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肿瘤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2篇缝线
  • 1篇地塞米松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咬肌
  • 1篇置换围手术期
  • 1篇溶栓
  • 1篇溶栓后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1篇刘慧敏
  • 5篇廉永云
  • 4篇张志涛
  • 3篇逯代锋
  • 3篇赵虹
  • 3篇董锋
  • 3篇李红喜
  • 1篇李光校
  • 1篇李洪源
  • 1篇薛英威
  • 1篇张惊宇
  • 1篇方力群
  • 1篇梁丽娜
  • 1篇张卓伯
  • 1篇杨子超
  • 1篇张婷婷
  • 1篇田文静
  • 1篇朱莉
  • 1篇马志杰
  • 1篇贾云鹤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维护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索静脉溶栓后应用降纤、抗凝等综合治疗对维护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安全性。方法对91例按照标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尿激酶溶栓后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溶栓后6h给予东菱迪芙10BU静脉滴注,溶栓后12h给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同时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常规治疗组溶栓后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T、APTT均延长,但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二组FIB均降低,但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B降低明显,尤以第1、2最为明显(P<0.01,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治疗能有效维护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的神经功能,并且相对安全。
刘慧敏
关键词:脑梗死安全性评价
假体周围骨溶解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包括髋、膝关节等严重关节终末期疾病的重要手段,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术后磨损颗粒介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PPO)却制约了人工关节的远期疗效。磨损颗粒通过刺激假体周围细胞,导致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表达增多,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促使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失衡以致局部骨量丢失,最终发生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该文就近年来磨损颗粒激活的不同信号通路作一综述,以期探索PPO的发病机制及为其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刘慧敏王亚飞廖云健廉永云董锋逯代锋李红喜张志涛
关键词:骨质溶解信号通路
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加速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本院行膝关节置换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D组应用地塞米松,M组应用等效价的甲强龙,N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各组手术情况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率、疼痛和疲倦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D组和M组术后曲马多使用量明显少于N组(P<0.05)。D组和M组术后0~6 h和6~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D组和M组术后第1 d和术后第3 d患肢肿胀率明显低于N组(P<0.05)。D组和M组术后24、48 h时的疼痛和疲倦评分均低于N组(P<0.05)。D组和M组术后第1 d时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N组、血糖明显高于N组(P<0.05)。但是,D组和M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前静脉应用甲强龙(40 mg)或地塞米松(8 mg)均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和疲倦程度,抑制早期炎症反应,减少镇痛药物应用,安全有效,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王亚飞刘慧敏武建民廖云健吕杰张志涛廉永云
关键词:甲强龙地塞米松全膝关节置换加速康复
巨噬细胞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与富含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及磨损微粒的假体周围界膜形成有关。关节置换术后衍生的磨损微粒能刺激巨噬细胞聚集及极化,并刺激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后者是参与骨溶解的关键因子。本文就巨噬细胞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廖云健王亚飞刘慧敏于聪廉永云孙闯
关键词:骨溶解假体松动
肉毒神经毒素A诱导与神经离断咬肌变化的比较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比较离断神经后与肉毒神经毒素A(BTA)诱导下兔咬肌萎缩的变化,指导安全应用BTA,为临床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5只,随机取25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50只平均分为A组和B组进行咬肌萎缩实验:A组右侧离断咬肌神经干,B组右侧咬肌为实验侧注射BTA(3μg/kg),左侧均为对照侧。行超声检测、质量测量及肌细胞组织化学检测比较肌肉变化。结果术后两组实验侧咬肌厚度及质量均显著减小,分别减小至正常的50.80%、66.80%及54.07%、56.16%。两组实验侧肌纤维类型及肌细胞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 BTA对咬肌的化学去神经诱导肌萎缩作用较离断神经产生的作用为弱,BTA诱导骨骼肌萎缩主要是在注射部位的靶肌,无明显扩散作用。BTA对肌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
刘慧敏赵虹
关键词:神经离断咬肌
AnnexinA2、NF—kB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探索突破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AnnexinA2是一种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胞膜、胞质及胞核中,生物学功能广泛。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恶性肿瘤中也有其参与,并促使肿瘤侵袭和转移。NF-kB是一种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在免疫反应和炎症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肿瘤形成过程中也支持这个角色。AnnexinA2可以通过MAPK信号通路刺激NF-kB配体的受体活化表达,NF-kB参与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发展。本文对AnnexinA2、NF—kB、二者相关性及其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进行阐述。
刘慧敏朱莉
关键词:NF-KB妇科恶性肿瘤
可吸收倒刺缝线与传统可吸收缝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可吸收倒刺缝线与传统可吸收缝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所有关于可吸收倒刺缝线与传统可吸收缝线关闭TKA手术切口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和5个队列研究,包括2 0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吸收倒刺缝线组的关节囊缝合时间[MD=–4.31,95%CI(–4.72,–3.90),P<0.000 01]、缝合时针刺伤害发生率[OR=0.14,95%CI(0.03,0.61),P=0.009]、切口并发症发生率[OR=0.56,95%CI(0.36,0.88),P=0.01]明显低于传统可吸收缝线组,但其缝线断裂发生率[OR=23.03,95%CI(3.08,172.09),P=0.002]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浅表感染、深部感染、无菌性红肿、切口裂开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时K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使用可吸收倒刺缝线关闭TKA手术切口可缩短关节囊缝合时间、降低针刺伤害发生率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浅表感染、深部感染、无菌性红肿、切口裂开发生率,对术后3个月时的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其缝线断裂发生率更高。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王亚飞廖云健刘慧敏张志涛李红喜逯代锋董锋廉永云
关键词:META分析
侧窦血栓合并脑出血一例
2009年
侧窦血栓临床较少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而影响预后。现将本病例分析如下.
方力群刘慧敏郑伟张卓伯
关键词:脑出血
黑龙江省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解黑龙江省胃癌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于2010年3—7月对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胃癌住院病例开展研究。
张婷婷贾云鹤刘慧敏薛英威赵虹马志杰梁丽娜李光校李洪源田文静
关键词:肿瘤
新型倒刺缝线对初次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和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新型倒刺缝线对初次人工全膝置换(TKA)术后早期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行初次TKA手术的患者82例(纳入标准:内外翻畸形<20°、BMI <35 kg/m2;排除标准:术区皮肤条件较差、合并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下肢血管病变者、膝关节僵直者、近期行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者或小针刀治疗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抑制剂、激素类或抗凝等药物治疗者、病例资料不全者),按照其切口缝合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倒刺缝线组和常规缝合组,评估两组患者3个月内膝关节功能状态、疼痛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并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曲马多使用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倒刺缝线组缝合时间和术中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缝合组(t=2. 713、4. 896,P <0. 05)。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常规缝合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1周及2周时明显低于倒刺缝线组(t=3. 235、4. 359、4. 269,P <0. 05);术后6周及12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两组患者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关节活动范围(ROM)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常规缝合组患者在术后3 d、1周及2周时的HSS评分和ROM均高于倒刺缝线组(t=3. 374、2. 487、3. 803,t=3. 300、2. 068、2. 356,P <0. 05);术后6周及12周时,两组患者HSS评分及ROM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采用新型倒刺缝线关闭TKA手术切口在术后2周内的功能锻炼时疼痛程度较强、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恢复较差,在术后6周和12周时的疗效与常规缝合组基本一致;此外新型倒刺缝线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对降低切口并发症、静息痛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无明显�
王亚飞刘慧敏廖云健张志涛李红喜董锋逯代锋廉永云
关键词:缝线疼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