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明芹

作品数:154 被引量:388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2篇衰竭
  • 33篇细胞
  • 32篇急性肝
  • 26篇肝衰
  • 26篇肝衰竭
  • 25篇肝炎
  • 24篇鼠肝
  • 24篇大鼠肝
  • 23篇耐受
  • 23篇内毒
  • 23篇内毒素
  • 22篇内毒素耐受
  • 21篇肝功
  • 20篇信号
  • 20篇功能衰竭
  • 20篇肝功能
  • 19篇急性肝衰
  • 19篇急性肝衰竭
  • 17篇纤维化
  • 13篇信号转导

机构

  • 126篇温州医学院附...
  • 27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嘉兴市第一医...
  • 2篇温州市第三人...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温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53篇卢明芹
  • 106篇陈永平
  • 64篇李骥
  • 39篇王晓东
  • 24篇许烂漫
  • 20篇黄瑜
  • 15篇王柯尹
  • 15篇金益辉
  • 14篇洪巧
  • 12篇施春玮
  • 12篇朱碧红
  • 11篇董进中
  • 11篇李庆兴
  • 11篇郑宇
  • 11篇王震龙
  • 11篇董培红
  • 10篇赵晓燕
  • 9篇潘发愤
  • 9篇金小亚
  • 9篇林镯

传媒

  • 14篇中华传染病杂...
  • 6篇温州医学院学...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2009年第...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第二届传染病...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3篇肝博士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2006年浙...
  • 2篇临床荟萃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透析与人工器...
  • 2篇2006年浙...
  • 2篇2007年传...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24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18篇2006
  • 1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难与肝癌伴肝内转移鉴别诊断的多发性巨结节性肝结核1例报道
在临床上,多发巨结节性肝结核与肝细胞癌伴肝内转移难以鉴别,尤其是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伴或不伴肝硬化的病人.于此,我们介绍一位30岁、有10年乙肝病史、有乙肝相关性肝癌家族史的病人最终被诊断为多发巨结节性肝结核.腹部B超和腹部...
卢明芹
关键词:TUBERCULOSISINTRAHEPATICFNAB
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被引量:65
2005年
目的探讨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2001~2003年病房临床分离的PAE 1 126株, 用26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实验. 结果三代头孢菌素的头孢他啶耐药率为30.91%,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总耐药率为19.97%,四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23.27% ;碳青酶烯类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39.42%和36.63%;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都<30%,以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最低,分别6.92%和11.23%;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44%. 结论 PAE的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对于PAE的感染, 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经验性治疗则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或妥布霉素组合治疗方案;应该适当控制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李庆兴潘发愤王邦松卢明芹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医院感染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表达质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肝再生增强因子(ALR)重组表达质粒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二甲基亚硝胺肝纤维化模型后的9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pcDNA3.1治疗组、pcDNA3.1-HGF治疗组、pcDNA3.1-ALR治疗组、pcDNA3.1-HGF与pcDNA3.1-ALR共治疗组、pcDNA3.1-HGF-ALR治疗组,每组15只.各治疗组大鼠每24小时经尾静脉注射1次相应质粒0.1 μmol,连续3次,空白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另取同批次S-D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4 d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jun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 空白组和pcDNA3.1治疗组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条索状纤维间隔形成,可见假小叶,两组肝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7,P=1. 000);其他治疗组肝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pcDNA3.1-HGF-ALR治疗组改善最明显.对照组肝组织PCNA和c-jun表达均较低,其吸光度值分别为8.6±1.9和3.2±1.2;空白组与pcDNA3.1治疗组肝组织PCNA和c-jun表达均增加,其吸光度值分别为24.1±3.0.24.5±4.3与23.8±3.1、24.9±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治疗组的PCNA表达显著增加,c-jun表达显著降低,均以pcDNA3.1-HGF-ALR治疗组的变化最明显.结论 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GF-ALR能较好地改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并可能通过促进肝细胞增殖和抑制原癌基因c-jun的表达来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王晓东林镯陈永平卢明芹潘陈为金益辉张友才
关键词:基因疗法肝细胞生长因子肝再生
尿路感染338例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趋势分析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但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 且感染细菌的种类也有变迁,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2年到 2005年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进行了...
徐叶进朱碧红王晓东张慧芳卢明芹陈永平
文献传递
CD163/HO-1通路激活在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CD163是一种迄今为止仅仅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膜上发现的跨膜分子,它可以特异地识别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hemoglobin:haptoglobin,Hb:Hp)复合体,是体内血红蛋白的特异性清道夫受体。当Hb-H...
谷甸娜陈永平卢明芹张磊卢洁郑毅张晓华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病理机制蛋白表达
重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了解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 (AFP)的分布、与肝损害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应用CHIRONDI AGNOSTICSCorporation的全自动生化荧光分析仪ACS :180测定AFP。结果 59例患者 ,AFP高于正常者45例(76.3%) ;死亡32例中AFP平均值为(44.53±18.27)ng/ml,存活27例中AFP平均值(377.81±130.98)ng/ml,明显高于死亡组 (P<0.001)。动态观察存活27例AFP ,有15例与谷丙转氨酶 (ALT)值成平行关系 ,AFP随肝功能改善于3个月内恢复正常。AFP≤400ng/ml主要分布在凝血酶原时间 (PT)≥25s者中。 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AFP升高反映肝细胞再生活跃 ,提示预后较好。
金益辉潘发愤卢明芹
关键词:重型肝炎甲胎蛋白血清
尿路感染338例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趋势分析
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院2002年到2005年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致病菌的药物敏感趋势。
徐叶进朱碧红王晓东张慧芳卢明芹陈永平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感染性疾病耐药性
文献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临床及耐药性变迁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目前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该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 综合性ICU大多为具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病情严重,侵袭性操作多,且存在抗生素使用广泛等因素...
卢明芹郑宇叶进燕李骥陈永平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广谱抗菌药物耐药性条件致病菌
文献传递
TGF-β1疫苗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为了观察TGF-β1疫苗干预早期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硝胺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组以及TGF-betal疫苗预防组。用药4周后处死,取肝脏组织做HE染色...
潘陈为王晓东陈未来卢明芹李骥陈永平
文献传递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0和15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重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其异常分泌和生成能引起机体许多病理性紊乱,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10及IL-15水平,探讨它们在重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郑宇卢明芹李骥董培红叶好好陈永平
关键词:肝炎重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5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