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兵

作品数:33 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产学研合作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0篇造血
  • 10篇造血干
  • 10篇造血干细胞
  • 10篇干细胞
  • 8篇造血干细胞移...
  • 8篇干细胞移植
  • 7篇淋巴
  • 6篇基因
  • 5篇腺病
  • 5篇腺病毒
  • 5篇淋巴瘤
  • 5篇免疫
  • 4篇血小板
  • 4篇异基因
  • 4篇再生障碍性贫...
  • 4篇障碍性贫血
  • 4篇贫血
  • 3篇蛋白
  • 3篇血液

机构

  • 33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3篇刘兵
  • 24篇刘晓东
  • 24篇陈鹏
  • 23篇郭智
  • 23篇陈惠仁
  • 22篇何学鹏
  • 22篇杨凯
  • 18篇楼金星
  • 18篇张媛
  • 13篇王芳
  • 6篇谭晓华
  • 5篇刘丹
  • 5篇王友臣
  • 3篇王丙然
  • 3篇李慧
  • 2篇吴彬
  • 1篇阮新建
  • 1篇王景文
  • 1篇刘抗援
  • 1篇张侠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气活血中药血液透析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膜糖蛋白CD_(62)P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中药血液透析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CRF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对比两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中医症候评分、血生化、血常规指标、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尿渗透压和血清CD62P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磷和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磷和i PT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钙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尿渗透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尿AC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尿渗透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尿A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D62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血清CD62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血液透析液用于CRF患者透析可降低其CD62P水平,改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何学鹏杨凯陈鹏刘兵张媛王芳郭智刘晓东楼金星陈惠仁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液透析益气活血中药慢性肾功能衰竭
非血缘HLA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本研究旨在评价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在2005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非血缘供者或者单倍体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患者20例,其中亲缘HLA不合单倍体相合供者14例,非血缘HLA相合供者6例。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经典的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及霉酚酸酯(MMF)。对单倍体相合供者采集经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应用;非血缘供者单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4(11-20)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7(13-31)d,2例取得完全供者植入后2个月发生排斥,其中1例进行母亲单倍体相合供者二次移植,达到完全供者持久植入;移植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 4例,慢性GVHD发生7例,其中1例为慢性广泛性GVHD;14例无病生存,所有存活患者最少随访时间在8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血象完全恢复,Kaplan-Meier计算的累积无病生存率为68.9%。结论:采用FLU、CTX和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用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植入率高,感染发生率降低,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疗效。
陈惠仁楼金星张媛刘晓东杨凯陈鹏刘兵何学鹏郭智刘丹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CD25抗体在单倍型干细胞移植后肠道急性GVHD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观察CD25抗体(巴利昔单抗)治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发生肠道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9年9月北京军区总医院20例单倍型HSCT后发生肠道Ⅲ~Ⅳ度aGVHD的患者,男13例,女7例,于确诊肠道aGVHD当日给予巴利昔单抗治疗,同时使用甲泼尼龙1 mg·kg-1·d-1静脉点滴,巴利昔单抗分别在第1、4天静脉点滴,每次的剂量是20 mg,如果肠道aGVHD无改善,第2周再重复使用,分析治疗疗效,观察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为5例,总有效率75.0%.使用巴利昔单抗后1~12 d,患者肠道aGVHD症状开始缓解,平均取得缓解时间为7 d.随访时间6~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在完全缓解的10例中8例持续完全缓解无aGVHD复发;2例aGVHD复发患者,再次用巴利昔单抗取得缓解.9例生存,最长存活64个月,其中4例患者停用糖皮质激素,另外5例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Kaplan-Meier生存计算2年无病生存率为47.5%.结论 巴利昔单抗治疗单倍型HSCT后发生的肠道Ⅲ~Ⅳ度aGVHD疗效显著,未增加白血病复发和感染率.
陈惠仁何学鹏杨凯楼金星刘晓东郭智陈鹏刘兵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型巴利昔单抗
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内科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90);选取同期收治的其他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n=40).通过本院检验科采集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患者血小板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及对照组的临床数据:对比两组患者PAIgG、A及M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并对比研究组接受治疗前、后PAIg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分析患者PAIg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①研究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PAIgG、A及M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研究组经系统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相比于接受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AIgG、A及M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PAIgG、A及M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3,-0.68,-0.81;P<0.05).结论 PAIgG、A及M表达水平的检测可用于ITP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价.
何学鹏杨凯陈鹏刘兵张媛王芳郭智刘晓东楼金星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类血小板预后
重组鼠CD20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复制缺损型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Ad)介导的鼠CD2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诱发抗肿瘤免疫的效果。方法:用AdmCD20感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免疫C57BL/6小鼠,7d后取脾细胞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并给免疫小鼠接种经过筛选后表达mCD20基因的B16/F10肿瘤细胞,观察荷瘤小鼠成活情况。结果:AdmCD20/DCs免疫小鼠1周后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E∶T=100∶1,t=15·3354,P<0·01;E∶T=50∶1,t=14·2327,P<0·01;E∶T=10∶1,t=8·7444,P<0·01)。AdmCD20/DCs免疫小鼠1周后接种2×105个mCD20-B16/F10肿瘤细胞,2个月后仍有50%的小鼠无肿瘤生长;而对照组3周时全部有瘤生长,χ2=8·571,P<0·01。结论:AdmCD20修饰的DCs能有效地打破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诱发强烈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王友臣谭晓华刘兵李慧王芳
关键词:腺病毒科树突细胞淋巴瘤
mCD20-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的构建
2007年
目的: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mCD20重组质粒,为探讨编码mCD2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做好准备,为CD20基因治疗淋巴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CD20基因克隆出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过渡质粒pcDNA3.1-mCD20质粒,用PCR、酶切进行鉴定后,将该基因cDNA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中,转化至高效感受态DH5a细菌细胞中进行扩增,提取质粒,获得重组质粒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mCD20。结果:经分析鉴定,重组质粒中含有mCD20基因,达到实验预期目的。结论:成功构建表达mCD20基因的重组质粒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mCD20,有助于后续研究构建腺病毒载体AdmCD20。
李慧刘兵王友臣谭晓华
关键词:腺病毒科质粒基因治疗
益气养阴方治疗白血病化疗后发热38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白血病化疗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白血病化疗后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联合抗生素及升高白细胞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中药。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32%,研究组有效率为92.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0.5 h及1.0 h后体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0 h及12.0 h后体温、降温时间、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白血病化疗后发热疗效显著。
何学鹏杨凯陈鹏刘兵张媛王芳郭智刘晓东楼金星陈惠仁
关键词:白血病发热益气养阴方气阴两虚证
强化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生存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完全缓解后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缓解的APL患者予化疗(HA、DA、MA方案)与维甲酸或复方黄黛片进行交替治疗,间以2~4个疗程的大剂量阿糖胞苷,维持治疗2~3年,观察融合基因的改变,部分病人进行移植,对长期存活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48例初治者,完全缓解45例,总缓解率94%,复发12例,9例获2次缓解(75%)。经强化治疗存活5年以上的有25例(52%),其中有15例(31%)已无病生存10年以上。结论:在维甲酸、砷剂与化疗交替治疗基础上进行适当强度的化疗包括自体移植,可能使缓解的APL患者得到更多长期生存机会。
楼金星郭智谭晓华刘抗援刘晓东刘兵杨凯陈鹏
关键词: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
环孢菌素A联合雄性激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初步报告
2004年
为了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雄性激素(Adr)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采用CsA联合Adr综合方案治疗MDS-RA患者4例,观察患者血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4例患者均有血液学反应,全部病例未见严重副作用,未发现向白血病转化,治疗后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染色体未见改变.结论:CsA联合Adr综合方案治疗MDS-RA取得了明确疗效,对改善RA患者血细胞减少是有效的,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景文宁丰刘晓东楼金星陈鹏刘兵
关键词:环孢菌素A雄性激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粒细胞集落因子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2014 年收治的62 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G-CSF 组(37例)和对照组(25 例),对照组采用雄激素结合常规疗法,G-CSF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CSF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指标、T 细胞亚群指标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PLT 检测值差异不显著,治疗第30 天G-CSF 组的Hb(74.5±15.3)g/L、PLT(27.4±8.8)×109/L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 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第7、14、30 天 G-CSF 组患者的WB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值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第30 天G-CSF 组患者的CD8+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CSF 组患者的发热时间(7.5±3.6)d、感染持续时间(13.4±5.6)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 个月后,G-CSF 组的总有效率78.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治疗过程中G-CSF 组有2 例患者死亡(5.41%),低于对照组的4 例(16%),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因子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改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何学鹏杨凯陈鹏刘兵张媛王芳郭智刘晓东楼金星陈惠仁
关键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