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培

作品数:81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文学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历史地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41篇辞赋
  • 29篇南宋
  • 19篇辞赋创作
  • 11篇文学
  • 11篇理学
  • 10篇文化
  • 9篇南宋中期
  • 8篇宋初
  • 7篇骚体
  • 7篇爱国
  • 7篇北宋
  • 6篇宋代
  • 5篇两宋
  • 5篇梅花
  • 5篇华夷
  • 4篇道德
  • 4篇文学精神
  • 4篇论理学
  • 4篇南宋初期
  • 4篇华夷之辨

机构

  • 77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文史哲》编...

作者

  • 77篇刘培
  • 1篇董作青
  • 1篇刘少华
  • 1篇杨红香
  • 1篇武怀军
  • 1篇崔海正
  • 1篇陈正岗
  • 1篇魏奉才
  • 1篇贺立华
  • 1篇郁冲聪
  • 1篇于雯霞
  • 1篇李晓红
  • 1篇邓秀丽
  • 1篇赵骥

传媒

  • 4篇文史哲
  • 3篇湖湘论坛
  • 3篇文学评论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齐鲁学刊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南开学报(哲...
  • 1篇文学遗产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辞赋创作视野下南宋初期士人心态探微
2022年
在兵荒马乱中,南宋政权仓促建立,广袤的中原土地被外敌侵占,人民痛失家园,被迫南迁。士人们的心态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和统治者的治国方略而变化,故南宋初期的辞赋作品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士人心态,映射出士人群体的政治期待和价值取向。南渡士人经历丧家失国之痛后,对高宗一朝寄予希望,在辞赋作品中抒发爱国情感,描述四夷来贺的场景,大肆宣扬高宗即位的合理性。而南宋初期仍延续北宋后期的“新旧党争”,面对敌军进犯,无论支持主战还是支持主和的士人,他们的言论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党争的气息。因此,辞赋中多有表达经历靖康之祸后的郁愤情绪,但出于党争或实现政治安稳的需要,士人少有勇气去理性地反思北宋灭亡的真正原因。
李炜刘培
关键词:南宋初期辞赋士人心态
屈骚传统的多角度解读——南宋中期骚体创作被引量:1
2011年
南宋中期的辞赋创作,骚体的比重较大,这些创作所表达的思想与宋人对屈骚传统的多角度解读密切相关。屈原的圣贤化倾向,使相当一部分文人看重屈原在忠君方面的价值,而对其抒愤精神的阐发则有所忽略;屈骚对现实的慷慨悲歌,在当时一些文人的解读中被注入道德使命感;屈骚在表现高洁脱俗境界方面的价值受到时人的重视。骚体在官场社交方面以及祭祀祈祷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则反映屈骚传统在当时地位的崇高和其在学术文化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刘培
关键词:辞赋创作屈骚骚体南宋慷慨悲歌
沉默Id-1基因抑制口腔癌的生长转移
刘少华魏奉才董作青刘培陈正岗
口腔癌发生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5年报道,中国口腔癌的绝对病例数居世界首位。在过去20年里口腔癌的死亡率略有下降,但其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不前,维持在41%~7...
关键词:
关键词:口腔癌基因抑制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作方向性调整”--“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中国文论遗产的继承与重构”在山东大学举行被引量:5
2008年
刘培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化发展战略遗产方向性
论苏轼的辞赋创作被引量:4
2006年
苏轼是北宋后期最重要的辞赋家,他的融汇古今的辞赋创作思想和深湛的辞赋艺术修养深刻地影响着北宋后期的辞赋创作。辞赋创作贯穿于苏轼文学创作的各个时期。苏轼的赋论与创作密切结合,综观其辞赋和辞赋观,有以下几个特征一、重视辞赋创作与作家素养的联系;二、融会贯通的集大成意识;三、寓深刻于平淡之中,追求理趣盎然;四、融聘词于流畅自然中的艺术表现。苏轼的辞赋观和辞赋创作代表着北宋后期赋坛的主调,众多赋家深受他的影响。
刘培
关键词:北宋辞赋
沉默Id-1基因对人口腔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
第一部分Id-1基因在口腔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口腔癌是临床较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其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但60~70岁年龄段发病率明显增加,占总数17.8%,发病平均年龄5...
刘培
关键词:口腔癌口腔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ID-1ID-1凋亡OSCC
文献传递
论宋代辞赋中国家形象的演变
2018年
在宋初,不是武力威慑,而是文化优势,亦即儒家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浸润程度,被朝野上下格外关注,成为国家屹立于万国之上的优势。国家形象要彰显的,是立足文化优势所取得的万国来朝和帝王与民同乐、躬行王道之治的局面。熙宁变法以后,出于加强皇权的政治需要,对皇权独断合法性和神圣性的强调,成了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国家形象通过祥瑞纷呈、万国辐辏的渲染来强调其所向披靡、自由挥洒的任性气质。南宋初期辞赋中的国家形象由恩威并重转向内敛和平,由神圣庄严转向平易朴实,这种转变不仅昭示着学术文化在两宋之际的重要转型,也昭示着传统中国整个皇权专制时期学术文化的重大转型。在高宗之后的国家形象发展中,经由文化阶层的共同构建,形成了一种焕发着和平、宁静、秩序之光辉的乡土中国形象,耕读传家、积善继世、风俗淳美、安土重迁,成了国家形象的底色。
刘培
关键词:国家形象
两宋之际的党争与辞赋创作被引量:4
2012年
南北宋之际的党争异常激烈,它不仅操控着政治的走向,左右着不同学术思想的此消彼长,而且给士人的心灵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塑造了士人的心态。当时的党争对辞赋创作的影响是相当深广的。由党争养成的党同伐异的文化品格在辞赋中表现为回护同党、攻讦政敌、宣扬政见时热情过度而理性精神严重缺失。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对政治发自内心的疏离和厌弃,从而使辞赋也担当起抒发远离政治的人生追求的任务。"党元祐"的政治倾向使苏轼等人的辞赋为世人所瞩目,也诱发了对元祐赋风的仰慕和模仿。和戎国是达成后,歌功颂德的辞赋大行其道,一些辞赋还宣扬以和为贵、反对武力征伐的思想,与和议龃龉的内容则成为辞赋的话语禁区。
刘培
关键词:党争辞赋道学新学和戎
岩桂意象的生成与南宋科场文化形态被引量:2
2018年
南宋时期,岩桂逐渐取代桂木而成为桂树、桂花意象的代表。同时,这一意象又融会贯通过去的桂意象内涵而生发出立德兴家等含义。桂文化内蕴的这种转变与理学对人们生活观念的塑造是同步的,而且是密切相关的。南宋咸淳二年发生在著名理学人士郑寀的元孙与理学大家王柏、金履祥之间的小风波,折射出科场风气的变化。科场文化,处于当时士绅生活观念的重要位置,月宫折桂与奕世清芬这两个方面都被给予高度重视,并试图得以调和和统一。读书是为了立德兴家,科场并非其终极目标,金榜题名标志着家族在读书立德方面的成功。遍植江南的桂花,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和祈愿。
刘培
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南宋中后期辞赋的华夷之辨被引量:4
2018年
在宋代,华夷之辨已经失去了以华化夷的含义,而主要指对地理边界与文化边界的坚守、捍卫。南宋孝宗时期,华夷之辨思想中含有浓烈的民族排斥的观念,形成一种种族或文化上的等级名分制。隆兴和议之后,复仇之念渐趋消沉而夷夏之防更为严厉,这是华夏文化面临灭绝危机所激发出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延续文化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有着空前动人的悲壮色彩。随着主流思想转向从心灵捍卫道统,捍卫民族尊严,人格追求也由重气节转向重节操。琼花、梅花、岁寒三友等象喻意义的演变与凝固,负载着中华民族面临危亡所激发出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尤其是梅花象喻,已深深融汇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体现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鼓舞民族斗志的精神图腾。
刘培
关键词:辞赋华夷之辨南宋文化中心主义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