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炎

作品数:56 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骨折
  • 14篇关节
  • 8篇内固定
  • 8篇钢板
  • 7篇手术
  • 7篇疗效
  • 5篇直肠
  • 5篇术后
  • 5篇肱骨
  • 5篇骨关节
  • 5篇股骨
  • 5篇固定术
  • 4篇胫骨
  • 4篇髁间
  • 4篇螺钉
  • 3篇直肠癌
  • 3篇入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缺损
  • 3篇外科

机构

  • 56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黄石市爱康医...

作者

  • 56篇周炎
  • 41篇刘世清
  • 17篇明江华
  • 17篇邓明
  • 13篇陈庆
  • 12篇赵奇
  • 11篇马永刚
  • 11篇廖琦
  • 9篇张春
  • 8篇余铃
  • 7篇李亚明
  • 7篇黄涛
  • 6篇张锐
  • 5篇吴飞
  • 4篇李佳
  • 4篇杨越
  • 3篇贺斌
  • 2篇梁凡
  • 2篇胡戈亮
  • 2篇刘志勇

传媒

  • 8篇实用骨科杂志
  • 7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生物骨科材料...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脊髓损害后突触再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SCI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打击脊髓。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等容积0.9%氯化钠1 ml。BMSCs组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μg/kg BDNF脂质体;BMSCs+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μg/kg BDNF脂质体,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7 d和14 d时,各组的BBB评分较假手术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术后7 d和14 d时,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结论脂质体包埋BDNF联合BMSCs移植修复SCI具有显著的效果。
邓明谢萍马永刚明江华周炎陈庆吴飞刘世清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生长相关蛋白43
一种关节手术操作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手术操作钳,包括手柄A以及设置在手柄A左端的手柄B,且手柄A与手柄B靠近顶端位置处通过连接转轴A连接,通过在该关节手术操作钳的手柄B靠近顶端横向内部增加有一个新型的夹持力限制装置,当使用该关节手术...
赵奇周炎廖琦明江华刘世清陈庆盛伟
人尿源性干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及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背景:人尿源性干细胞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成体干细胞,其来源不受限制,提取简便,具备良好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近年来已应用于泌尿系疾病中的神经功能修复,如应激性尿失禁以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等。目的:探索人尿源性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及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获取人尿源性干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型,将人尿源性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采用Allen方法制作大鼠T9节段脊髓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脊髓损伤组和人尿源性干细胞组,每组12只。人尿源性干细胞组在脊髓损伤后第1天于损伤脊髓边缘注入2μL细胞浓度为1.0×10^11L^-1人尿源性干细胞,脊髓损伤组注入等量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于造模后第1,10,20,30天进行BBB评分,第30天取各组损伤脊髓组织分别进行Luxol Fast Blue染色、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染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并计算损伤脊髓面积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荧光强度。结果与结论:①人尿源性干细胞高表达CD29、CD90,而低表达CD45,并且在体外可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②造模后第1,10天两组大鼠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0,30天人尿源性干细胞组BBB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③人尿源性干细胞组脊髓损伤面积明显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显示人尿源性干细胞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④结果表明,人尿源性干细胞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对大鼠脊髓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邓明谢萍吴飞马永刚周炎陈庆刘世清明江华
关键词:BBB评分
肤专家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IL-4、IL-6、IL-10、IFN-γ水平变化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肤专家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6、10、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9年7月治疗多源性肛周湿疹2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肤专家软膏外涂擦患处,3次/d;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凝胶涂抹,3次/d,疗程均为2周。检测患者用药前后血清中IL-4、6、10和IFN-γ数值,从皮疹形态、面积和瘙痒程度进行有效指数评分,比较总有效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IL-4、6、10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6、3.078、3.264、2.654,P<0.05)。2组有效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皮疹形态、面积和瘙痒程度各项指数评分和总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2.372、2.155,P<0.05)。观察组总有效110例(97.35%),对照组总有效72例(6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65,P<0.01)。结论肤专家软膏治疗多源性肛周湿疹临床疗效确切。
李志强陈继贵李佳李伶华徐爱琴周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肛周湿疹疗效
颈、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颈、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24例颈、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7.5±8.6)岁,病程6~36个月。24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显示颈、腰椎2个以上节段椎管同时受压,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不稳无力,上、下肢病理征阳性等。选择行单纯颈椎手术20例,单纯行腰椎手术2例,颈、腰椎分期手术2例。术前测量C3-6椎管矢状径比值,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颈椎及腰椎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277.1±141.8)m L,手术时间(134.6±40.6)min。术前测量C3-6椎管矢状径比值的加权平均数为0.736±0.086。24例患者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4.2±5.1)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均未发生医源性神经损害;术后2例出现伤口脑脊液渗漏,经对症处理后愈合;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神经营养及康复锻炼后均获得良好恢复。末次随访时颈椎及腰椎JOA评分分别为(13.8±1.8,23.0±2.4),较术前(7.7±1.8,12.3±2.3)显著升高(<0.05),颈椎及腰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7.6±14.2)%及(64.8±11.9)%。末次随访时ODI评分(27.4±7.6)较术前评分(56.5±6.9)显著降低(<0.05)。结论颈、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症临床并不少见,部分患者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手术优先处理主病灶,可达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周炎明江华李亚明陈庆马永刚邓明刘世清
关键词:颈椎腰椎椎管狭窄手术治疗
人参皂苷Rb1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 A,Trk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甲钴胺组(10.8 mg/kg)、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25 mg/kg)、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50 mg/kg)。采用神经夹持损伤法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持续14 d。末次给药后,采用光热耐痛阈测定法评价大鼠的感觉恢复情况,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NGF及其受体TrkA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对热痛感觉的灵敏度下降(11.23±2.11 vs. 7.14±0.67,P<0.01),背根神经节NGF及其受体TrkA蛋白和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0.34±0.05 vs. 0.87±0.11,0.31±0.04 vs. 0.79±0.10,P<0.01);给予高剂量的人参皂苷Rb1干预后,模型大鼠的热痛感觉恢复良好,数值为(8.36±0.92)(P<0.01),背根神经节NGF、TrkA的蛋白和基因水平均得到回升,分别为(0.65±0.07)、(0.70±0.08)(P<0.01)。结论人参皂苷Rb1能通过提高背根神经节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维持神经元存活,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后大鼠的感觉功能。
邓明谢萍马永刚刘志勇周炎陈庆刘世清吴飞明江华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人参皂苷RB1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A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15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随访9~12个月,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年龄、性别、掌倾角背伸是否<10°、尺倾角是否>15°、短缩畸形是否>5 mm、骨折类型、有无骨质疏松、是否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是否肿胀、固定后1周内是否复查、有无进行功能锻炼共11个因素与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关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逐一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Gartland 及 Werley 腕关节评分89例患者评定为优,32例患者评定为良,21例患者评定为可,8例患者评定为差,优良率80.67%。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优良率分别为75.73%、91.49%;56例男患者与94例女患者优良率分别为71.42%、86.17%;短缩畸形>5 mm 组与≤5 mm 组优良率分别为46.81%、96.11%;CooneyⅠ、Ⅱ组(关节外骨折组)与 CooneyⅢ、Ⅳ(关节外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96.26%、41.86%;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优良率分别为78.72%、83.93%;粉碎性骨折组与非粉碎性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25.00%、93.44%;1周内复查组和1周无复查组优良率分别为98.31%、12.9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类型、严重粉碎、复查3个因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除了与骨折本身的特点和受伤的程度有关外,人为可控因素应受到重视,门诊一定要向患者交代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第一周的来院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赵奇刘世清明江华周炎廖琦张春杨越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LOGISTIC
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背景:自加压空心螺纹钉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修复以来,出现退钉或穿钉的现象并不少见,哪些因素影响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以提高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行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修复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骨折Garden分型、术前骨牵引、手术时机、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置钉形状、部分负重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等10个危险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组及赋值,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获18-7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定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8例,良25例,可17例,差22例,优良率为58%。影像学结果显示,根据骨折是否移位将Garden分型分为两组,GardenⅠ型22例和GardenⅡ型29例为无移位组,GardenⅢ型25例和GardenⅣ型16例为移位组,其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2%和39%;Garden对线指数正常组和异常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6%和59%;置钉标准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9%和70%;内固定后无并发症与内固定后有并发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4%和55%。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折Garden分型、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为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退钉或穿钉)的危险因素。
赵奇刘世清明江华周炎廖琦张春杨越
关键词:植入物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失效
应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总结应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骨间后动脉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及髂腹股沟皮瓣行带蒂转移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合并伸肌腱缺损3例.皮瓣大小为13.0 cm× 10.0 cm~6.0 cm×4.0 cm,3例合并伸肌腱缺损患者二期行肌腱移植重建.结果 28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坏死,经清创后游离植皮愈合;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 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良好,供区外观影响小,5例皮瓣外观臃肿,均经二期修整后改善.除2例因功能锻炼不足遗留手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外,余患者手指屈伸活动范围及力量基本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6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3%.结论 根据手背创面条件,掌握一定的显微外科技能,应用骨间后动脉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及髂腹股沟皮瓣行带蒂转移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术后疗效良好,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周炎陈振兵瞿新丛方祖怡刘祥潘晓辉
关键词:外科皮瓣手损伤手背
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髓腔固定(34例)、“8”字交叉固定(30例)及经双皮质固定(32例)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96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19~49岁,平均35.5岁。按Wadsworth分型,Ⅱ型55例,Ⅲ型36例,Ⅳ型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结果96例患者术后随访14~22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并发症比较,“8”字交叉固定组与经双皮质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少于经髓腔固定组(P〈0.05)。三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按Broberg-Morr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8”字交叉固定及经双皮质固定较经髓腔固定术后并发症更少。
周炎刘世清瞿新丛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张力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