐赋海
  • 1篇刘金华
  • 1篇杜启振
  • 1篇汪嘉月
  • 1篇白凤坤
  • 1篇黄爱先
  • 1篇崔文富
  • 1篇吴媛媛

传媒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特种油气藏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第三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胜坨油田坨123断块沙四段为例被引量:15
2010年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解释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坨123断块古近系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坨123断块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砾状砂岩为主,兼具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特征,可细分为扇中主体、扇中侧缘、扇中前缘、扇端、湖相泥和滑塌浊积砂6种微相类型。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扇中主体和扇中前缘具有不同的层内非均质特征,分别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扇中前缘储层的物性、含油性要好于扇中主体储层;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扇中前缘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扇中主体主要发育细孔细喉型孔隙结构,扇体边缘主要发育微孔型孔隙结构。
高建刚赵红兵严科
关键词:近岸水下扇非均质性胜坨油田
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相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针对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反映特征独特,曲线形态指相意义不明确等问题,综合应用测井和地质信息,将测井电性参数、岩心资料以及关键井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相结合,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吐哈盆地红台气田电性-岩性、电性-沉积微相判别模型,在Carbonsoft IntellExplore平台上编制了岩性和沉积微相判别程序,从而实现了地层岩性的测井自动识别和沉积微相的人机交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下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岩电特征,选择能够反映研究区岩性、沉积微相特征的电性参数,建立岩电映射关系是测井相研究的关键,在区域沉积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约束下人机交互分析是更为合理的测井相研究方法。
严科杨少春任怀强
关键词:测井相岩性识别沉积微相
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沉积特征及扇体分布规律被引量:25
2011年
近岸水下扇是在陆相湖盆陡坡带发育的一种重要油气储层类型,沉积特征复杂,扇体多期叠置。在系统观察岩心和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详细分析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胜坨地区坨123断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和扇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粒度特征、电性特征、沉积构造、地震反射特征综合反映了以重力流为主的沉积环境,可细分为扇中主体、扇中侧缘、扇中前缘、扇端、湖相泥、滑塌浊积砂等6种沉积微相类型。单期扇体顺物源方向均呈一定角度插入湖相地层,扇中主体部位不同期次扇体间沉积界面缺失,扇体直接叠置形成巨厚砂砾岩体,扇中前缘及扇端部位不同期次扇体间的泥岩隔层相对完整。扇体规模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向北部物源方向退积。
赵红兵严科
关键词: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胜坨油田
浊积砂体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T74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由三期浊积砂体叠加形成,可划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带;各期浊积砂体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中心微相储层的物性要好于边缘微相;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中心微相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边缘微相主要发育细孔细喉以及微孔型孔隙结构。
蔡传强严科杨少春任怀强陈宁宁
关键词:浊积砂体沉积微相非均质性胜坨油田
油藏开发单井产能非均质性定量表征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油藏单井产能非均质性分布特征研究,提出了1种油藏开发非均质程度定量表征新参数。将油藏开发任一时期的单井产能按降序排列,分别计算出每1口井的产能累计贡献率及其对应的序数百分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产能累计分布曲线,通过倒数坐标转换将不同形态的产能累计分布曲线转换成斜率介于0~1之间的直线,将1与斜率之差定义为产能非均质程度系数。累计产能非均质程度系数与油藏采出程度、采油速度的关系表明,从开发初期至开发后期,油藏开发非均质程度在不同开发阶段增长速率不同,其变化规律能够用以评价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效果。
严科
关键词:油藏开发单井产能胜坨油田
单层剩余油的算法及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当前陆相储层深度开发油藏剩余油分布零散,控制因素多,研究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单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利用构造、储层非均质性、井网布局、水驱动态等4项剩余油控制因素建立模糊数学模型,根据生产井的单层开发动态资料、新井电测解释资料以及动态监测资料,定量给出各控制因素对剩余油的隶属度,通过模糊运算,求出油藏中各井点单层的剩余油。方法用于胜坨油田一区注聚先导区11层,建立的剩余油综合评价指数分布模型立足于油藏开发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油藏的开发和调整提供依据。
严科杨少春
关键词:胜坨油田
三角洲前缘储层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被引量:15
2014年
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沙二段81层三角洲前缘储层为例,利用岩心分析资料以及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资料,系统揭示了储层原始含油性以及特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三角洲前缘储层具有反旋回垂向层序和反韵律物性分布特征,由此控制储层原始含油性也具有反韵律特征。特高含水后期,受储层内部结构、级差与重力因素综合影响,剩余油具有3种分布状态和3种分布类型。三角洲前缘储层水驱过程相对均衡,近残余油态、过渡态、差异分布、均匀分布类型的剩余油在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中占数量优势,单一成因砂体侧向边界与四级界面耦合形成的侧向遮挡区域水驱程度相对较低,存在小规模的剩余油富集区。
严科
关键词:三角洲前缘剩余油胜坨油田
深度开发油藏低级序断层综合识别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低级序断层对于深度开发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以胜坨油田一区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断背斜油藏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以及开发动态分析技术建立了符合油藏开发实际的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型。研究表明,随着资料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油藏开发后期,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更新对低级序断层分布的认识。受资料分辨率及断层规模限制,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适合于四级断层模型的识别和重建,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适合于五级断层模型的精细描述,开发动态分析是验证地震、地质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赵红兵严科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震解释地层对比胜坨油田
渤海湾盆地构造体系与油气分布被引量:50
2005年
渤海湾盆地发育雁列式、帚状等多种构造体系类型且空间分布复杂,不同级序的构造体系控制了渤海湾盆地内油气聚集与分布,将渤海湾盆地划分为济阳及黄骅帚状油气区、下辽河—渤海弧形油气区、冀中和东濮雁列式油气区5个大型油气区。各油气区的油气聚集量及油气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济阳帚状油气区的油气资源最丰富,而东濮雁列式油气区的油气探明储量最小。古近纪是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的最重要时期,与油气生成和成藏的关系最密切,是渤海湾盆地烃源岩发育的鼎盛时期,并发育多种油气藏类型和多套生储盖组合。新近纪发育以披覆构造油气藏为主的次生油气藏和良好的区域性盖层。渤海湾盆地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具备形成大型油气区的基本地质条件。
徐守余严科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油气分布盆地构造演化生储盖组合油气藏类型盆地发育
近岸水下扇储层非均质四维模型研究
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胜坨地区发育的坨123断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油藏为例,综合运用油藏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利用地震、地质、测井、试油试采和开发动态等资料,系统阐述了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近岸水下扇储层非均质四维模型...
严科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油藏开发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