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勋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胶质
  • 9篇胶质瘤
  • 6篇恶性
  • 5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4篇脑胶质瘤
  • 3篇神经胶质
  • 3篇肿瘤
  • 3篇化疗
  • 3篇胶质母细胞
  • 3篇胶质母细胞瘤
  • 2篇单抗
  • 2篇神经胶质瘤
  • 2篇替莫唑胺
  • 2篇同步放化疗
  • 2篇脊髓
  • 2篇恶性胶质瘤
  • 2篇恶性神经胶质...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哈佛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康勋
  • 11篇李文斌
  • 6篇陈建新
  • 4篇石蕊
  • 4篇陈静
  • 4篇李岩
  • 3篇李珊
  • 2篇邱晓光
  • 2篇张红梅
  • 2篇赵凯红
  • 1篇陈炜
  • 1篇康庄
  • 1篇陈怡东
  • 1篇江涛
  • 1篇边伟帅
  • 1篇周蕾
  • 1篇李守巍
  • 1篇谢铮铮
  • 1篇蔡莺
  • 1篇赵艳杰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第十三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耐药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胶质母细胞瘤(GBM)和体外替莫唑胺敏感性实验,建立原发耐药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模型。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为GBM的3例脑组织通过酶消化法行原代培养,分别为GBM1、GBM2和GBM3;并与U87细胞进行对比。绘制4株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4株细胞的增殖周期。MTS法检测8个浓度替莫唑胺对4株细胞生长的抑制率,Annexin-V-FITC/PI(磷脂结合蛋白)检测替莫唑胺作用后细胞凋亡率。结果 4株细胞均具备肿瘤细胞的典型特点。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对GBM3细胞抑制率明显低于其他3株细胞。GBM3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其他3株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培育3株原代胶质瘤细胞株并成功建立替莫唑胺原发耐药细胞株1株。
李文斌石蕊康勋李守巍陈静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
VM-26和DDP联合化疗对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采用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和顺铂(cisplatin,DDP)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从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收治的,已经过STUPP方案[术后放疗加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及之后6个疗程规范TMZ辅助化疗,经头颅MRI和/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共30例,均给予VM-26联合DDP化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Ⅲ级:有效率为9.1%,生存期为43个月。WHO分级Ⅳ级:有效率为5.3%,生存期为16个月。总有效率6.67%,总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 VM-26联合DDP对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是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选用此方案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李岩石蕊陈建新李珊康勋陈静赵凯红李文斌
关键词:替尼泊甙顺铂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尤其是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主动免疫治疗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免疫治疗可能成为除手术、化疗、和放疗以外的,治疗胶质瘤和防止肿瘤复发的手段。
李文斌陈慧媛康勋
关键词:胶质瘤免疫治疗树突状细胞
文献传递
胶质肉瘤七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胶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1895年由病理学家Stroebe首次提出。据统计,胶质肉瘤的发病率低于全部颅内肿瘤的0.5%。胶质肉瘤由双相组织学构成,已证实有神经胶质和肉瘤两种成分,神经胶质成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学标准;肉瘤成分通常类似纤维肉瘤,有时其形态学表现则与纤维肉瘤不同,如类似骨肉瘤、软骨肉瘤、血管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等。
赵凯红李岩邱晓光康勋李文斌
关键词:胶质肉瘤文献复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纤维肉瘤
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反应评价标准被引量:11
2017年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4/10万~5/10万。高级别胶质瘤预后差,胶质母细胞瘤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4.4个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神经肿瘤的治疗反应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上世纪90年代CT开始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由Macdonald等提出了基于CT扫描的高级别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
李文斌康勋张红梅陈建新Wen Patrick Y江涛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CT扫描影像学技术原发肿瘤年发病率
髓母细胞瘤多处转移1例并文献回顾
2015年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髓母细胞瘤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行肿瘤切除及化疗后出现转移。结果术后明确诊断为髓母细胞瘤转移骨和淋巴结,采取环磷酰胺联合依托泊苷化疗方案,随访14个月,病情稳定。结论髓母细胞瘤多发转移较少见,了解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危险度分层可判断预后并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沙娅.玛哈提李岩李珊陈静陈建新康勋石蕊李文斌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肿瘤转移化学治疗
低频磁疗对缓解脑胶质瘤患者瘤周水肿的效果初探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低频脉冲电磁场(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LFPEMF)对治疗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的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伴瘤周水肿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应用低频电磁场治疗10~14 d。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脑水肿相关临床症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得分、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水肿及肿瘤范围、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等。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低频电磁场治疗后,达临床有效者25人,无效者7人,总有效率为78.13%。使用低频电磁场治疗后患者脑水肿带面积有明显减小(P<0.05),脑肿瘤面积无明显改善(P>0.05)。与低频电磁场治疗前相比,KPS及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患者涌泉穴及劳宫穴进行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以减轻脑胶质瘤瘤周水肿及临床症状。
边伟帅李文斌康勋陈建新陈炜
关键词:脑胶质瘤瘤周水肿脉冲电磁场穴位
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中替莫唑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被引量:37
2012年
目的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烷化剂,因其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好、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突出的治疗效果,已成为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常规用药。本文旨在通过对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的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根据2009年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制定的药物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第四版(CTCAE-V4.0),观察使用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的同步放化疗和化学治疗患者所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结果本组95例接受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化治疗的患者中,严格依据CTCAE-V4.0评价原则,得出结果如下:有20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1级的有12例,2级有8例。发生1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为6例,2级的为3例;1级血小板减少者3例,2级的为1例。发生脱发者为53例,1级的有41例,2级有12例。发生皮疹、斑丘疹共7例,1级的为6例,2级的为1例。所有上诉不良反应较轻,标准均为1-2级,无3、4、5级不良反应发生。在给予对症、停药处理后均能明显缓解。结论替莫唑胺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的常用药物,通过对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显示其不良反应较轻微,且给予对症处理后均能明显缓解。因此,在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使用同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替莫唑胺的应用是安全的。
康勋李珊谢铮铮赵艳杰姜妮周蕾李文斌
关键词:恶性脑胶质瘤替莫唑胺
恶性神经胶质瘤脊髓播散患者预后分析
目的 通过对恶性神经胶质瘤发生脊髓播散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胶质瘤脊髓播散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将2015.1-2018.10 于我科入院治疗的恶性神经胶质瘤发生脊髓播散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生存(Overall...
陈建新康勋李珊李岩赵玉泽李文斌
关键词:恶性神经胶质瘤预后
贝伐单抗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在治疗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恶性胶质瘤的耐受性以及改善神经功能状态的疗效。方法共19例恶性胶质瘤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合并严重神经功能损伤,临床评估无法耐受足量的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患者静注贝伐单抗,5mg/kg,每2周给药1次。每次给药后1周行脑MRI检查,评价疗效。结果在接受平均3次的贝伐单抗治疗后,所有患者(19/19)均获得了临床症状的改善,并能接受后续的足量放疗(60Gy/30次)或同步放化疗。ECOG评分和KPS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P=0.02)。仅有7例患者出现1~2级的毒性反应。结论贝伐单抗治疗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恶性胶质瘤的初步结果显示出了良好的近期疗效,使患者能耐受后续的放疗或放化疗。
李文斌蔡莺石蕊康勋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贝伐单抗放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