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作品数:20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人源抗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单链抗体研究 本研究为表达可溶性抗NP抗原scFv,并初步用于诊断汉坦病毒感染,拟将提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扩增V<,H>和V<,L>抗体基因,并合成scFv基因,与T7噬菌体载体连接,构建T7噬菌体抗体库,用... 刘兵关键词:汉坦病毒 核衣壳蛋白 单链抗体 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
研究研究肾脏占位病变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肾小球滤过率与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
90例肾脏占位病变患者,术前进行肾动态显像,得到肾小球滤过率(GFR),记录术前血压和术后病理结果。根... 刘兵关键词:肾脏占位病变 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文献传递 自制地高辛标记HBV-DNA (C区)探针及PCR电泳法与PCR-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的比较研究 该研究自制地高辛标记HBV-DNA(C区)探针,以PCR-斑点杂交法检测122份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并与PCR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刘兵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地高辛标记 3株AmpC启动子和衰减子突变大肠埃希菌的分析研究 2007年 目的 研究启动子和衰减子突变与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的关系。方法 4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AmpC启动子克隆到报告质粒pCAT3 basic vector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上游,用测定氯霉素MIC值的方法反映启动子强度,并对克隆AmpC启动子和衰减子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株高产AmpC酶启动子强度是低产者的8~64倍,基因序列分析它们的启动子和衰减子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分别发生在-88、-82、-32、-18、-1、+58和+22、+26、+32位碱基。结论大肠埃希菌启动子和衰减子的突变,增加了AmpC的转录,是导致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王煜 刘兵 李振华关键词:AMPCΒ-内酰胺酶 基因 汉坦病毒76-118株M2基因的克隆及蛋白表达 2012年 实验以汉坦病毒76-118株M基因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含完整编码汉坦病毒G2蛋白基因M2的1 600 bp DNA片段,将此基因片段重组到T载体pMD18中,转化至大肠埃希菌DH5α后,筛选阳性菌落扩增培养,提取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6P-1-M2,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产物进行Western-Blot鉴定。实验证实通过以质粒pGEX-6P-1为载体,可构建编码汉坦病毒76-118株包膜糖蛋白G2的M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M2,并可观察G2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王美莲 刘兵 史俊岩 郑兰艳 罗恩杰关键词:汉坦病毒 原核表达载体 蛋白表达 双单链抗体夹心法诊断汉坦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制备检测汉坦病毒感染的双单链抗体夹心ELISA诊断试剂,并予以评价。方法以抗汉坦病毒NP抗原单链抗体包被反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大肠埃希菌表达的抗NP抗原单链抗体,并制成双单链抗体夹心诊断试剂,检测56份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及66份非HFRS对照血清。结果56份HFRS患者血清中,检测出29例阳性,阳性率为51.8%,对照组66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研制的试剂特异性好,价格低廉。 刘兵 史俊岩 王舰 王美莲 王斯 郑兰艳 牟玲 罗恩杰关键词:汉坦病毒 试剂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T7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4 2012年 构建T7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从抗-HBs阳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1条链,PCR分别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经重叠延伸拼接(SOE)PCR组成scFv基因,并将其与T7噬菌体载体的2个臂相连接。体外包装后,在宿主菌BLT5403中,扩增重组噬菌体抗体库。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酶免疫实验检测抗体活性。所建抗体库库容为1.53×107,扩增后初级库滴度为2.42×1010pfu/mL。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选后抗体出现特异性富集,经酶免疫实验鉴定,得到2株与HBsAg抗原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抗体,成功构建了抗HBsAg蛋白T7噬菌体抗体库。 刘兵 马晓宇 李响 罗恩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SCFV 抑制麻疹病毒体外复制的效应性小干扰RNA的鉴定 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鉴定抑制麻疹病毒体外复制的靶向Rab9 GTPase基因效应性小干扰RNA(siRNA),根据siRNA设计原则和Rab9 GTPase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并化学合成8对靶向Rab9 GTPase基因的siRNAs和1对阴性对照siRNA,经脂质体法转染Vero-E6细胞株,转染10 h后感染麻疹病毒Edmonston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Rab9 GTPase mRNA水平;通过标准蚀斑试验检测麻疹病毒滴度。同对照组相比,8对靶向Rab9 GTPase基因siRNAs中的2对(Rab9-4和Rab9-7),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地抑制细胞内Rab9 GTPase mRNA表达和麻疹病毒的复制(抑制率高达90%以上),其他的siRNAs对细胞内Rab9 GTPase mRNA表达和麻疹病毒的复制的抑制性效应则低于50%。结果表明,Rab9-4和Rab9-7是体外抑制麻疹病毒复制的最有效的siRNAs,这些siRNAs靶序列能被用来深入研究RNA干扰治疗麻疹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史俊岩 王美莲 刘兵 罗恩杰关键词:麻疹病毒 SIRNA siRNA抑制哺乳动物细胞内Rab9 GTPase表达的研究 2007年 构建Rab9 GTPase siRNA表达载体,观察siRNA对哺乳动物细胞内Rab9 GTPase表达的抑制作用,为应用Rab9 GTPase siRNA表达载体进行抗麻疹病毒感染研究奠定基础。根据Rab9 GTPase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合成2对靶向Rab9 GTPase基因的寡核苷酸,克隆到表达载体pSUPER.neo+EGFP,通过双酶切和序列分析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鉴定。将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B95a细胞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B95a细胞内Rab9 GTPa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双酶切和序列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Rab9 GTPase siRNA表达载体,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实验表明重组表达载体可显著抑制B95a细胞内Rab9 GTPa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9.4%±0.5%和87.6%±0.7%),而对照组则没有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Rab9 GTPase siRNA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可有效地抑制Rab9 GTPase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 史俊岩 王斯 刘兵 罗恩杰关键词:GTPASE SIRNA 酶斑点杂交法与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汉坦病毒感染的比较 2009年 目的将酶标抗汉坦病毒NP抗原单链抗体应用于酶斑点杂交法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探索价格低廉早期HFRS诊断试剂。方法以戊二醛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抗汉坦病毒NP抗原单链抗体,制备酶标单链抗体,并应用于酶斑点杂交法和双抗体夹心法中,检测56份早期HFRS患者血清及66份阴性对照血清。结果56份HFRS患者血清中,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出29例阳性,阳性率为51.79%,酶斑点杂交法检测出28例阳性,阳性率为50.00%,两方法检测66例阴性对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两方法差异不显著。结论以酶标抗汉坦病毒NP抗原单链抗体制备的酶斑点杂交和双抗体夹心诊断试剂,均为稳定性好、假阳性率低、造价低廉、诊断可靠的诊断试剂。 刘兵 史俊岩 王舰 王美莲 王斯 郑兰艳 牟玲 罗恩杰关键词:汉坦病毒 SCFV 双抗体夹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