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毅雄

作品数:417 被引量:1,67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11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机械工程
  • 18篇电子电信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接电
  • 43篇激光
  • 39篇焊缝
  • 37篇焊接电源
  • 36篇电弧
  • 35篇弧焊
  • 32篇保护焊
  • 31篇气体保护
  • 31篇气体保护焊
  • 29篇激光焊
  • 29篇合金
  • 27篇机器人
  • 25篇熔化
  • 25篇接头
  • 24篇熔化极
  • 23篇信号
  • 23篇信号处理
  • 23篇数字信号
  • 23篇数字信号处理
  • 20篇短路过渡

机构

  • 4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3篇装甲兵工程学...
  • 27篇上海工程技术...
  • 14篇上海市激光制...
  • 12篇上海电力学院
  • 8篇沪东中华造船...
  • 5篇宝钢集团中央...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4篇上海核工程研...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沈阳工业大学
  • 3篇常石造船株式...
  • 2篇常州轻工职业...
  • 2篇宁夏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普莱克斯
  • 2篇铁道部戚墅堰...
  • 2篇上海汽车集团...

作者

  • 417篇吴毅雄
  • 120篇华学明
  • 66篇李铸国
  • 62篇蔡艳
  • 45篇黄坚
  • 37篇李芳
  • 34篇张轲
  • 33篇徐滨士
  • 27篇金鑫
  • 26篇何建萍
  • 25篇石忠贤
  • 24篇焦馥杰
  • 24篇吕学勤
  • 21篇张勇
  • 18篇孙大为
  • 18篇赵颖
  • 18篇宋政
  • 17篇杨海澜
  • 17篇包晔峰
  • 16篇楼松年

传媒

  • 58篇焊接学报
  • 53篇电焊机
  • 3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6篇热加工工艺
  • 17篇焊接
  • 13篇焊接技术
  • 10篇中国激光
  • 8篇机械工程学报
  • 6篇机械工程材料
  • 6篇造船技术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金属学报
  • 4篇金属热处理
  • 4篇焊管
  • 3篇机械工人(热...
  • 3篇摩擦学学报
  • 3篇中国表面工程
  • 3篇材料工程
  • 2篇汽车技术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5篇2015
  • 20篇2014
  • 15篇2013
  • 13篇2012
  • 22篇2011
  • 24篇2010
  • 28篇2009
  • 34篇2008
  • 26篇2007
  • 26篇2006
  • 32篇2005
  • 41篇2004
  • 36篇2003
  • 25篇2002
  • 15篇2001
4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低空载晶体管弧焊电源的研制
1993年
本文利用集电极最大电流为30A的大功率晶体管研制成功了新型的接触引弧式超低空载晶体管弧焊电源,其空载电压U_0≤20V.对以霍尔元件为基的均流恒流控制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措施.设计了对电源空载电压和电源外特性实时控制的接触引弧控制系统,利用非稳态的陡升外特性使电弧由钨极提起时的微弧迅速发散到焊接电流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了接触引弧的方便可靠.最后提供的焊机调试结果表明,焊机的均流恒流性能优良,接触引弧方便可靠,无沾粘,焊接电弧稳定.
胡仁华俞尚知吴毅雄马红宇
关键词:接触引弧空载电压
电弧喷涂纳米结构涂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被引量:7
2009年
基于机器人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铁基纳米结构涂层.研究了纳米结构涂层在不同磨损速度、不同载荷下的磨损行为,并利用3Cr13涂层进行对比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纳米压痕仪对涂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组织主要由非晶相和α(Fe,Cr)相纳米晶组成;平均尺寸为46nm的α(Fe,Cr)相纳米晶均匀分布于非晶基体内.涂层的组织均匀,结构致密,平均孔隙率含量为1.7%.纳米结构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随着磨损速度升高,载荷增加,纳米结构涂层的磨损量也随之增加.纳米结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同一磨损条件下,其相对耐磨性为3Cr13涂层的2.6倍.纳米结构涂层主要磨损机制为脆性断裂机制.
程江波梁秀兵徐滨士吴毅雄
关键词:纳米晶涂层耐磨性电弧喷涂
不同熔透状态下高功率CO_2激光堆焊光致等离子体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功率CO2激光焊缝熔透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设计了不同熔透状态的高功率CO2激光堆焊焊接试验,采用高速摄影技术获取焊接过程中连续变化的光致等离子体图像,编程实现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计算了光致等离子的高度、底部宽度和面积,得到了特征参数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和变异系数,并分析了光致等离子体面积的频谱特征.结果表明:在焊缝未熔透时,光致等离子体的高度和面积均显著大于熔透状态时;焊缝未熔透状态的光致等离子体的面积波动频率约为400 Hz.
蔡艳戎磊孙大为李国华吴毅雄
关键词:光致等离子体
十二相晶闸管CO_2焊接电源的研制
2005年
晶闸管焊接电源由于其自身特点,仍然具有潜力可挖掘;同时数字化器件不断应用到新型焊接电源的研究中,又为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相结合,作为新型十二相晶闸管CO2气保护焊接电源的控制核心,实现了焊机功能。焊接实验证明,十二相晶闸管CO2焊接电源具有崭新的工艺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张勇吴毅雄陈庚军华学明
关键词:DSPCPLD晶闸管
ISP-PLD在晶闸管中频电源中的应用
2003年
介绍了ISP-PLD的原理、特点以及开发方法和步骤。ISP-PLD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器件,其逻辑功能可在线进行修改或重构,在电子领域中引入了“软硬件”这个全新的概念,为数字电路的设计建立了新平台。研制了以ISP-PLD为控制核心的晶闸管中频电源。中频电源是金属熔炼、锻压透热、表面热处理和材料焊接的重要加热手段,晶闸管中频电源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噪声小、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已成为中频电源的主流。ISP-PLD的应用,实现了电源的数字触发、输出特性控制、零压扫频起动等功能。
包晔峰潘安霞陈新民吴毅雄
关键词:中频电源晶闸管电路设计在系统编程
角焊缝低真空填丝电子束焊接被引量:4
2000年
根据液力变矩器泵轮和上盖总成角环缝焊接的特点 ,通过试验论证提出了一种低真空填丝电子束焊接方法 ,解决了焊接质量与生产率的矛盾。本文详细讨论了束流形态、聚焦点位置、填充金属送进、电子束斑位置等主要填丝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经试验与分析 ,提出了保证焊缝内在质量和良好外观形状的工艺措施。
姚舜李铸国吴毅雄姚立旺
关键词:焊缝成形角焊缝
核电用SA738Gr.B钢手工电弧焊焊接材料及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国产和进口两种焊条,在不同焊接规范参数下焊接核电站安全壳用SA738Gr.B钢。对比和分析两种焊条焊缝金属抗拉强度和冲击功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焊缝金属的低温冲击值稳定性。结果表明,手工电弧焊焊接SA738Gr.B钢,该国国产焊条在焊接电流为120~140A,焊后热处理工艺为593~620C10h的实际工程应用条件下,能满足ASME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完全可运用于实际焊接工程。
张效宁景益余燕吴毅雄丛大志张俊宝程定富龚茜萍
关键词:手工电弧焊焊后热处理
小口径直管内壁自动堆焊控制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小口径直管内壁堆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工件旋转、焊枪横向移动机械传动方案,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明弧自动堆焊控制系统。适用于φ50~φ300mm直管内壁的自动堆焊,能实现TIG填丝焊、CO2药芯焊丝自动堆焊。实践证明,系统可靠,操作简单,堆焊性良好,目前已实现商品化。
曹允池李芳华学明吴毅雄夏再生
关键词:小口径堆焊可编程控制器内壁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焊缝偏差实时最优估计被引量:2
2009年
建立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焊缝偏差实时最优估计算法.以焊缝中心位置为特征矢量,建立焊缝位置检测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并依据最小均方差原则建立了卡尔曼滤波最优估计的递推算法.测量噪声协方差由传感器测量误差的统计值得到,假定过程噪声是由于加速度变化引入,通过两点法确定焊缝中心位置的初值.在焊接过程中,应用卡尔曼滤波消除噪声干扰,实现焊缝位置的实时精确预测.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焊缝偏差信号经过卡尔曼滤波处理后,消除了偶然因素和随机噪声的影响,提高了跟踪精度以及系统工作的稳定性,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张轲金鑫吴毅雄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焊缝跟踪移动焊接机器人
一种在线识别入射激光偏离状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识别入射激光偏离状态的方法,用于三明治结构金属板二氧化碳激光焊,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高速相机拍摄光致等离子云图像,随后开展等离子云图像特征参数的计算,并在设定时间段内计算图像特征参数的过程统计量,通过主成...
蔡艳孙大为朱俊杰吴毅雄杨茜
文献传递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