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也之 作品数:16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分子连接指数法预测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毒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008年 建立可以预测硝基苯类化合物毒性的模型.本文采用分子连接指数法(MCI)计算了57个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各种定量化学参数,并研究了这些量化参数对大鼠口服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_(50))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选取相关变量,建立大鼠口服急性毒性的预测模型.最终模型为:LogLD_(50)=7.68076~*A-11.36188~*B-1.601~*CCI(n=39,R^2=0.9651,F=331.91);其中A是零阶MCI,B是一阶MCI,CCI是核-核间相互作用.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孙也之 闫心丽 李定远 王琳 李佐静 孟繁浩关键词:硝基苯类化合物 毒性预测 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2007年 定量构效关系在毒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孟繁浩 孙也之 李佐静 闫心丽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6 2016年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目前是大多数医学相关院校都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结合自身优势和实践条件,构建了具有临床药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2014级临床药学专业进行了初步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相信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这种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对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推动作用。 孙也之 刘明妍 任婕 吴慧哲 唐宏涛 赵鹏飞 何苗 赵琳 魏敏杰关键词:临床药学 利用SAS9.0对卤代苯酚类化合物小鼠口服LD_(50)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SAS 9.0中的最小R2增量法选择法,对卤代苯酚类化合物小鼠口服LD50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机应用程序,在AM1和PM3模式下计算了30个卤代苯酚类化合物的14种量化参数,用24个化合物研究它们对小鼠口服急性毒性(LD50)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又引入了多个参数的交叉项,以消除参数间的共线性.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获得苯酚类化合物小鼠经口急性毒性预测模型.经模型验证及leave-one-out交互验证,筛选出下面的模型:Logtox=0.00003464*TTT+0.56640*Polar+0.00091484*LHP-0.00214*PH-0.00001903*LEC,(R-Square=0.9917 and C(p)=5.0000).用另6个化合物作为测试集,证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为定量评估和预测其他卤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有机毒性提供了良好的QSAR模型. 闫心丽 李佐静 孙也之 孟繁浩关键词:构效关系 SAS 毒性预测 QSAR模型的构建、应用与研究 目的
构效关系/(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AR/)随着药物化学的发展,而逐渐兴起。但是在进行QSAR分析计算时,除了应该尽可能地考虑配体分子本身结构、活性等因素外,还... 孙也之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 毒性预测 药物设计 结构优化 文献传递 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 孟繁浩 闫心丽 金一和 李佐静 孙也之 王琳 李定远 魏敏杰 曲波 《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项目批准号:30571591),负责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该成果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1...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点红中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点红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5:45:0.4),检测波长为370nm。结果槲皮素在0.0416~0.416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RSD为1.18%(n=6)。结论此法用于测定一点红中槲皮素的含量快速、简便、准确,为评价一点红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孟繁浩 陈秋晨 王琳 刘振 孙也之关键词:一点红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霉素对乳腺癌MCF-7球囊细胞增殖与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盐霉素(Salinomycin)对MCF-7球囊(MCF-7 MS)细胞的增殖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通过乳腺癌MCF-7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BCSCs)得到MCF-7 MS;CCK-8 assay检测0、10、30、100、300、1 000、3 000及10 000 nmol/L浓度的盐霉素处理24 h对MCF-7 M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值。Western blot检测30、60 nmol/L终浓度的盐霉素对MCF-7 MS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化标志物Snail表达的影响,以等体积DMSO处理的MCF-7 MS细胞作为对照组。BALB/c裸鼠皮下接种MCF-7 MS细胞制备荷瘤鼠模型并分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和盐霉素给药组(5 mg/kg盐霉素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瘤组织E-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MCF-7 MS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P<0.05),24 h的IC50值为989 nmol/L。与对照组比较,30和60 nmol/L的盐霉素均可增加E-cadherin的表达,而降低Snail的表达,且后者作用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盐霉素给药组荷瘤鼠瘤组织内E-cadherin的表达升高,而Snail的表达下调(P<0.01)。结论盐霉素能够抑制具有BCSCs特性的MCF-7 MS细胞的增殖,且可抑制MCF-7 MS细胞的EMT,是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潜在药物。 马赫遥 付婴子 何苗 颜媛媛 江茜 孙也之 魏敏杰关键词:细胞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天然有毒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菊科、紫草科、豆科、兰科等植物中。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进行降维,研究了11种吡咯里西啶类化合物的各种量化参数对其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的影响,并建立了毒性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为:Log(toxi)=-0.184303×LogP+0.02999×SAA+0.0251521×SAG+0.050163×Volume+0.142551×MR+0.108834×Polar+0.00161785×TE-0.137259×BE+0.0103498×IAE-0.0460575×EE+0.0506026×CCI+0.171899×HoF-0.555739×Dipole,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毒性预测能力。 彭静 闫心丽 王琳 李佐静 孙也之 孟繁浩关键词:毒性预测 QSAR PLS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50:50:0.2),检测波长为370nm。结果槲皮素在0.08~0.32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RSD为0.8%(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白花蛇舌草中槲皮素的含量,为评价白花蛇舌草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孙也之 王琳 刘振 陈再兴 刘雅茹 孟繁浩关键词:白花蛇舌草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