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兵
- 作品数:19 被引量:2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深度开发油藏低级序断层综合识别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低级序断层对于深度开发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以胜坨油田一区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断背斜油藏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以及开发动态分析技术建立了符合油藏开发实际的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型。研究表明,随着资料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油藏开发后期,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更新对低级序断层分布的认识。受资料分辨率及断层规模限制,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适合于四级断层模型的识别和重建,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适合于五级断层模型的精细描述,开发动态分析是验证地震、地质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 赵红兵严科
-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震解释地层对比胜坨油田
- 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5
- 2006年
- 根据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形成机理和类型,将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归结为4个地质因素(微相类型、所处部位、砂体有效厚度、渗透率)和6个开发因素(注采关系、注水距离、井网密度、累积注水孔隙体积倍数、累积产油孔隙体积倍数、累积注采比)。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为例,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模拟网格水淹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统计意义上的单因素不同条件下剩余油存在的概率大小。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各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程度及其规律,为指导特高含水开发期同类油藏寻求和挖潜剩余油提供必要的依据。
- 赵红兵徐玲
- 关键词:剩余油地质因素数值模拟
- 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胜坨油田坨123断块沙四段为例被引量:15
- 2010年
-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解释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坨123断块古近系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坨123断块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砾状砂岩为主,兼具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特征,可细分为扇中主体、扇中侧缘、扇中前缘、扇端、湖相泥和滑塌浊积砂6种微相类型。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扇中主体和扇中前缘具有不同的层内非均质特征,分别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扇中前缘储层的物性、含油性要好于扇中主体储层;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扇中前缘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扇中主体主要发育细孔细喉型孔隙结构,扇体边缘主要发育微孔型孔隙结构。
- 高建刚赵红兵严科
- 关键词:近岸水下扇非均质性胜坨油田
- 胜陀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矢量层系井网产液结构调整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针对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点,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对研究区内平面、层间、层内3种类型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平面剩余油主要呈现为普遍分布型和差异富集型;层间剩余油分布呈现为均匀分布型和层间干扰型2种;层内剩余油以顶部富集型、均匀分布型和夹层控制型3种类型为主。在剩余油分布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矢量层系井网调整技术,主要分层间、层内、平面3种矢量调整技术进行了分析。层间矢量调整关键是通过细分层系实现剩余油有效动用;平面矢量调整主要通过井网、井距、液量合理化分析来实现;层内矢量调整的主要手段是水平井优化开发和堵水调剖。通过15个矢量调整区块试验,注采对应率、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现状储量动用程度均达到90%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崔文富赵红兵吴伟郭振海
- 关键词:特高含水油藏井网调整剩余油
- 新反卷积算法在试井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针对一般反卷积算法存在的应用难问题,推出采用一种基于非线性优化的新反卷积算法,它允许输入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应用新反卷积算法进行油井试井解释,结果表明,能够延长关井段的探测半径,帮助诊断外边界的存在。
- 赵红兵
- 关键词:反卷积测试数据试井解释
- 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储层构型界面层次表征被引量:47
- 2007年
-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河口坝砂体构型界面进行了层次表征。根据高频湖泛面将8砂组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建立了河口坝储层5级构型界面层次:5级界面常发育稳定的前三角洲泥岩,构成油田开发中的隔层;4级界面由厚度变化的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形成流体渗流屏障;3级界面为低渗透的薄层泥质粉砂岩构成,对地下流体的流动起一定的阻碍和缓冲作用。利用密井网区的动态监测资料,建立了储层构型界面分布模型。构型界面的层次表征揭示了储层内部复杂的构型界面对剩余油分布具有控制作用,为剩余油的挖潜指明了方向。
- 李云海吴胜和李艳平程会明辛志国赵红兵崔文富
-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三角洲层次分析渗流屏障胜坨油田
- 胜坨油田三角洲前缘地层测井频谱分析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三角洲前缘地层为例,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法和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法,揭示了三角洲前缘地层中的测井频谱特征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地球轨道周期是控制三角洲前缘地层旋回形成的重要因素,测井频谱特征表现为米氏旋回与非米氏旋回叠加。米氏旋回在三角洲前缘地层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存在于同一期次的沉积地层中,反映沉积环境相近或渐变,沉积连续性好。非米氏旋回对应的层段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存在于2期三角洲前缘地层的分界处,反映沉积不连续或沉积环境突变,可以作为沉积界面的解释依据。利用频谱趋势曲线,将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三角洲前缘地层划分为2个完整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合理揭示了地层的成因及沉积过程。
- 严科毕义泉赵红兵
- 关键词:频谱分析沉积环境基准面旋回三角洲前缘
- 沉积界面控制的三角洲前缘精细地层对比方法被引量:16
- 2011年
- 针对三角洲前缘岩性变化大,旋回性对比易产生多解性的问题,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三角洲前缘为例,提出了以沉积界面为约束的精细地层对比方法。将三角洲前缘地层中的沉积界面按规模大小划分为五级,采用沉积界面逐级识别和界面趋势逐级借鉴的原则,通过五级界面的识别与对比建立复合成因砂体格架,通过四级、三级界面的识别和对比建立单一成因砂体及增生体格架。研究表明:三角洲前缘地层中各级沉积界面的分布主要受古地形控制,且具有继承性,在古地形平坦条件下以近水平产状为主,在坡折带则以倾斜产状为主。受沉积界面控制,三角洲前缘复合成因砂体、单一成因砂体以及增生体总体上表现为低角度前积特征,但在坡折带具有高角度前积特征。利用沉积界面逐级对比方法建立的地层格架具有沉积学的意义,能够客观反映三角洲前缘对湖盆的充填过程。
- 严科毕义泉赵红兵
- 关键词:三角洲前缘地层对比建筑结构胜坨油田
- 砂砾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被引量:23
- 2012年
- 砂砾岩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储层间非渗透性隔层类型多,储层基质孔隙度有时很低,从而使测井资料准确划分有效储层有很大的难度;砂砾岩体储层母岩类型变化大,岩石骨架参数很难确定,电阻率测量受岩石骨架、粘土含量和孔隙结构影响严重,反映储层孔隙流体性质的信息弱,使储层流体性质难以判断,油、气、干层界限的电性特征极不明显.通过核磁共振和井壁微电阻扫描成像测井,可以直观观察到岩石成分和粒径的变化,通过T2谱分布直观显示核磁测量井段的孔径分布,计算出各种类型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为砂砾岩有效划分储层和测井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申本科赵红兵崔文富郭震海李军王雁刚
- 关键词:砂砾岩储层储层参数核磁共振测井成像测井油水层识别
-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油层层内潜力研究及挖潜措施被引量:24
- 2001年
- 胜坨油田历经三十多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 ,平面层间高度水淹 ,层内油层底部水窜严重。为挖掘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 ,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对胜坨油田各种沉积类型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 ,进一步认识了油层层内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利用超细水泥堵炮眼工艺进行层内挖潜 ,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改善了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开发效果。层内挖潜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 崔虹霞蔡传强赵红兵张冬玉
- 关键词:精细油藏描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封堵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