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单平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孟子》
  • 3篇译本
  • 3篇英译
  • 3篇英译本
  • 2篇译本比较
  • 2篇英译本比较
  • 2篇儒家
  • 2篇儒家经典
  • 1篇学者
  • 1篇译史
  • 1篇政府
  • 1篇政府道德
  • 1篇他者
  • 1篇他者视域
  • 1篇文学翻译
  • 1篇美国法
  • 1篇美国法律
  • 1篇教士
  • 1篇国法
  • 1篇法律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孔子研究...

作者

  • 5篇刘单平
  • 2篇曾振宇

传媒

  • 1篇理论学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孔子研究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孟子》西译史述评被引量:7
2010年
明末清初,传教士们的翻译活动开启了《孟子》西译的进程。传教士们翻译《孟子》的目的是为其传教服务,因而译本具有明显的宗教倾向。进入20世纪,《孟子》西译主要由外国学者完成。外国学者受本国文化传统和自身知识构成的制约,在翻译时通常会出现误读和理解偏差。华人学者对此深感忧虑,开始投身到典籍外译的工作中。与外国学者相比,华人学者翻译的《孟子》在准确性上更胜一筹。
刘单平
关键词:《孟子》传教士学者
他者视域下的儒家经典:《孟子》英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理雅各、赖发洛、刘殿爵和赵甄陶主译的四个英译本《孟子》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受语言因素、理解的历史性、目标读者、翻译动机以及翻译策略的影响,译者在语义选择、对传统习俗的敏感度和对孟子思想的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使译本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阅读不同的译本,可以看到译者对《孟子》的不同认识轨迹,感受他们眼中儒家思想的独特魅力。
刘单平曾振宇
关键词:《孟子》英译
《孟子》三种英译本比较研究
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文本,《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予的思想,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前,对《孟子》等国学经典的翻译已经成为向西方传播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
刘单平
关键词:儒家经典文学翻译译本比较《孟子》
文献传递
论美国的独立检察官制度
1972年,美国爆发了水门事件,这一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丑闻事件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急剧下降。为了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978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了《政府道德法案》(Ethics in Government Act)...
刘单平
关键词:美国法律政府道德
文献传递
英译《孟子》的三种误区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典籍外译本担当着传承、宣扬中国民族文化,为西方汉学界提供研究资料的重任。译者必须重视典籍外译本的质量,如实、准确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通过比较当前流行的几个《孟子》英译本,可以发现译者在翻译《孟子》时存在三大误区:利用西方概念和经典教义简单"反向格义"孟子思想的误区;忽视语义的不确定性,机械翻译的误区;不重视训诂,错解原文的误区。上述三个误区各有其显著的表现和危害,制约了典籍外译本的准确性和忠实度。
刘单平曾振宇
关键词:《孟子》英译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