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占伟

作品数:98 被引量:50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地震
  • 31篇GNSS
  • 26篇形变
  • 24篇地壳
  • 15篇GPS
  • 11篇震前
  • 10篇水平形变
  • 9篇青藏高原
  • 8篇地壳运动
  • 8篇断层
  • 7篇地壳形变
  • 7篇地震前
  • 7篇时间序列
  • 6篇地壳水平形变
  • 6篇断裂带
  • 6篇裂带
  • 5篇东北缘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同震位移
  • 5篇强震

机构

  • 95篇中国地震局
  • 1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3篇天津城建大学
  • 6篇陕西省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精...
  • 4篇福建省地震局
  • 4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国家测绘产品...

作者

  • 98篇占伟
  • 32篇刘志广
  • 22篇杨博
  • 20篇梁洪宝
  • 13篇杨国华
  • 10篇孟宪纲
  • 10篇武艳强
  • 10篇朱爽
  • 8篇张风霜
  • 6篇冯胜涛
  • 6篇李经纬
  • 5篇丁晓光
  • 5篇陈长云
  • 4篇孟宪刚
  • 4篇李玉江
  • 4篇王紫燕
  • 3篇石富强
  • 3篇杜凯夫
  • 3篇李斐
  • 3篇邵志刚

传媒

  • 20篇大地测量与地...
  • 10篇地震研究
  • 6篇华北地震科学
  • 5篇地震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全球定位系统
  • 3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测绘科学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地震地质
  • 2篇测绘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中国矿业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地区水平向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动态变化
利用1999-2007和2009-2012年GPS资料,在形变场连续变化的条件下,借助于多核函数解析与滤波及其断裂带走滑与张压活动的算法,给出了山西地区区现今水平构造活动的方式与大小。
杨国华占伟刘志广
关键词:地震学水平向
基于跨断层测量的鲜水河断裂带现今活动特征及其与强震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鲜水河断裂带30多年的跨断层观测资料,基于断层三维运动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周边几次强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在观测期内(1982—2015年)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各段落的活动速率都不相同,其中炉霍段、道孚段的活动速率大于乾宁段,乾宁段趋于闭锁状态;断层活动参数时间序列曲线具有较明显的线性运动特征,但在个别时段内会出现偏离直线的加速或转折变化.此外,断层三维活动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断层水平走滑量和水平张压量的主成分和综合指标在2001年、2006年、2010年和2012年分别出现趋势性转折和破趋势的异常变化,断层垂直升降量第一主成分在2013年也出现了相对小幅转折变化,这些异常变化可能与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和2013年芦山MS7.0等地震有关,属于这几次大震的前兆、同震或震后效应.
李腊月季灵运李玉江占伟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测量主成分分析地震前兆
海南岛及邻区地壳S波Q值成像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海南岛及邻区2000—2012年精定位后的地震S波资料进行Q_s值成像,得到区域Q_s值分布和滑动平均Q_s值变化,结合地震活动、火山、热流点和GPS基线变化分析区域浅层地壳(深5~15km)S波衰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区域地壳介质应力条件状态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1)衰减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Q_s值空间上横向不均匀变化显著,总体呈现海南岛中部高、周边低的特征,低Q_s值(高衰减)主要分布在王五-文教断裂以北、尖峰-吊罗断裂以南及铺前-清澜断裂以东区域。地震活动多丛集分布在高、低Q_s值过渡区域,火山主要分布在王五-文教断裂以北的雷琼坳陷低Q_s值区域及其附近,大地热流点分布于低Q_s值及其边缘区域。2)滑动平均Q_s值的时间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性、泸州—琼中GPS基线变化存在较强的相关性。2000—2008年,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较强,泸州—琼中GPS基线呈缩短趋势,滑动平均Q_s值相对较高,区域可能处于"高"应力介质条件状态;2008—2012年,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较弱,泸州—琼中GPS基线显示伸长趋势,滑动平均Q_s值相对较低,区域可能处于应力调整、松弛的"低"应力介质条件状态。
王惠琳徐晓枫周龙泉张晓东沈繁銮李志雄占伟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火山GPS基线
应用GPS连续观测修正流动观测垂向速率的分析与实验被引量:10
2016年
目前,基于GPS流动观测确定垂向变化速率受年周期运动影响较大,但因观测数据较少,不能有效消除周期性运动的影响,使得GPS流动观测得到的垂向速率精度较低。提出利用同一区域GPS连续观测修正流动观测垂向速率的方法,首先依据GPS连续站垂向时间序列计算得到连续站的年周期运动振幅,然后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各流动站的年周期运动振幅,进而对流动站垂向时间序列进行周期性运动修正,最后依据修正后的流动站垂向时间序列求取垂向线性速率。分别选用云南地区陆态网络GPS连续(2010-2013年)和流动观测数据(2011-2013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年周期运动空间一致性较好的区域,该方法能够有效修正GPS流动观测垂向速率,提高垂向速率的解算精度。
占伟李斐朱爽张杰
关键词:GPS
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前后GPS基线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利用1999年初至2011年9月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及中国大陆周边包含日本境内的IGS基准站的资料,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前日本境内及周边IGS基准站基线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讨论了该地震对中国大陆GPS基准站的同震影响,并对地震后中国大陆GPS基线时序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日本大震后我国东部地区部分GPS基线开始转折拉伸,因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基线的趋势性缩短,但是东部地区仍然有部分GPS基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不受日本地震的影响,近几年以来的趋势性异常至今仍然存在。
张风霜占伟孙东颖
关键词:GPS基准站构造形变场日本9.0级地震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变形的持续影响
2019年
实际监测与理论研究均表明,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变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然而,对震后影响的持续时间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依据所掌握的资料认为即使受影响最大的东北地区其持续时间截止于2013年上半年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16年前的多期复测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影响不仅存在,而且仍是目前东北地区时段性地壳变形的主体成分,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减弱的态势。因此,推测震后影响至少在今后数年内仍将存在。
杨博占伟梁洪宝张风霜杨国华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地壳形变
汶川小断裂带地震机理与监测建议被引量:3
2010年
龙门山断裂带全长约560 km,宽30~50 km,面积约20 000 km2,深度在40 km左右,本文将其定义为小断裂带,它是由3条主干断裂和若干个狭小断裂块体组成的小规模断裂带群。单个块体具有刚体特征,其内部缝隙、孔隙可以忽略,在挤压剪切破碎时将其假设为剪切面,块体剪切破碎或者块体间错位滑动,从而引发地震。当应力释放时,整体表现为下沉稳定,同时,与其邻近大块体接触面因卸荷而出现上、下、左、右相对滑动,从而引发余震。本文针对龙门山小断裂带卸荷前后各块体运动特征,提出监测建议。
孟宪纲高艳龙刘志广占伟
关键词:龙门山刚体流体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剪切模量及应力状态数值模拟被引量:24
2018年
作为控制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重要因素,断裂带介质力学性能与断层面上的滑动速率及应力状态、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等密切相关.受印度板块北东向推挤以及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作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复杂.本文在综合区域动力学环境、活动断裂空间展布以及下地壳黏滞性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三维有限元动力学模型;以GPS速度场为约束模拟研究了断层剪切力学性能对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图像的控制作用,进而在最优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断裂的应力状态.结果显示:阿尔金断裂东段和广义海原断裂对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控制作用强烈,但二者剪切力学性能相反,阿尔金断裂东段断层剪切模量与周边地壳介质相当,而广义海原断裂断层剪切模量可低至周边地壳介质剪切模量的1/10000;六盘山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对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的控制作用较弱,模拟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剪切力学性能.基于最佳模型的应力状态分析指出:阿尔金断裂东段,广义海原断裂西段的木里—江仓断裂、中段的金强河—毛毛山—老虎山断裂、东段的六盘山断裂,以及西秦岭北缘断裂中西段当前应力率水平较高,且与前人给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高闭锁区域吻合.动力学上的高应力率与运动学上的强闭锁良好吻合,预示着这些断裂是地震危险分析值得关注的区域.
石富强邵志刚占伟丁晓光朱琳李玉江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应力状态地震危险性数值模拟
青海门源6.9级地震同震及震前GNSS变形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点45分,在我国青海省门源县发生了6.9级地震。通过震中附近陆态网络GNSS连续观测数据得到的同震位移场显示,距离震中最近的QHME站同震位移最大,EW向达到20.31 mm,SW向达到-35.45 mm,震中附近五个站的同震位移反映出此次地震的左旋同震破裂特征;GNSS站间基线时间序列结果及区域应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冷龙岭断裂带北段的地壳运动相对南段较强,对应了地震发生的区域在冷龙岭断裂带北段;震前动态GNSS应变场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剪应变量值较小,有微弱的减小趋势,且始终在应变高值区的边缘;发震断层的滑动速度变化不大,量值上先增加后减弱,断层闭锁程度在震前有所增加,可能存在孕震的情况。
朱爽占伟梁洪宝李经纬
关键词:GNSS应变场滑动速率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剪切模量及应力状态数值模拟
2018年
作为控制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重要因素,断裂带介质力学性质与断层面上的滑动速率及应力状态、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以及强震危险性判定等密切相关。从物理上,断层力学性质可以理解为断层面两盘之间的摩擦系数或断裂带的剪切模量,但这一参数很难从野外观测的角度定量给出。研究中通常通过以下两种确定方式,一种是根据地质上关于断层活动的认识做定性判断给出。
石富强邵志刚占伟丁晓光朱琳李玉江
关键词:应力状态剪切模量青藏高原东北缘数值模拟地壳运动速度场强震危险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